我在之前的文章里讲了天赋,也提到:要认识和发挥自己的天赋。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却常常不愿意深入认识自己,反而随手给自己贴上一些标签,束缚了自己的天赋。实际上,给自己、给他人贴标签的行为,不仅会阻碍我们进行深入的自我认知,而且在他人的负面标签下,我们常常会不由自主地制造一个“自证预言”,让自己不幸被他人言中
一、你可曾经历过无地自容的瞬间
小时候在奶奶家,经常有一个走街串巷做买卖的中年男人经过门口。不知为何,我每次看到他,都十分害怕。或许是他长得太凶,或许是他的表情,或许是他挑着的那个货担,反正一个小孩子的恐惧总是很难理解的。
每当他出现在门口,我就会飞快地躲到门后面,再也不敢出来,奶奶喊我出来叫人,我也不理不睬。有一次,她叹了口气说:这孩子怕生,将来怕是没什么出息。
一个几岁大的孩子,根本无法明白,“怕生”跟“出息”之间到底有怎样的关联。只是,奶奶向来重男轻女,我一直为博得她的喜欢而努力,但是今天却因为一个陌生人让她丧失了对我的信心。在那一刻,我自卑得无地自容。
在此之前,我并不害怕其他生人,但从那刻起,我突然开始害怕,拒绝跟陌生人接触。我不确定你们小时候是否有过相似的经历,后来跟一些朋友说起来,不少人都有,比如因为一件小事,被大人说“笨”、“内向”、“多动症”、“老实”“头脑简单”同时,还会被贴上“长大会吃亏、长大没出息”的标签。
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再也没有比这种标签更糟糕的事情了,这比考试不及格还要糟糕一百倍。因为这种标签否定的是我们的未来,而考试,仅仅代表一次。
当然,你可能足够幸运,没有上面的经历,但我想,你大概听过这些:“你是天蝎座啊?很腹黑啊。”“你老板是处女座?那么吹毛求疵,你太不容易了。”“你性格这么内向,不适合做销售”“你这么理性,肯定很冷漠,没有同情心。”“你们领导这么大年纪还没结婚,又是女人,肯定很变态。”“前面车开得那么烂,肯定是女司机。”“他看起来这么年轻,给不出什么有用建议的。”“在地铁上吃东西,这么没素质,又是外地人。”
当然,好像也有正面的。比如“你是摩羯啊?工作肯定很努力的。”(我还真听过,有按照星座来招人的奇葩公司)“你性格这么外向,跟谁都聊得来,肯定人缘儿好。”“你是北方人啊?怪不得这么爽快。”
我们似乎非常轻而易举,并且常常难以自控地对别人说出我们对一类人的判断,但是,却常常为别人对自己下某种判断感到愤怒。
二、“贴标签”的行为靠谱吗
像我们这样,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给一类人贴上标签进行分类,形成一种固定看法的行为,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严肃一点的说法就是“刻板印象”。问题是,这些刻板印象,都正确吗?
2015年轰动全球的社交活动“#ilooklikeanengineer”(如果你去网上搜索,应该还可以看得到),分享出来的那些照片,会让你不相信他们都是工程师。
人们常常会在见到他人的30秒之内,就不由自主地形成了第一印象。并且,除非继续深交,否则很难改变。而这些印象,往往是基于外貌、性格、学历,等等,但这些信息,是我们根本不需要深入认识对方就能够知道的。
那么,这些跟外貌、性别、学历相关的刻板印象都是哪里来的呢?跟我们的教育、经历相关。
比如,一对父母从小教育他们的女儿说“女孩子应该穿粉色,男孩子才应该穿蓝色”,那么她今后看到一个穿粉色衣服的男孩子,很可能会感到厌恶。当然,如果在她的成长经历中,发现周围很多男孩子都穿了粉色,那她可能会渐渐改变这种印象。
可是,这种来自教育和经历的刻板印象是否正确呢?
