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时光,一晃18年行走在岭南大粤之地。语不通白话,仍乃异乡一客。
常居深圳,对周边风俗了解仅限书本。人生大事不过"吃喝拉撒",吃排首位,生命之本。我独对吃情有独钟。
广东有句颜语"食嘢食味道,睇戏睇全套"。对广东人喜爱的高汤、早茶、白切鸡,我更是慕名已久,只行动迟缓。
人们常说:"爱乌及屋",对美食的偏爱,激发对美食所在的城市的热切的喜爱。广州、顺德、潮州、开封、西安、成都……光想想这些城市,涎水也能流下三千尺。
清明节假期,一行四人,出发广州。
舌尖上的行走出发时,小美食爱好者毛毛做了一份广州攻略,在此隆重呈现。
舌尖上的行走依据此攻略为底本,外加女伴同朋友提示,行程第一天,第一站陈家祠,也称陈氏书院,气派与否,先看大门,可窥非同一般。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它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大成,是现存宗祠建筑中规模最大,装饰最丰富,最具代表性,这个"三最"可不是戴空帽。具有岭南特色的水果也在石雕上,很有亲民力。你们找下水果在哪儿呢?
舌尖上的行走来张大图展示它的风彩。
舌尖上的行走现书院内有手工艺展,看张"晒腊肉",随同的二位小旅伴读几次,便烂熟于心。记忆力不如小朋友,但"食在广州赛神仙"我可扫一眼即不能忘怀。
舌尖上的行走精美牙雕,巧似天工,叹服!
舌尖上的行走眼睛看的满满,肠胃空咕咕。踏入广州后,首日中午第一餐,潮州鱼丸面。
舌尖上的行走饭毕,消食活动开始了。上下九步行街,是首日下午,我们四人组第2站,地铁上显示为1站,我们选择步行前往,途经华林禅寺,入寺参拜,目睹500罗汉像,汉白玉佛舍利塔,寺院不大,香烟袅袅,从古至今,不知多少善男信女追寻着"一心为善"的信条。
舌尖上的行走步行街,吃货的天堂,小吃琳琳总总,不一而述,味觉会告诉你:值得再往。
舌尖上的行走平时懒人不爱动,今天下午本来可以乘一站地铁,演变成步行十几公里,怎一个"累"字表达?一日三餐,再补一餐又如何?粥的香烂,粉的嫩滑,齐冲喉咙,归宿胃间。也许是活动量大,风卷残云,片粒不留,腆着肚子,嘴巴仍未尽兴。
舌尖上的行走第二日,一觉醒来,已到中午。远处时间不足,近处倒可考虑。詹天佑故居纪念馆就在近旁,瞻仰伟大工程师,也算培养2位小朋友的爱国情怀,实为懒妈找借口。
舌尖上的行走广州河涌纵横交错,水路贸易兴盛。四民之中,商贾居其半。清后期闭关时,仍留"粤海关",此"一口经商",让这座城市荣登国内中外经贸交流中心的宝座,在千间商都间行走,感受商业的繁荣。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舌尖上的行走
清光绪六年创办的陶陶居,是第二日中午的餐选地。入店,即见食客排成排候座,这阵势够牛。也百年老店蹭蹭饭,全当凑热闹了。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舌尖上的行走
第二日下午,越秀公园,秀下"来此一游"。即转走博物馆路线,响应"一切为了孩子"。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在象岗山,是在南越王赵昧墓地原址设立,参观了解古代丧葬习俗及当时社会发展水平。精美玉器多多,金缕玉衣都可称为华美,不知古人如何切割缝制呢?
舌尖上的行走
馆内设有瓷枕展,喜欢这个枕头赋。
摘抄附下:睡快诗人,凉透仙骨。游黑甜之乡而神清,梦黄粮(粱)之境
舌尖上的行走舌尖上的行走
参展毕,赶场用餐,粤海楼下午茶。精致小点心,特爱榴莲包,仿实物造型,别有创意,外酥内香,甜香四溢。美食团成员四缺一,另一人呢?
舌尖上的行走第二日晚上,珠江夜游。华灯绽放,璀璨夺目。广州塔"小蛮腰"如一美女参加时装秀,不停换装,吸引一众游客。我们四人乘船游珠江,又乘观光线二游珠江,如此留恋忘返。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舌尖上的行走
第三日,起早,喝早茶。坐无虚席,见缝插针式,觅得一空桌,一见菜单,激动不已,点心似在眼前跳动,向我招手,争相让我品尝。早茶贵在"少食多滋味,多食无回味",一下点出四份肠粉,吃伤了胃,发誓三月不食粉滋味。谁知道明天会忘记这个誓言不?
舌尖上的行走餐毕,急速赶往广东科学中心,带娃的妈,玩也不能忘记学习。里面交通馆挺有趣,了解汽车原理,体验驾飞机,开汽车,上太空。馆门口地铁进行时,以后再来,就方便多了。
舌尖上的行走 舌尖上的行走舌尖上的行走
现在又要到哪儿吃饭?不是到晚饭时间了?今天广州无食嘢,返程啦!想家了!
再见,广州,下次再来!
可气的是连地铁中,都有美食的引诱,实在不忍离去。
上有一段文字,幻幻意境。
附如下:悠悠水乡
漫漫溪水
一道晴霓杂落辉
晒得两岸荔枝红
谁家渔舟满载蔬果
引得旁人馋涎欲滴
舌尖上的行走舌尖上的行走
2018.04.0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