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趣头条在9月14日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了。
它被称为“咨询界的拼多多”,一直被人诟病内容低俗。
打开一看,热门基本上就是各种奇闻异事,什么小三被抓,喝减肥茶结果被送医院,一家人出去旅游被打死了之类的,估计大部分都是胡编乱造的。
趣头条上市了:自媒体下沉是好事吗?
虽然趣头条的slogan是“让阅读更有价值”,但很明显,其内容并没有什么深度。
很多人疑惑,为什么趣头条可以上市?中国人民的素质是不是有待提高?
快手,抖音走红,我们是不是进入了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我认为趣头条的走红,有2点原因:
第一,我们处于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第二,自媒体的下沉;
我们先说一说第一个,娱乐至死。
尼尔·波兹曼所指出:
现实社会的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庸,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不需要思考,不需要学习,所有的对现实的不满都在几分钟的奇人异事中消解,或者在15秒的感官刺激中被遗忘。
关于这一点,郎咸平先生曾经在报道中说,中国的年轻人开始流行宅文化,开始进入低欲望时代。
因为我们买不起房,养不起娃,很多人努力一生也无法突破阶级的束缚,所以,干脆就这样吧,忘记现实的不如意,沉沦在一个接一个的惊奇故事中。
我今天想跟大家聊一聊第二条原因,关于自媒体的下沉。
02
提起自媒体,很多人都觉得特别高大上,比如在百家讲坛谈古说今的专家,还有在凤凰新闻里畅谈国家政策的教授等,要不就是想到像杨澜,柴静这样的知名人。
但是如今的世界已经变化,现在是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只要你会写文,有一技之长,甚至于你只要敢露脸,都有供你发声的平台。
我们看看移动互联网诞生后,出现了一大批内容平台,今日头条,百家号,企鹅号,大鱼号,趣头条,快传号。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内容平台?
因为我们多了很多碎片化的时间;因为现在一切商业皆内容。
怎么理解?
过去我们买东西会去搜索,比如,我买个电视机,我就去商场看电视机,或者去淘宝搜“电视机”三个字。现在我们不这么干了,我们把大把的时间拿去读惊奇故事,看搞笑视频,刷抖音,发现有个抖音红人的衣服特别好看,我就去淘宝上找“抖音同款”,或者特别喜欢一个育儿号自媒体,看她的宝宝用什么玩具,用什么尿不湿,我也照着买。
所以,如今的自媒体,或者叫KOL,其实是非常有商业价值的,而且,KOL越来越下沉。
比如,大家现在去看今日头条,头条现在最受扶持的领域是什么呢?
是三农。
对的,就是农民。你可能很意外,做自媒体的,农民最有优势,拍个养鱼,养虾,种田,养蜂的视频,不需要太多技巧,直接拍好,露个脸,说几句话,然后传到今日头条上,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看这个视频。
再就是拍吃的,拍做菜的,或者直接拍怎么吃东西的,天南地北的,各种各样,最好是拍有特色的,别人没见过的,只有你这个村里有,别的村都没有的,特别受欢迎。
这个就是自媒体,可能跟你想象的一点儿都不一样。
手机的普及,让这些三,四线城市或者农村人有了自己发声的渠道,以前是成本高,这些人在互联网上不能发声,不存在,可是现在,他们能发声了,他们受教育程度有限,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你不能说,低俗,就不让这些人说话。
中国70%都是农村人口,他们的崛起,就决定了自媒体人的下沉,你说的什么思维升级,什么独立思考,什么高效阅读,他们根本就听不懂,也不感兴趣,他们就关心吃的,穿的,玩的。
然而,这不是人的根本刚需吗?
所以不管是拼多多也好,趣头条也好,我们不能一只眼看,光批判说,互联网风气不好了。
我觉得恰恰相反,这说明中国70%的人口开始慢慢侵入互联网,社会底层的人,开始展示自己的声音和愿望,这是一件好事。
而且,这些KOL给了社会底层人跨阶级的信心。
比如巧妇九妹,年入千万,9妹是广西灵山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叫甘有琴,因在家里排行老9,所以大家都叫她9妹。
因为赶上了短视频的红利,现在是电商的头部自媒体。
趣头条上市了:自媒体下沉是好事吗?
因为她的走红,模仿者也遍布网络。
还有一对夫妻,快手上几千万粉丝,每天流水几万,这对夫妻是什么人呢?就是工地里搬砖的,农村来城市打工的,也不是什么俊男美女,每天就拍工地上的趣事,夫妻俩相处的小笑话,几千万的粉。
为什么呢?
第一,是满足了人的好奇心,窥视欲。
第二,感同身受,来城市打工的底层人多得去了,他们有共鸣。
第三,给了人希望,大家就想知道生活在底层的夫妻是怎么一步步跨越阶级的,他们能行,我行不行呢?
这些自媒体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他们各自代表了社会不同的群体,有阳春白雪自然就有下里巴人。
03
自媒体的下沉,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当然,作为自媒体本身就需要社会责任感,需要传递正能量,并且正确引导舆论的导向,不能一味的迎合受众,而是要慢慢的教育受众。
这一点,目前的内容平台都在探索中。如何才能让广大群众喜欢同时也能保证内容的质量,这其实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第一,猎奇和娱乐是人的天性,教育是反人性的,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只想笑一笑,休息一下,并不想听长篇大论。
第二,随着网民下沉和低龄化,大部分人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他们的口味自然偏向于低俗。
第三,内容平台本身有很强的商业属性,有时候为了流量和迎合读者的口味,会不自觉的倾向于质量不佳的内容。
第四,很多自媒体人为了阅读量,批量操作,专门炮制耸人听闻的不实消息。
内容平台的发展脱离不了监管,更重要的是,需要平台,自媒体人和受众共同的努力。
所以我们目前也可以看到很多新颖的形式:
1,用小视频来讲历史故事,普及历史知识;
2,公安部门拍摄抖音专辑展现自己的风采;
3,西瓜视频中有很多生活小技巧,音乐动听,讲解有趣;
未来的内容平台会更加青睐对读者有用的优质内容,满足了吃,穿,住,行后,大家一定会把终点放在精神的提升和满足上。
寓教于乐才是内容平台发展最正确的打开方式。
一分为二看趣头条,它满足了70%未受过高等教育人口的阅读和求知欲,但还需要进一步对读者进行引导和教育,这是一个媒体平台不可推卸的责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