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五维,已有三年,仔细数数,因为热爱和做运营, 我前后复训+带班,一共听了15次线下课,因为是商业讲师,平时给学员还会讲五维,也制作了五维导师营的导师手册,对于五维的知识点、案例、观点,我都烂熟于心。
那段时间正好在给企业做教练项目,特别忙,每天还要写教练报告,所以晚上的时间其实需要做很多事,没办法跟着训练营的速度学习。但要对小组伙伴负责,于是我提前看了大纲和课表,看到熟悉的标题,我的第一反应是:不怕,不用听也没关系,内容我都知道,不会影响对组员的支持。于是,就开始了形式上的“我在听”,每次放着直播,做着其他的事,感觉听到了陈序老师讲课的声音,我就是听了。
还记得第一堂课程结束后,我估摸着课程结束的时间,守在小组群,给大家进行一些互动、答疑。心想:还好,这带教当的不累。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第三讲,听完后组员的提问让我意识到好像有的内容超纲了,五维线下标准课没有讲过呢,我宁愿不回答,也不敢乱回答,于是,逼着我去认真的回放听了第三讲,这一听才发现,陈老师真的不按套路出牌,加入了新的知识点,对于旧的知识点,又变化了讲法,更加细致了。没听课,根本跟不上讨论的步伐,第一次意识到,我成了训练营的“学渣”。
我的小鞭子-小布丁.png
作为带教,我怎么才能匹配上训练营的讲法支持组员呢?没办法,只得咬牙做了个决定:从头开始,认真听,做笔记。于是,拿出我的专属学习笔记本,开始了补课,坐在书桌,链接蓝牙音响,用归零的心态,重新开始学习训练营。(这时候训练营已经过半,有近四个小时的音频等着我认真学习,真的都想撞豆腐了)
有趣的行动派---训练营6组伙伴们.png果然,开始学习,才是崩溃的开始。
说好每讲45分钟的课,陈序老师非要堂堂课都超时,第一次讲了90分钟,超时一半,第二次在运营团队的反馈要求下,终于只讲了75分钟,依然超时三分之一。
为什么崩溃,那是因为,这90分钟的干货,从听到理解,再到记笔记,还有记录、思考自己的感悟和行动计划,每节课我基本要花两个半小时来学习,让我久别重逢了熊猫眼。
而且不仅要爬楼补课,期间还有陈序老师的答疑,但这哪里是答疑,分明就是在伙伴们提问的激发下,新加的课。全是仔细的解读,认真的讲解,堪称工具使用说明书。详细到填补了好多我在教练对话实操中的疑问。
所以,我当时真的是用抓狂的状态在补课学习,好不容易,把所有的课程、答疑都一字不漏的听完,记完了笔记,一看,我的乖乖,这笔记的厚度和二模块笔记的厚度不相上下。
我的部分手写笔记.png
算算也是,6次授课,平均75分钟,两次答疑近3小时。算下来,近10小时的授课,还不带休息和互动,全是陈序老师“嘚卟嘚嘚卟嘚”的讲,信息量真的好大,还融入了NLP课程中的一些知识。要知道,这些内容,是在高阶课程中才会给到的。
为了不影响未参加课程的伙伴的学习体验,我只能在这选一点点剧透:比如ABC法则、复合等同等太多的新知识,让我看到了五维背后的强大底层逻辑。也因为要用短短的6次课程,让0基础的学伙伴了解教练是什么,如何使用教练,所以陈序老师把课程的讲解更细致,按照步骤,避开雷区,只要照着做就行。
说一点学习后的收获:
更加灵动的使用教练工具。
有个伙伴看到我的朋友圈发出的AI平衡轮测试,找到我要了体验链接,测试完后,让我给他简单解读下,于是预约了我三十分钟的电话,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解读的过程中,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原本明确只想体验工具和过程的朋友,感受到平衡轮加上教练对话,居然让他看到了自己一直纠结的问题根源,立即决定延长时间,想继续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但因为时间预留问题,我把对话挪到了第二天,通过第二天的教练对话探索,这位伙伴看到了问题解决的方向,制定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并决定要进行十次系统的领导力教练对话的提升,成了我的年度支持客户。
其实,平衡轮以前经常用,但都是在工具的表象里,这次的训练营集中学习和训练,包括在支持小组伙伴的过程中,因为基本功更扎实了(当然也有二模块学习的功劳),我将工具进行了各种交叉串联使用,明显跳出了工具的限制,更加自然的、聚焦的关注和支持客户了。
这种和客户共同流通,工具交错使用的灵动感觉,让我乐此不疲,也影响了好几位客户走进了W2,几位报名了一二模块,和我一起继续精进。
6组熊老师的感言.png
差点轮为训练营学渣的我,要感谢6组伙伴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但也正是因为对伙伴们的责任,让我享受到了训练营的成果。
每个人为自己做当下最好的选择,相信自己的生命智慧与选择。
不负自己的每次努力,它们都将刻在我们生命中。
我的教练成长故事,未完,待续~
欢迎链接,与我分享你的故事~
我是孙媛,MTP认证讲师、商业教练,更是你教练成长路上的伙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