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共读,收货非常大。
秉持不发声就不发生的理念,这次努力突破自己,做一个提问者,因为相信只有提问才会学到更多知识。虽然内心惴惴不安,怕自己提的问题太过简单,但书友问温暖的回答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在这里,感谢各位书友的无私分享,我也在一步一步的改变和突破自己,多向各位学习。
一:《财富自由之路》13-19 章复盘
利用 Molly 说的黄金圈三法则,巩固强化一下这期的读书内容
13 章:你的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是什么?
1. 是什么?
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是困在永恒的当下。就像我们所说的追求铁饭碗,当房奴,父母阻止孩子创业等等,都让我们困在了永恒的当下,没有过去和未来
2. 为什么?
为什么我们会被困在永恒的当下?是因为我们追求 100% 的安全感。这样使得自己的注意力只能消耗在身边的事上,让自己困在了永恒的当下。比如,婚姻里如果追求 100%的安全感,最终会使得婚姻关系崩塌。
3. 怎么做?
要摆脱人生中最沉重的枷锁,就应该放弃一小部分安全感,学会与他人合作,进行有效社交。同时不要与缺乏安全感的人合作。比如,在工作上,可以把别人能做的工作分出去,自己专注于做更重要的,有利于成长的事情(Elaine 提到的的新人培训也适用于这条);同时避免与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恋爱结婚。
4. 感触很深的句子: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上,很多时候吃点小亏,其实是捡了大便宜,因为,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有更重要的问题要去解决。记住:傻人有傻福/ 将军赶路,不打小鬼。
14 章:你活在哪里?过去,当下,还是未来?
1. 是什么?
我们应该活在未来,不应该活在过去或者当下。
2. 为什么?
为什么应该活在未来?因为活在当下意味着“永恒地”被困住,活在过去意味着“永恒地”被困在了更差的地方。所以,即便挣扎,也要“活在未来”,哪怕是“部分活在未来”。
3. 怎么做?
怎样才能“活在未来”?思维上,元认知上要活在未来。
1)你现在对未来有一个预测
2)那个预测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得到结果
3)你现在已经笃信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4)你提前按照那个预测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
5)时间自顾自的流逝,而你终将走到那个结果出现的时刻
6)最终的事实证明,你的预测是正确的。
由于你提前按未来正确的结果去行动,选择,思考,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你生活中的一部分就是“活在未来”的。
思考:“活在未来”的你,有什么事情是必须做的,有什么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
(答:必须时刻做的事情是每时每刻都让自己成长;不能做的事情是:刷短视频等浪费自己的时间,浪费自己的注意力)
15 章:活在未来的最朴素的方法是什么?
1. 是什么?
活在未来的最朴素的方法是: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2. 为什么?
“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的多。只有选择的方向正确了, 努力才有意义。
3. 怎么做?
第一:如何判断方法正确,事情正确?用逻辑去预测未来。安全策略就是:如果某个道理客观上确实是正确的,过去它成立,现在它也成立,那么,若不出现极大意外的话,未来还是成立的。我们需要记住:越是朴素的道理,就越是永恒。我们需要培养自己“长远思考,耐心验证,小心总结提炼”的能力。
第二:培养自己的贵人体质:这是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所以我们要正确的展现自我的价值,储备人际价值,到人际价值高的地方扎堆。请参考以下成为贵人体质的金句:
1)乐观的人更容易成为他人的贵人。
2)贵人更容易遇到贵人。
3)能帮助他人进步的人才是真正的贵人。
4)优秀的人,值得尊重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5)乐于分享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6)不给他人制造负担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
7)不耻于求助的人更容易获得帮助。(正确的展示自我价值)
8)求助的时候不宜用金钱作为回报;帮助他人的时候不宜收取金钱作为回报。
9)贵人不一定是牛人。牛人常常只是自顾自地牛。贵人不一样,他们常常“以和为贵”,更懂得“独贵贵,不如众贵贵”。
10)在很多时候,某个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大量的人希望看到他成功。反过来,若有大量的人不愿意看到某个人成功,那么此人将很难获得所谓“贵人相助”。
11)正在做正确事情的人,更容易获得贵人的帮助。所谓“得道多助”就是这个道理。
12)活在未来的人更容易遇到贵人,因为别人能在他的身上看到未来。
4. 金句:
1)自己首先得是个贵人,才能遇到贵人,甚至更多贵人
2)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的多
3)越是朴素的道理,就越是永恒。---所以,正确看待鸡汤。
16 章:做的正确就会有好结果吗?
