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成长励志想法
6件小事能够让你工作/学习更加高效

6件小事能够让你工作/学习更加高效

作者: JOJOstar | 来源:发表于2019-02-19 12:12 被阅读68次

    你是否觉得在自己工作了12个小时,15个小时甚至加班到凌晨都完成不了自己的工作?

    你是否在学习中总是控制不住自己,去玩这玩那,回头一看已经过去2小时。

    你是否总是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值?

    你是否经常在工作后或者学习后,需要大吃一场或者玩游戏、其他特殊的事情去释放压力?

    你是否觉得自己每天忙忙碌碌,却又碌碌无为?


    那可能是你的工作方式不对!

    思考与总结自己的工作方式(working smarter)并且有条不紊地工作方式代替所谓的“更加努力”的工作,是获得更好结果的关键。

    工作与学习同理,阅读中可以脑补把工作替换成学习,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思考自己思考方式的过程。


    在我刚开始我的实习生涯时,我曾经一天下来只有4个小时的睡眠,学习和工作经常占据了我一天当中所有的时间。在那段时间里,工作数个小时让我有幸能够在半年时间内升职为主管,并且能够参加不少的公司培训,也取得了公司内部的一些业绩成就。但是当我继续工作几年后,我开始去思考,高强度的工作并不总是对的,或者严格来说,并不是唯一通往成功的关键因素。

    有时候,更少的工作时间或许能够产出更好的结果。

    以一个不停工作的中小企业老板为例子。埋头苦干并不能够帮助他去打败同行或者竞争对手。那是因为时间是恒定的,一个企业家纵使能够每天工作24小时,从星期一干到星期日,但是他的竞争对手还是能够花一些钱,组建一个团队用更少的时间去专注于同一个项目。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一些小的创业团队能够完成那些跨国上市集团都完成不了的商业奇迹呢?Facebook购买Instagram时,公司成员只有13个人,却拍出了1亿美元的高价。Snapchat甚至拒绝了Facebook和Google的收购请求。这两个公司的成功可能有一部分是运气的成分,但是这与他们高效的工作方式是分不开的。

    通往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卖命的工作,而是更加聪明地去工作(working smarter)。

    忙忙碌碌与高效工作是有显著区别的。忙碌的工作状态并不一定会产生好的工作效益。不管你信或与否,高效工作不是专业与时间的管理,而是对自己能量的管理。工作方式就是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需要知道如何运用我们每天仅有的能量去做事,然后去的最大的收益。我个人从每一周80小时的工作缩短到50小时不到,并且在期间我有时候甚至完成了更多的任务。对我来说,Less is more。

    推荐相关书籍:山下英子《断舍离》,《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

    不推荐新手阅读书籍:《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个人成长15个习惯》等畅销书,并不是排斥这些书,我个人相信每一本书都是代表每个作者的观点,但是这些书总来讲就是“看的激动,一动不动”,还是那句Less is more,阅读一些能够执行的书对于新手来讲更有帮助,畅销书更多讲的是案例以及案例总结,因为这样才有真实性。


    6件小事能够让你工作/学习更加高效

    1.停止熬夜和加班,思考如何提高效率。

    你有没有想过周一到周五工作日,这40个小时都去哪里了?

    在1926年,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研究了公司内部的员工工作时间,并从实验得出了一个结论,。

    亨利福特简单地减少了工作时间,从之前的工作10小时减少到工作8小时,并从一周单休变成了一周双休。结果是,生产效率不降反升。

    在1980年的一份来自BRT(Business Roundtable)标题为“计划性地加班对建设项目的影响”报告指出,工作时间越多,生产力和效率就会同时变得越来越低,并且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Source: Calculating Loss of Productivity Due to Overtime Using Published Charts — Fact or Fiction

    在AlterNet的一篇文章中,编辑Sara Robinson引用了美国军方进行的研究,该研究揭示了“失去仅仅一个小时的睡眠将导致认知下降,这与喝了酒的状况类似”。你可能因为酊酩大醉被炒鱿鱼,但是你加班熬夜这确实被别人所能接受的。

