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流行着这样一段话“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再加上之前的“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像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声。我也曾幻想过自己能够开一家小咖啡馆。不求生意兴隆,只要不亏就行。闲暇时,便坐在窗边,捧着一本书,啜饮着一杯咖啡,偶有所得,便写下两笔。午后温暖的阳光斜射进来,暖人心间。生意冷清时,索性就关门大吉,背上旅行包,四处游历。多么惬意的生活!既不劳心劳形,又于人无害,与世无争。不追名逐利,随心所欲,优哉游哉地享受生活。啧啧啧!
可是想象一下如果上述想象都变成真的。早上吃饭,老妈不见了。晚上睡觉,老婆不见了。第二天,领导也不见了。这时,儿子打来电话说他们老师去看世界了。好嘛,都他妈看世界去了,我跟谁过日子呀!再说我的那个幻想,不说多,就算每十个人里有一个和我的愿望一样,那这个世界就得玩完。有些东西,只有它在占很小一部分的时候,它才显得有价值,无比珍贵。所以说这种超凡脱俗,超然于物外的人应该是也只能是社会上极小的一部分。它只能成为我们大多数人想而不能的愿景,而不应该是一种风尚、潮流,一种文艺式的行为。
然而却有一群人乐此不疲,我想可以将他们称为文艺青年。他们既不屑于高阶级那种奢靡,炫富的生活,也不愿与无知愚昧的低阶级为伍。他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意境和格调。他们评古说今,嘲笑世态炎凉,讥讽人心不古,但却不作为!他们明明还没有不食人间烟火,就想当出世高人;明明就没有真正入过世,却已经开始厌世、避世。我不知道“文艺青年”这个词由来何久,也不知道它最初定义的是哪一类人。但当它成为一种社会的风尚后,便有很多人效仿起来。结果却是东施效颦,弄得不伦不类。于是网上就开始充斥着这些号称文艺青年们的文章:一些碎片式的故事故作深沉,一些看似文艺的断句就能代表一种思想,刻意去营造一种意境。乍读之下确实感人伤怀。但这些东西就像是甘蔗一样,砸吧完味后,吐出来的就只有一地碎渣。
他们自以为是新时代的弄潮儿,但是中国历史上最不缺的就是文人。什么唐诗、宋词固然句式优美,意境深远。但无非是些怀古伤今,附庸风雅,感怀抒情之作,绝无什么实用价值。他们似乎每个人都郁郁不得志,都怀才不遇,所以只能寄情山水,游历名山大川,然后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他们标榜的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我竟惊叹于这其中没有一项是实用之物,都他妈是在陶冶情操!他们追求与人无害,与世无争。但他们不知道不作为即为疾,无用即为害。
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文人们虽游历甚广,但只会触景生情,所以只出了个徐霞客、郦道元;虽文不加点,但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真正称之为哲学或思想的东西;虽才高八斗,饱览群书,但在科学发明上的进展就仅仅止步于四大发明。而取而代之便只有数不清的好文章、好诗、好词。直至鸦片战争敲开了中国的大门。洋务运动提倡实业救国,然后发展到民国——这个近代中国思想最为自由的时期——最多的竟然还是文人!中国似乎自古就有这种文艺青年式的情怀。有人说中国人已经丧失了我们的传统,但古代儒家这种“穷则独善其身”,明哲保身,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品质到是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以上所写并非完全排斥文青的存在,我相信任何一种形式都必定有其存在的价值。若是一味实干,势必会使社会更加功利化、利益化。而文青的存在有助于让人们去关注精神上的价值。我只是认为它不应该成为一种被鼓励、学习、争相模仿的东西。它只应该是社会中的极少数一部分人。因为我们毕竟不能靠精神或是意念来炒菜、教书、看病……所以我不说不作文艺青年,我只说我们应该作有为青年。
在如今这个社会中文青所代表的人群大多是大学生、白领、公务员等。他们大都有良好的知识和素养。而他们就相当于古代社会中“仕”这个阶层,是整个社会的核心,是社会的导向和风向标。他们的所作所为会形成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而引起其他阶层人的效仿。所以他们的选择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如果将中国比喻成一辆公路上的汽车。农民、工人等生产资料的提供者就相当于汽车的动力来源。而科学家就是汽车中的各种高科技设备,还有其他群体组成了这个汽车不同的构件。而文艺青年像是坐在车里的人。如果他们只是惬意的看着窗外的风景,吹着风,哼着歌,那对这个社会就毫无用处可言。只有当他们握好方向盘,直视前方时,这辆大车才会开的更快,更稳。
����x�}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