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致勃勃想写一篇文章,观时钟,发觉已是凌晨。想起昨夜沁脾的桂花香,依然使人陶醉...
昨夜外出散步,在江边看到了月华,于是跟小宝儿说:“妞妞儿,快看月亮带了一顶彩色的帽子,好漂亮哟!”这是她生平第一次见月华,但她仿佛并不懂我的意思,只顾开心的玩着小孩子的游戏,并没把我的话放心中。索性只能自己欣赏一番了。
记忆中上次看到月华已是高中时候的事情了,但仿佛与这次的又很不同。月亮的周围套着两个彩色的圆圈,极为神秘,里面一个小圆环外面还套着一个大圆环,并不耀眼,而只散发着淡淡的光华,一阵阵的云烟不时的飘过,这样的景象让我突然想起徐志摩先生写的“印度洋上的秋思”,文中他也曾描写过“月华”,与其说是写景,更不如说是写心。文中他当时的心境俨然已不是小时盼望看到月华的兴奋,而是一种“神圣的悲哀”,亦是秋思,是冷的智与热的情的对抗,是怨是慕...
十多年前看徐志摩先生这篇文章时,无法体会作者的心境,而昨夜当再看月华时,却似乎产生了一丝一缕的共鸣...而我于志摩先生更悲哀的是,已无儿时纯洁的童心,除了想让娃儿认识一下大自然现象,竟无有半点激动之情,或许是文明教育已把我最纯洁的本能锄净了吧?于我已不仅仅是先生笔下描述的神圣的悲哀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