常常不正确!因为,我们的社会一直在发展,你从小被教育的观念,很多都发生了变化。
再者,每个人过往的经历其实是有限的,我们只是大千世界中非常渺小的个体,我们见识的世界太小了。
所以,我们来源于过去的教育以及自己有限经历的那些刻板印象,其实很多是不正确的,也就是说,很可能是一种偏见。
三、我们为什么要贴标签
既然不正确,我们为什么还是忍不住这样去想呢?我们的大脑为什么还会主动形成这些明明不正确的刻板印象呢?
原因一:这是我们对抗恐惧的一种生存经验
生活在地球(银河系中微小的太阳星系里的渺小的蓝色星球),我们都渺小得跟尘埃一样,随时随地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死去。
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规避风险,对抗恐惧。这些刻板印象,某种程度上讲,成了一种躲避风险的经验,能够降低我们的恐惧感。
比如,你好几次开车,发现马路杀手常常是女性,所以看到女性开车,你会更加小心,躲避由此可能引发的交通事故。
原因二:抱团竞争的一种方式
人类有一种将他人划分进“群内”和“群外”的天然倾向。
群体之间为了争夺资源而竞争,当资源稀缺时,我们倾向于关闭群体边界,偏爱群内人员,却歧视群外人员。
因为当我们属于某个群体的时候,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很有安全感,让我们在应对外来竞争的时候,感觉自己更强大。
所以,这就解释了,当周围的人都站在我们对立面、不同意我们观点的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非常惊慌,会迫切希望找到一个有共鸣的群体。
举个现实一点的例子,假设你出生于某个城市,被告知,作为一个本地人你不能被自己所在城市的大学录取。
原因是他们开放了比过去更多的名额给新移民,这个时候,你更有可能会对新移民产生偏见,并且支持限制他们入学的政策。很多大城市,本地人跟新移民之间的矛盾,以及他们互相的偏见,跟这种心理有很大关系。
当然,即便没有群体间的资源竞争,在划分内外群之后,我们依然是有情感倾向的,我们倾向于偏好自己的同类。一个外向的人,常常更容易对内向的人有偏见。一个有高等学历的人,常常更容易对学历低的人有偏见,这是发自情感的天性。
在绩效评估中,有一种评估偏差叫做“个人偏好错误”,就是说,管理者倾向于给类似自己的人以较高的评价,也是这样的道理。
原因三:社交便利
根据牛津大学人类学家罗宾邓巴( Robin dunbar)的研究,150人是人类智力允许其拥有的稳定网络的人数上限(也被称为邓巴数字)。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跟认识的每一个人深入交住。
我们常常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人:对熟悉的人,常常把他看成一个有个性的人,而对不熟悉的人,倾向于进行归类。比如,让你想象一下西方人的形象,你会这样形容美国人:随意、有创造力、自由。你会这样形容法国人:浪漫、自大、享受生活。
但是,如果我让你也用几个词来归纳中国人,你会怎么归纳呢?你大概会告诉我,你做不到,因为你觉得:中国人都是不一样的,中国太大了,中国人多样化严重。
原因在于,我们对其它群体不熟悉,所以总是倾向于认为,他们很同质化。即便你告诉自己,他们是不一样的个体,但潜意识中,你仍然把他们归为一类。
这就很容易理解,如果我们自己是80后,就会觉得90后都一个样,很容易给90后贴上很多标签,但我们不会给80后贴,因为对于群内人员,我们承认多样化。
四、贴标签的负面作用
那么,贴标签会有什么负面问题呢?
负面作用一:导致标签对象的消极行为
刻板印象本质上其实是一种偏见,而偏见容易导致歧视,歧视则会导致消极行为。
当我们跟他人交流,尤其是信任的人交流的时候,这种刻板印象会左右我们自己的行为,而我们会接着制造一个自证预言。
罗森塔尔效应我们都听过,明明是随机分出的一组学生,为什么当心理学家告诉校长:这些孩子经过科学测定都是智商型人才的时候,这些孩子们最终真的干出了非凡的业绩?
