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显微镜下的大明》(二)

《显微镜下的大明》(二)

作者: 细看涛生云灭 | 来源:发表于2020-03-23 21:55 被阅读0次

今天看完了《学霸必须死》这一部分,因为其中对大明的税收有诸多提及,所以我特意查了一些关于大明税收的资料,想结合文章简单说一下大明的税收制度。

大明的税收制度有三大特点:

一是没有中央财政。地方坐收坐支。本书中兵备道的“协济金衢道兵饷银”就是典例,军队开支不是由兵部负担而是由地方上负担,这就增加了不透明性和可操作性。收支大部分由地方自行处理,这就导致了中央在应对全国性的大问题上缺少足够的经济力量支撑。在后期与后金的战争中也屡屡受制于微薄的财政收入。

第二个特点是税收定额。出身贫寒,深知百姓疾苦的洪武皇帝定下了税收定额的基本国策,这个出发点是非常好的,但是这意味着国家的税收多少和之后的耕地增加、人口增长、生产力进步基本毫无关系,这种不考虑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定下后就变成了祖宗成法的政策,使明朝的税收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国家力量的增强。

第三个特点是商税低。我们已经无从得知朱元璋的出发点究竟是厌恶商人而不愿意收税还是保护商人而降低了商税,虽然前者的可能性更高。但结果却是商业税非常低,三十税一。根据数据显示,万历早期商业税收入总额为340万两,而宋朝仅盐茶酒的收入就有4752万贯,(一贯约等于一两)。如此巨大的差距,更何况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经济发展的程度可见一斑,同时明朝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都远超宋朝,但是国家征收的商税却如此微末。

可惜人永远是贪婪的,即便商税如此之低,仍然有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严重者更是官商勾结,典例便是晋商,天下最强的晋商扶植建立了强大的山西官僚集团,最大的是张、王两家,其中出过兵部侍郎、大同总督王崇古和大学士张四维。有着政治力量的商业集团,自然不愿意看到朝廷提高商税,就像书中所说“负担就是负担,一分钱也是负担!”。而在官僚集团的护卫下,商税反而一直在减少。所以出现了一边是一年才收上三五百万两国税的大明朝,另一边却是老百姓被苛捐杂税逼得活不下去的咄咄怪事。

张居正的改革也被反扑而最终失败,既得利益集团永远不会满足,他们的贪婪吞噬掉了整个国家。

2019/4/4

相关文章

  • 《显微镜下的大明》(二)

    今天看完了《学霸必须死》这一部分,因为其中对大明的税收有诸多提及,所以我特意查了一些关于大明税收的资料,想结合文章...

  • 读《显微镜下的大明》有感

    最近看了朋友圈圈友推荐的马伯庸写的《显微镜下的大明》,感触良多。 首先这个书名就感觉挺好的。“显微镜下的大明”,直...

  • 《显微镜下的大明》,于细微处读懂真正的古代中国

    《显微镜下的大明》我通读了两遍,读完颇有些感慨。涉及明代历史的书我也读了好一些,《显微镜下的大明》这本书的视角是比...

  • 《显微镜下的大明》

    你好,这里是小二书斋。 又见面了!今天我给你带来的是——《显微镜下的大明》。 本书的作者是有“鬼才”之称的马伯庸所...

  • 显微镜下的大明

    玄武湖黄册的兴衰也能窥见大明王朝的兴衰。胥吏乃只有一小权力却有无数手段来压榨百姓获利,足矣窥见大明朝地方生态以及利...

  • 显微镜下的大明

    婺源县保龙脉案以官府胜利为终,虽然灰户和囤户并未就此销声匿迹但还是被官府的强制政策给抑制。官府的办事原则就是问带头...

  • 显微镜下的大明

    杨干寺律政风云前后共计8年,7次诉讼可见徽州人民的善诉,有一部分跟丝娟案一样,司法的事情用政治化处理,“默会”在文...

  • 显微镜下的大明

    数学学霸帅嘉谟引发徽州府因200多年前的丁税生娟案,五县与歙县的较量的细节让我窥见了大明的官场,政治人物如何运作以...

  • 显微镜下的大明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又翻出了藏在旧书堆中的《万历十五年》,从大体上看,后者是研究明史的大家秉笔直书的力作。 第一,抛...

  • 显微镜下的大明

    当年明月写明朝,是从宏大的历史格局入手,数百个历史人物,多条线叙事,讲述明朝的兴亡,制度的沿革,人物的生死,而亲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显微镜下的大明》(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bg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