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淮河流域或商洛一带,立秋这一天的晚上,民间有“摸秋”的风俗,在这天夜里婚后未生育的妇女,在家里小姑或其他女拌的陪同之下,到菜地、豆棚、瓜架下,暗中摸索去摘取一些瓜豆之类,这就叫“摸秋”。如果她摸到南瓜,易生男孩,摸到扁豆,易生女孩;摸到白扁豆更吉利,除了生孩子,还会白头到老的好兆头。
按照传统风俗,田园主人的瓜豆,这一天可以任由妇人们采摘,主人不得责怪,姑嫂回来再迟,家人不得责怪。这种风俗黄河中下游及黄淮地区则不是这样风俗。
摸秋之俗寻根溯源,大概是源于元末淮河流域农民起义的行军中。传说元末,淮河流域农民发生起义,参加起义的都是农民出身,他们从前都受过元军欺负,对元军扰民之事深恶痛绝。
这支淮河流域农民起义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有一天,当队伍到达淮河岸边时,已经是深夜,不便打扰百姓,队伍露宿在野地里,此时有部分士兵饥饿难耐,在路边田间摘了这瓜果蔬菜充饥。当此事被首领知晓后,非常生气,决定要按军法处置,等天亮这几个摘瓜果蔬菜的士兵当斩。到了天明以后,正准备把昨夜偷瓜的士兵拉出去处死,当地百姓得知后,纷纷端上饭菜前来请军士吃饭,并请求主帅开恩,饶恕昨夜偷瓜菜的士兵。
由于全村人的求情,首领没有斩杀偷瓜菜的士兵。村里一位老人说:“我们村里,按照祖传规矩,八月摸秋不为偷”。村民都一起附和,这样那几名士兵以摸秋无罪,获得了赦免,刚好那天晚上又是立秋,自然成了合理的理由。从此民间就有了“摸秋”的风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