1. 是什么?
做的正确不一定有好结果。正确本身,其实可能没有价值。
2. 为什么?
因为思考从来都是多维度的。
1)若你正确,别人也正确,那“正确”本身价值不大
2)若你错误,别人正确,那更可怕
3)若你正确,被人错误,这时“你的正确”才具备很大的价值。你正确程度越高,与此同时,不认同你的人就越多,你的价值就越大。若你正确,但与此同时,所有人都正确,那你的价值其实可能等于零。
3. 怎么做?
我们应该靠逻辑和独立思考来衡量正确与否,而不应该看“认同的人是否足够多”,不要有“表现型人格”,不要随大流。做一个“特立独行且正确”的人。
4. 金句:
1)人生本无意义,意义是活出来
2)读不懂但可以读完,然后反复读,进而读的更懂
3)听大多数人的话(听他们怎么说,琢磨他们怎么想),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4) 若这个世界给你正反馈,你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因此趾高气昂;相反,若这个世界没有给你正反馈,甚至给你负反馈,你依然能心平气和地接受,不因此灰心丧气---这不是勇气是什么?
5)元认知能力是一切反思的基础
17 章:你的世界究竟是死的还是活的?
1. 是什么?
1) 客观存在的东西,人们不知道,就以为不存在。客观不存在的东西,人们以为存在,就好像真实存在一样
2)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并不只是冷冰冰的客观存在。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甚至可能是有灵魂的---你如何对待它,它就如何对待你。而且,它竟然可以实现这样一个奇迹:即便你事实上错的离谱,它也总能够向你证明它是对的。
3)我们的世界应该要是鲜活的,而不是死的
2. 为什么?
因为如果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在懂得这个道理之前,你是甲;在懂得这个道理之后你是乙。于是,你能明白:甲根本看不到乙的世界,乙却可以感知甲乙二人之间的微妙差异,以及甲乙二人分别生活在怎样一个天壤之别的世界。甲和乙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物种。
3. 怎么做?
1) 若你能善待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可以给你足够的善待;若你能宽容你的世界,你的世界大抵能给你足够的宽容;若你是个认真生活的人,你的世界也大抵会认真地对待你。所以作者坚信: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与任何人“开撕”。
2) 活在未来的人一定比活在当下的人拥有更多财富,我们要用现在的资源来换取未来的资源。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来自对未来的清楚思考,而不是来自像房子,车子,证书,存款这种在别人眼里“实实在在”的东西。
4. 金句:
1)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生活在什么样的世界里。
(所以,首先要自己变的优秀,才能吸引优秀的人)
2. 一个人的善恶,其实是那个人自我选择的镜像而已
(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 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与任何人“开撕”。
(所以,坚信“谁的损失大就是谁的错”,不要把精力浪费在没必要的人和事上)
4. 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来自对未来的清楚思考
(所以要成为终身成长者,而不应该执着于眼前的计较得失)
2. 为什么?
1)因为,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抱怨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像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而已。
2)抱怨是一种负能量,会让一个人变得令人讨厌和厌倦;会让一个人失去挣扎的能力和承受的坚韧。它的害处不仅在于浪费时间和暴露自己的无能,最大的害处在于让一个人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3. 怎么做?
不向别人抱怨,秉持下面的解决办法:
1)能解决就解决(能力)
2)不能解决就去承受(坚韧)
3)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4. 金句:
1)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
2)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18 章:你为什么看不到别人的好?
1. 是什么?
什么叫做“你看不到别人的好”?
I'm not OK, and you're OK
I'm OK, and you're not OK
“见不得别人的好”是指“见不得别人的好处或者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因为存在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盖,就是我们所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见不的别人的好的人,永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不好”上,总是执行双重标准:
1)看别人的时候,注意的是“错”与“不好”
2)看自己的时候,注意的是“对”,“好”,或者“更好”
2. 为什么?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见不得别人的好”?因为: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
定程度的普遍承认,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必再
主动去费心比较了。
3. 怎么做?
1) 我们应该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这是我们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根本。
2) 我们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更多的,不断的看到别人的好。
3)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别人的“错”或者“不好”之上。
4)若有空闲的注意力,我们可以去看看那些人哪里做对了,哪里做的很好,以便我们吸收经验,获得成长
4. 金句:
1)无论如何,我们应该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2) 你竟然可以从那些“原本你可能讨厌的人”的身上学到大量的好东西
3)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最重要,因为成长如果成真,证明就自动完成了。
19 章:你知道自己有个所有人都有的恶习必须戒掉吗?