    无论你平时有多么乐观坚持工作,在经过了几天的熬夜加班,你有可能陷入敏感和焦躁,甚至感受不到快乐。比平时更消极的你会产生厌烦的情绪,这正是过度疲劳后产生的结果。(大部分的抑郁患者前期都是缺乏足够的睡眠)比糟糕的心情更致命的是,这种思考方式往往伴随着主动思考和行动的意愿下降,包括控制冲动,产生积极,同情他人等等,通俗来讲可能就是情商的下降。

    ----Source: The Secret World of Sleep: The Surprising Science of the Mind at Rest

    拒绝熬夜和加班是保证我们高效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你在平时生活中对自己的工作效率有疑问,原因可能很简单,你的睡眠被剥夺了。

    推荐书籍------《睡眠革命》

    2.不要答应的太早,要学会说“NO”

    根据“二八定律”(Pareto Principle),20%的努力产生了80%的结果,然而20%的结果消耗了80%的努力。把努力工作先放在一边,我们应该专注于主要能产出的部分,其他的可以抛弃。这样我们就能够更加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当然有人会说,肯定会有一些很重要又很紧急的事情,那这里不妨先记录下来,把要事完成后再去处理琐碎事。(可参考《番茄工作法图解》)

    优秀的人和卓越的人的差别在于,卓越的人会对大部分的事情说“no”。

    ------巴菲特

    那问题来了,什么时候应该说是,什么时候应该说“no”呢?如果你不知道哪些事情值得你花费时间,那你可以拿出笔和纸,把你需要做的事情全部写在纸上面,并且写下每项任务需要花费的时间,写完之后,查看自己所写的内容,看看哪些事情不需要现在就去做,或者有一些事情根本不值得去做,从而找到真正需要做的事情。

    大部分人都会下意识答应别人的请求,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包括不好意思拒绝或者过分要求自己,但当然,有时候拒绝别人还是太困难了,没有人想当坏蛋。

    你是在哪一个阶段呢?

    在2012年发表在“消费者研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将120名学生分为两组。在讨论具体选择时,一组训练使用“我不可以”这一短语,而另一组训练使用“我不会”来制定他们的决定。所有的学生都被分到了一颗巧克力,说“我不可以吃”的63%都吃了,说“我不会吃”的只有36%的学生吃了,这种简单的术语变化提高了每个人做出更健康的食物选择的几率。

    下一次如果你需要拒绝别人,请使用“我不会”这个短语去强化你去避免做你觉得不值得的事情。

    还有一个人好的办法是,20秒原则。你是不是经常在睡觉前玩手机?是不是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玩游戏?是不是总是控制不住想去吃东西?20秒原则就是你要为自己设置障碍,以致于你需要20秒或者以上的时间才能做想做的事情,从而达到控制。比如睡觉前把手机放到厨房充电,把游戏卸载掉并设置访问限制,把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宝支付关掉非常有助于控制剁手行为。你所造成的这一些“不方便”的行为,会让你产生麻烦的心理,从而减少你去尝试的机会。如果你觉得还是控制不住,那可能你做的不方便行为还不够不方便。

    3.停止孤军奋战,尝试让别人帮助你

    在我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我极力地想证明我自己,年少轻狂我觉得我可以独自一人干一番大的事业。但是事与愿违,越来越大的工作压力逐渐压垮了我,分身乏术的我只能日夜加班,效率已经降低很多,伴随着长期缺乏睡眠,我的焦虑症状越来越严重。表现出来的行为就是对别人有攻击性,而且每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之后都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做不好的一个恶性循环。

    寻找帮助对于孤军奋战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这其实是在帮助别人,因为别人也会有这一种焦虑的状态。当你面一项任务感觉很有困难时,不妨请求团队的协助,让他们帮你分担一些工作,让你有更多的时间去专注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从而不至于独自一人分身乏术,什么都想做但是却什么也完成不了。

