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叶拈花微笑是佛教禅宗一派的开山公案。摩诃迦叶尊者是佛祖的大弟子,后来成为印度禅宗的初祖,其第二十八代弟子是达摩大师。达摩大师将禅宗传入中国,所以中国奉达摩大师为禅宗始祖。那么,昔日迦叶尊者于拈花之中到底悟到了什么呢?
有一天,正是月圆之日,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园精舍给大众说法。舍卫国的公主跋吉梨带着一群孩子一起去听佛陀说法。那些小孩子都从家里的园中或路上的草叶间摘了一些花朵带给佛陀,公主则在宫中的莲池里采来一束莲花带给佛陀。
来到佛陀讲法的讲堂后,他们把鲜花放在佛陀面前的桌子上。见到孩子们来,佛陀很高兴,他示意孩子们坐在他面前。
然后,佛陀慢慢站起来,他拿起一朵莲花,缓缓在众人面前举起来。当时,他没有说任何话。
在场的每个人都很安静地坐着,很多人都在心里猜想:佛陀为什么要举起这朵花呢?他想向我们说明什么?
过了一会,佛陀依然没有说话,他继续举着莲花,并一直微笑着看着大家。
众人开始疑惑了,有人独自纳闷,有人互相交换着眼神,表达着自己的疑虑,但是佛陀依然没有要说话的意思。
又过了一会,佛陀望向众人,他好像发现了什么,于是淡然一笑,开口说道:“我具真实法眼,妙慧之宝藏,刚才我已经把它全部传给摩诃迦叶了。”
所有人都惊奇地转过头来望着迦叶尊者,只见他也在微笑,他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佛陀和他拿着的那朵莲花。当大家回过头看佛陀的时候,他们发觉,佛陀也正非常享受地在看着那朵莲花微笑。
这时候,有一部分人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佛陀手里的那朵莲花上。那朵莲花刚刚开放,非常清新妙洁。此时,佛陀以极其温柔高雅的姿态把它拿在手里,此情此景,真是安详美丽至极。
这时候,佛陀又说话了:各位朋友,你们发现没有,这朵花是如此美妙的一个存在,当我把它在你们面前展示时,你们都有机会欣赏它、体验它。与一朵花的接触,也就是与生命本身的接触,也就是与奇妙的生活实相的接触。
刚才,摩诃迦叶在面对这朵美妙的莲花时,他心无杂念,默默感受着这朵花的美好,所以他才会先你们而笑。而你们心内有很多想法,很多障碍。你们面对这朵花时,一直不能契入这朵花,反而不停地在猜测:佛陀为何要举起那朵花,他这样做有何用意?因为你们有这些念头在心中翻滚,所以你们一直不能真正体验到这朵花的美,不能欣赏它,不能与它真正接触,所以你们不会像迦叶一样发出会心的微笑。
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是否经常也像今天一样,在各种念头之中失去自己——看不见世界的真相也看不见真实的自己?你们是否经常被担忧、懊恼、焦虑、嗔怒,或嫉妒所操纵,从而失去感受和体会美好生活的机会?
朋友们,我手中的这朵莲花和这个美丽的世界,只对那些活在当下的人才是真实存在的!一个人,如果不能回到当下,这个世界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不存在的。就像这朵莲花一样,即使我把它举到你眼前,你也看不到它,感受不到它的美丽。
有些人经过一座檀香林,却一棵檀香树也看不见。这并非夸张,想想你每天走过的路,见过的人,你对他们熟悉多少?当你每天跟他们相遇时,你是带着各种念头跟他们相遇,还是心无杂念地跟他们相遇?
生命虽然充满苦恼,但也同时满载奇珍。你们要留心察觉,然后才会发现生命里的痛苦与美妙!与痛苦接触,并非要你迷失于痛苦之中!体验生命的美妙,也并非要你沉溺于美好之中!
只有用心活在当下,时刻觉察到你正在做的事情,你才能对每天的生活有深切的体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生命的无常性和互依性。有了这种了解,我们才不至于迷失于欲望,嗔怒和贪爱之中,那时我们才可以得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活在当下是现如今的一个时髦词,也是佛陀教导我们生活的一个核心理念。在佛陀的教导中,活在当下并非及时行乐,而是用心地感受生活的美好和苦难,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因为只有真正用心生活过的人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明白自己的真实需求,智慧地活着,而不是被各种潮流和虚妄的偏见牵着鼻子走。(本文取材于一行禅师的《故道白云》文章系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