这是因为,人们下意识地会接受自己喜欢、崇拜、信任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当刻板印象听久了,比如你很尊敬的领导告诉你“你性格内向,不适合做销售”的时候,你很容易下意识地做出一些行为。你会制造一个自证预言,那就是:我性格这么内向,果然不适合做销售。
再举个例子,国外的一项研究表明,当位高权重的人派给下级女性比男性更的工作任务,并且对她们的表现有更低预期的时候,她们往往更加不自信,由此便证实了老板的预期。
负面作用二:增加标签对象的焦虑感
刻板印象威胁,是刻板印象的另一个问题,就是说,我们担心自己真的会符合他人对我们所属群体的刻板印象。这种由刻板印象引起的焦虑,会影响我们的表现。
比如说,你所在的公司比较讲求资历,倾向于认为,年轻人常常没有经验,遇事处理不周到。当某一天,你有机会去处理一些跨部门沟通的事情时,你会感到很焦虑。
一方面你想要证明给自己看,他们说的都是错的,同时,你又会担心,其它部门的同事会因为这种刻板印象,而不把年轻的你放在眼里。
再比如,在一个男性主导的企业里面,如果大家倾向于认为,女性不适合做管理。那么当你有机会做管理的时候,你会非常担心别人对你有偏见,你甚至担心,自己的下属会因为自己的性别而产生不服的心理。
这些焦虑和担心,常常会让你踌躇不前,影响本来的表现。
负面作用三:降低我们与标签对象深入交往的机会
事实上,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难消除,因为我们有拒绝不支持我们刻板印象的信息的倾向。
比如,我们认为女司机就是马路杀手,那么,当我们看到一个马路杀手的时候,如果恰好是位女性,我们就会得意地告诉自己:看,我说得没错吧。
但是,如果我们看到一个马路杀手,发现竟然不是女司机的时候,我们就会想:嗯,这只是个特例。因为,我们天然的倾向是记住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矛盾的信息。
另外,由于归因偏差的缘故,我们倾向于不考虑情境的因素,而把结果归因于个人行为。
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内向就是不善言辞、不善沟通。所以,看到内向的人做任何举动,我们都认为是内向导致的,并不会考虑背后的原因、当时的情境。
再比如,如果我们认为女性都很拜金,那么,如果我们看到一个满身名牌的女性,会归因于她拜金。
这种倾向会导致什么问题呢?会阻碍我们与他人深入交往的机会。
当我们给另一个人贴上标签之后,我们会认为:嗯,他就是这样的。于是,我们便不再想去深入了解这个人。
所以,当我们给他人贴上标签的那刻,正是我们亲手关上进入对方内心大门的时刻。
五、如何撕掉标签
我们绝不可能对每个人深入研究一番,所以,贴标签这种行为不可能完全避免。但是,当面对我们所在意的人的时候,无论是主动贴标签,还是被动贴标签,都是我们需要尽量克服的。
1.如何避免主动对他人贴标签
第一,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我上面说过,这种行为是人的天性,刻板印象也是自动生成的,因此,克服它需要用心以及有意识地提醒自己。
就像让你看一个人来推测他的职业一样,当我们事先没有告诉自己“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在自然的状态下,很容易得出错误的结论。可是,当我们把文章看到这里的时候,你会知道:嗯,我不能凭长相来判断职业。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转变呢?因为我们有意识地剔除了自己的刻板印象,准备客观地思考一下长相跟职业的关系,理性告诉我们,其实并没有关系。
所以,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才能減少给别人贴标签的行为。
第二,主动接触甚至依赖其他群体成员。
我们的刻板印象和偏见常常来自于过去的经历,可是我们的经历都太有限,视野都太窄了,所以才会有这些偏见。
可是,如果两个群体的人之间有更多的接触,当我们看到太多针对于原先刻板印象的特例的时候,会有利于自己消除偏见。
比如,很多公司现在都会成立跨部门项目小组,在攻克一个困难项目的时候,不同的群体成员在一起工作。这时候,他们会发现自己需要群外人员的帮忙,互相合作和依赖,就能加深彼此的信任,有利于消除一些刻板印象。
第三,见识更大的世界,并时刻保持好奇心。
男人手拉手就是Gay(男同性恋),你也这么认为吗?可是,如果你知道,一些印度男性喜欢手拉手,那你还会这么看吗?
