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身边的朋友又遇到没法解释解决的问题了,我将这类问题称之为“自找的”问题,怎么说呢?在人们每天大脑GPU高速不断运转的时候,总会有很多碎片化东西进来,或许一闪而过或许困扰好几天,而很多此类看不见摸不着的问题常常是无解的,亦或是以自己现在的格局和思维无法理解的。
有一类豁达的智者会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知道有些问题暂时解决不了,比如感情问题,就干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在其他能付出就看到回报的事情上,努力工作、努力学习都可以,把精力都放在让自己变得更好的事情上,往前走。总有一天,回头再看这些困扰的事情,多多少少会通过身边人的经历而看得更加明白或者说是看轻、不认为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了。
另一类会钻牛角尖的小孩就会陷入其中,一直想为什么会这样、或愤怒或不安,甚至会想去立刻质问对方,想找出个答案。结果一般是对方告诉你她能怎么办呢她也很无奈啊,还是无解。把精力花在了这类“自找的”“可有可无”“可大可小”的事情上,白白浪费自己美好青春,真的挺傻挺惋惜的。
遇到此类问题,先安抚好自己的情绪。坏情绪对自己身体的损伤真的太大了,比想象中可怕很多。再来冷静思考困扰自己的究竟是什么?你所想的问题对现在或者几年后的自己真的重要吗?现在浪费的时间和精力真的值得吗?可以把此类问题和回答一一写在纸上,然后放一边,去做手中该做的事情,或许过段时间再来看看自己曾经写过的东西都会觉得哈哈哈怎么这么好笑。如果大脑不听使唤,这是正常的,暗示自己“别想了,想也没用;继续工作”,多暗示几遍,身体大脑自然会有不一样的变化,自我暗示真的是一个很神奇的办法,不信试试。
什么样的年龄段,做什么样的事或者想法随之不同。之前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写“我们已经到了能读懂红楼梦的年纪了”。昨天听高晓松的《晓说2017》最新一期:《金瓶梅》,他说像四大名著都不算是我们人生的真实写照,红楼梦里面的人也不去挣钱,所以满足温饱后天天情啊爱啊没完没了。反而是金瓶梅里面很多人、事更加符合真实的生活,或者说真实的人与事比小说中的更现实、狗血多了。再前几天听吴晓波频道,各种大谈50后90后,从各方面来对比不同年龄层面人所面临的问题、事情。一定会有不同,大概这个时候我们也才真的能想象到小学背的那些“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样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人生状态原来是这样。我们到了那个时候,可能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想法。扯远了,最近的就比如说大学这四年,大多数同学都是前两年懵懵懂懂还处于高中之上的过渡期,有的会努力读书、有的积极社交、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有的也会放松自己,总之是处于一个校园的舒适区内。到了后两年,开始有了来自外界的压力,比如面临升学、择业等等问题,有上进心的人会去思考去直面这些问题,当然这个过程一定是痛苦挣扎的,因为会遇到各种拦路虎各种问题,但是坚持下来的人也是幸福的,收获一定巨大,经历过的人自然会明白其中滋味。最后一年,我在经历了两次实习之后,更多的从渴望接触社会,到试着融入它,享受它,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知道、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学习,保持一个空杯状态,进而更努力珍惜现有的一切,也对未来的学习有更多的期盼。(等等!我居然把这三排文字写得像评奖评优表格里的话(ㅍ_ㅍ))
总之,磨砺、失败是进步的源泉啦,有所思有所不思,每一年都有新的烦恼也有新的期待与收获,不是很有趣吗?我们还那么年轻不是吗?人生很长,何必慌张。
昨晚写完了毕业论文,认为“致谢语”这个部分是最有仪式感的地方了,我看了大概二十篇硕士论文的致谢语,哈哈哈觉得哇还可以这么写这个写得好可爱那个写得好感人,对于他们来说三年都在一个导师一个实验室下,感触的事情和感谢的人跟本科时肯定是不一样的。我随手第一排写上了“人生路漫漫,白鹭常相伴”,感觉听着很顺溜啊,可是想不起是哪首诗的句子了。然后查了一下,是厦门航空的口号(哈哈哈),鹭岛学习生活四年,每学期的往返,大概这句话已经在我脑子里生根了,回想一下真的感慨很多呀,不过以前认为的难题难事现在看来都是小事或者我都已经忘记了,同理现在的也是一样。
如果你们发现我说的话好像以前也说过,请善意的提醒我。发现自己最近好啰嗦,啰嗦地论文超了接近一万字。。щ(゜ロ゜щ)
快乐是选择 ^_^
顺便推荐两部电影:《完美陌生人》《看不见的客人》
不知道大家这个假期怎么度过的?欢迎跟我分享你的身边事。
我准备了好几本书跟大家分享,等我五月十号毕业答辩结束^_^
欢迎也给我安利电影、书籍、歌曲 么么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