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初心
记得加入特训营,只是在每日例行打开樊登读书app听书时,看到了首页的宣传窗口,点进去就报了名,决策时间仅用了三秒。一是之前没有参加过任何训练营,看到这东西感觉到新鲜并且想尝试;二是知道自己春节假期肯定自制力不强,所以强制给自己安排了学习任务,以求不要荒废时间。
二、收获和成长
1、打开了线上训练营的大门
经过30天的阅读写作训练,在每2天一本书,每天输出500字左右的打卡要求下,我明显感受到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这个过程也培养出了我对线上训练营极大的兴趣。在这个时间段内我还去了解了饮食,健身,全能妈妈,人生财富管理,英语,Python的相关训练营,世界一下子涌进很多东西,让我眼花缭乱,丰富无比。不过,心里也明白,集中力量要干大事,同一时间段,还是集中1-2个学习内容就好,所以后续还需要好好做一下自己的学习计划,扎扎实实的学知识。
2、更加了解自己
通过与其他书友的交流和对自己在营内行为表现的观察,我发现自己有很多之前不自知的缺点暴露出来。如果不是这个尝试的过程,我可能永远无法意识到,我的这些认知问题将会对我的未来造成多大的影响。
a学习中的随性
随性的生活态度虽然可以让人做事不纠结,但是同样也伴随着目标感不强,对自己的低要求等问题。加入训练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按标准完成作业,每天读书且有收获。相比起其他队友的,去赢取“行动力爆棚”和“最佳优秀作品”额的积极性,我显得就是没那么有追求,后来通过学习,慢慢意识到,对自己要求低了,一是不会达到卓越和优秀的高度,二是不积极争取目标,就会丧失很多潜在的机会。审视自己的这一行为特点,我也渐渐想明白自己在其他工作事情上也有类似的风格,潜移默化中会让自己的未来失去很多本可以收获的财富价值。
b对目标的理解不够准确
在写作过程中,有时候会纠结一个点:是写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重要,还是写出读者喜欢的文章更重要,其实这二者虽然可以兼得,但是有时候还是挺困难的。一直以来,我都会选择尊重自己的感受,去满足和迎合自己的心理感受。后来有一次和梅梅讨论,她说,我们参加训练营的目的就是“读出生产力”啊,我们输出的东西要能影响到其他人,这才称得上是生产力。我当时思维逻辑上一个想不通的点就突然通了,我原来一直做事情都是抓不住重点矛盾的,对目标的理解都不够准确,过于注重自己的感受,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对自己束缚。
c盲目无计划
打开线上学习的大门,由于新鲜感的刺激,我一下子就进了太多社群,最后发现人的注意力只能关注两三个社群,导致弄得自己很疲惫,而且每个学习营的效果也不够好。另外,花钱屯课,说为了以后慢慢学。然后,没有以后了。所以学习还是要制定一定的计划,控制住自己的冲动 。很多事情想做,要第一时间去做,错过了那个劲,就做不了了。比如,想写一篇文章,但是想着明天可以写,发现明天早已经忘光。能觉察到这些行为失误,都可以让我未来的路少踩很多坑。
3、了解的世界
《终身成长》解决学习和生活的最底层认知问题,《掌控习惯》研究行为学,《幸福的方法》、《亲密关系》、《可复制领导力》、《低风险创业》、《高效演讲》、《贫穷的本质》、《先发影响力》是为工具书,讲解了各个领域的具体落地方法,提升解决问题能力。这些都是我之前没有成为系统的知识碎片,通过这次训练营,真的很好的把他们做了知识的整合与加工,让我的内在逻辑框架和知识体系有了一次新的迭代。
总之,生活工作中遇到的一切都是可以变化发展的,只要我们付出努力,使用正确科学的方法,就都会到达自己想要的目的地。这让我对自己和世界都更有信心。
三、成绩
1、读书:有了和朋友之间更多的话题讨论,因此和朋友的相处的内容就有了深度和广度;另外也能吸引和结识更多同频的人。同频的人在不确定时代,抱团生存概率最大,可以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加速自己的认知迭代与成长。比如最近开始反思自己亲子教育做的很不到位,自己在每日聊出生产力的群里表达了诉求,没想到自己的读书群里有好几个专门做亲子教育的宝妈,大家积极反馈响应。每聊几句话都是满满的启发与信息输入,大家又有读书的同频基础,所以最近在育儿问题上也是看到了明显的进步。
2、听课: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帅健翔的学习力分享以及简七老师的理财力分享。这两块内容很大的提升我的认知,也给我的世界打开了新的大门。
3、交友:加了很多各种类型的好朋友,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求知欲强,热心,都有自己的小兴趣爱好,且能在爱好点做出一点小成绩。三人行,必有我师。和优秀的人们在一起,不自觉的都想要向他们靠拢。
四、成长经验
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成长方式,那些越来越牛逼的人,“想要”和“得到”的欲望非常强烈,都把更多时间花在了提升自己的事情上。
读书这段期间,自己也经历了一个焦虑期:知道的越来越多,了解的越来越少。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一起做事,一起成长。真正的友谊,都是在共同战斗中培养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