再比如,在小城市里,30岁没结婚,就意味着女孩儿不够好,或者太挑。但在北上广,30岁没结婚的比比皆是,你司空见惯了,不会觉得有任何不妥。
总之,见到更大的世界之后,你会调整自己的认知。
其实我们往往发现,那些见识更广的人,刻板印象更少。而那些特别偏激的人,往往视野很窄。
2.如何避免被动贴标签
第一,正确了解自己,并且让其它群体认识到这一点。
我曾经问过很多自称内向的人“你们知道什么是内向吗?”很少有人能够答对。
我在公众号里曾经写过几篇关于内向的文章,澄清了性格、能力、人品跟行为的区别,很多人都惊呼:这是我第一次认识自己。
其实,当你对自己都不了解的时候,怎么能期望别人能够主动了解你、消除对你的偏见呢?
所以,想要避免别人对自己贴标签,第一步就是:了解自己。
第二,打破自证预言,多看反刻板印象的例子。
有一项研究,研究者给大学男生和女生看了六个商业广告之后,要求他们完成数学测试。这些人被分成了两组,每组都有男生和女生,他们的数学水平都差不多。
第一组看到的广告是跟性别刻板印象相关的,比如广告中的女性,看到打折化妆品就很疯狂。第二组看到的是反性别刻板印象的广告,比如,女人对于工程方面的知识非常了解。
最后的测试结果显示,第二组女性的测试分数跟男性对比组的分数相当,而第一组女性的分数明显比同组男性低
所以,如果你感到自己可能被太多刻板印象束缚了,不妨多看一些反刻板印象的文章、书籍、电影等等,这会减少你的焦虑感,也避免这种刻板印象成为一种自证预言。
当然,除了阅读之外,你还可以多跟一些群体內的反刻板印象的人接触。
第三,争取群体地位上升。
群体地位的上升,是最本质的能够改变刻板印象的方法,只是,需要一个群体的共同努力。处于一个劣势群体的时候,你有责任去证明,你所在的这个群体,并不像他们所说的那样。
金伯莉·J·达夫的《社会心理学》里面,提到2007年盖洛普民意洳验显示:88%的美国人愿意投票给合格的女性候选人。可是在1967年,这一比例为57%,而1937年的时候,只有33%。
我们可以说,是因为女性地位上升引起的刻板印象减弱;但也可以说,因为刻板印象减弱,带来了女性地位上升,这两点往往是相辅相成的。只要进入了良性循环,其实会越来越容易,但是,我们需要一个契机,来打破过去的循环。
总之,撕掉你身上的标签,你会发现,自己的舞台更大、空间更广。同样撕掉你在别人身上贴的标签,你会发现,你的同伴更多。
总结:
1.根据自己过往的经验,给一类人贴上标签进行分类,形成一种固定看法的行为,称为“刻板印象”
2.来源于过去的教育以及经历的刻板印象,很可能是一种偏见。
3.贴标签的原因:对抗恐惧、抱团竞争、便利社交。
4.我们常常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待他人:对熟悉的人,常常把他看成个有个性的人,而对不熟悉的人,倾向于进行归类。
5.标签的负面作用:导致消极行为、引起焦虑感、阻碍深层社交。
6.如何避免对他人贴标签:建立意识、接触外群、见识世界。
7.如何避免被动贴标签:了解自己、多看反例、提升地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