1. 是什么?
我们最应该戒掉的恶习是:抱怨
2. 为什么?
1)因为,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抱怨没有用,因为它只能用来像别人展示自己的无能和无奈而已。
2)抱怨是一种负能量,会让一个人变得令人讨厌和厌倦;会让一个人失去挣扎的能力和承受的坚韧。它的害处不仅在于浪费时间和暴露自己的无能,最大的害处在于让一个人不由自主地放弃挣扎。
3. 怎么做?
不向别人抱怨,秉持下面的解决办法:
1)能解决就解决(能力)
2)不能解决就去承受(坚韧)
3)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4. 金句:
1)抱怨只是无能和无奈的表现而已
2) 珍爱生命,远离抱怨和抱怨之人
二:第三次读书会的总结与思考
1. 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思考:从自身上来说,就是确保自己把成长作为第一要事的同时,进对圈子,
跟对人。比如进入读书会,多读书,浸泡学习。
2. 每做一件事的时候,想想怎么把那些好的道理跟自己关联?和我有什么关系吗?我能做什么,从这些里面获到什么?
3. 关于自己提问的如何育儿的问题,Elaine 和唐糖都给出了非常精彩的回答:
Elaine 说:
1)不要说小孩子笨,小孩子会自我暗示(父母的语言)
2)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刻意练习,告诉自己下次该怎么做
3)为什么不懂,自己有没有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孩子听懂
4)孩子是自己亲生的,要有耐心
5)你的样子是你吃出来的,孩子是你的复制品
6)分析试卷:粗心(读 2 遍)?
7)当小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不要去跟他讲道理,要让他放松,等他心情好的时候,再跟他说
唐糖说:
1)育儿先育己。我们首先要爱自己,把自己放在第一位,要给自己的特别时光
2)要跟孩子设立特别亲子时光(每周要安排),不要提学习
3)家庭会议:
—大家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
—时间可以在星期六晚上,准备一本本子:
—成员相互自谢(话筒),准备小惊喜(父母准备,或者孩子准备,一起跳
舞,一起吃一次什么)。
—前期不能心急,建立好的感受,熟悉流程,前期解决孩子的问题。
4. 关于 AI 下孩子的教育问题,Yen 嫣给出了很好的答复:
Yen 嫣说:
AI 下,对于别人说的观点,我们看看就好。对于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独立思考能力,元认知能力(思维要活在未来)和自学能力。这其中,父母的言传身教非常重要。所以,不要迷茫焦虑,用朴素简单验证过的道理,培养好孩子 的性格(勤奋,上进,踏实,乐观,善良等),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才能更好的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5. 做事情的时候,要遵循要事第一原则。学会辩证的看待问题
6. 对于爱自己,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HAHA 的分享如下:
1)写感恩日记(付出太多的人不要写)
2)允许自己偶尔的情绪爆发(要给自己一些调频的空间,耐心)
3)过滤对方的情绪(当对方情绪不对的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
4)允许一切发生
5)爱自己的时候才能爱别人,修心,自洽,幸福是向内求的
7. Molly 分享如何获得安全感?不安全感是来自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举例:买衣服,投资脑袋)
1)看见自己身上的不安全感,不要跟自己的潜意识作对
2)投资脑袋,是划算的
3)适度的放弃,执念越深,伤害就越深,思考真正要的是什么?
4)如何扩大自己的安全阈值:慢慢的扩大。在什么事情上有顾虑?尝试迈进一步,试探,扩大安全阈值
5)求助。尝试求助,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别人(交换),从比较有信任感的人开始
6)要和原生家庭不好的点做一些分离。看见童年幼小的自己,养孩子要把他当成小时候的自己,直面恐惧害怕。
7)愿意分享和说出来的时候,负担会更少。
8)看起来强大的人,其实更缺乏安全感。
9)一步步变得自信的时候,安全感越来越足(小事上成功告诉自己是可以)。
10)把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10)把自己变好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8. 从书友身上学到的一些好的微习惯:
1)不要把手机带进厕所
2)建立金句集,灵感集
3)每星期给自己设立 3 个要事,然后这个星期以要事第一位原则,把这三个
要事放在第一位解决
4)每天每周每月都要有写计划和复盘的习惯
5)顾虑不要太多,什么事情做起来再说,只有做起来才能知道会遇到什么困
难,才能想办法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