    当然了,当今社会很多人不愿意交朋友,封锁自己的内心。在日本别人都不愿意去麻烦别人,这也导致了日本人工作压力巨大,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本在AV,漫画或者综艺娱乐节目几个领域这么出色。如果你在交朋友上缺乏技巧,那你需要做的事情应该是马上行动,不要怀疑自己的社交能力。

    4.停止做一个过度完美主义的人

    我们生活中有不少因为过度完美主义而导致事情做不出结果的例子。这里有一些例子:

    他们花费一个任务的时间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

    他们会拖延会等待着一个完美的时机,在商业中,如果你不抢先机会,凡是都要等准备好了,你早已经失去先机。

    他们经常补充细节却丢失了最重要的部分。

    很多营销人员很多时候都会等待着某个契机,如果你再这样做,你往往会丢失机会。

    你完美的时机就是现在。

    5.刻意练习(停止做重复性的简单工作)

    打小时候,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们灌输了无数的天才人物故事,牛顿、爱因斯坦、高斯、达芬奇、莫扎特、居里夫人……,他们既天赋异禀,又勤奋异常,这让我们又羡慕又惭愧。我们总说自己没那种天赋,而父母则总认为你不够刻苦,特别是如果父母们知道一个非常时髦的“一万个小时理论”的话,你也许就会永远背个不刻苦、不努力的罪名。而今天这本书就是替你洗白的。

    杰出并非一种天赋,而是一种人人都可以学习的技巧,成为杰出人物的关键,在于刻意练习。成功需要刻苦,但真正的成就天才之道——刻意练习,又并不等同于刻苦。

    刻意练习在于把一件事情通过你个人的思考,找到更为高效或者更为有效的训练方式,他与重复性的机械训练的区别在于你是否会思考你的思考方式。举一个例子:平时我们生活中不乏有20年车龄以上的司机大哥,可以说他们的驾驶技术已经炉火纯青了,但是面对一些灾害天气,紧急事故或者需要漂移技术时,他们根本无从下手。有一些医院的老医生对一些护理知识可能还没有刚出炉的硕士毕业生更清楚。

    为了提高,我们必须自己创造刻意练习的机会。一个马戏团的演出指挥(类似于串场的小丑),他需要随时填补各个马戏节目的间隙,防止冷场。但是他没有跟着导师练习的条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每天都去市中心,和下班高峰回家的人们攀谈,人们都急着回家,所以他必须表现足够有趣,才能让人们停下脚步。他用手表准确记下每次与路人谈话的时间,每天花几个小时练习,并且记好哪种方法管用、哪种不管用,据此进行调整。

    来源:《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并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万个小时成为大师,关键在于目标明确,专注投入,及时反馈,不断挑战舒适区,找到行业优秀导师,强化动机,坚持练习。

    推荐:《刻意练习》

    6.放下工作,什么也不做

    这听起来很蠢吧?

    很多人其实不知道当他们非常专注于一件事情的时候,或者说这个人处于“心流”状态的时候,他的眼光是被锁定在一个狭隘的盒子里面的,这可能会对我们想做好这件事情起到反效果。间隔的休息,给自己一个私人空间非常有利于大脑休息。

    哈佛大学正在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如果人们确信是自己一个人在经历一些事情,他们会形成更加持久和准确的记忆。另一个研究表明,一定程度的孤独可以使一个人更能够对他人表达同情。虽然有人会质疑生命早期过多的孤独可能是不健康的,但已经证明一定程度的私人空间可以帮助青少年改善情绪并在学校取得好成绩。

    来源:《孤独的力量》

    有时候我们会惊讶的发现,当我努力去寻找一样东西的时候,把屋子翻遍了都没找着,但是当我们放弃的时候,钥匙又突然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很神奇吧?

    熬夜是我们接近效率工作的头号敌人,不过就像生活中面临的很多磨难,我们都需要去坚持和尝试。坐着等待永远不会改变任何东西,相反地,尝试多去了解自己然后再去找到一个能够执行的方法去优化你的时间,输出自己的能量,让自己走上成功和快乐的人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6件小事能够让你工作/学习更加高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vuz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