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孤禪一日
五一小假,开车去了湖北襄阳隆中。假期旅游,为何选择这里?因为此前又温读了《隆中对》《出师表》等古文。
这些文章,主要与两个人有关,第一个是诸葛亮,第二个是刘备。他们都是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二人的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自幼大人就给我说,可上小学时逮住了它们,不管适宜不适宜,抓住就不丢手,这样的小说在当时难得啊!也不管看的懂看不懂。《水浒传》里最喜欢的是武松,武功高强呀!《三国演义》里最喜欢的是孔明,聪明智慧呀!凑巧二人都是山东人,都生逢乱世,一个后来被逼上本省山东梁山,一个去了湖北隆中。今不说武松,只说孔明。
诸葛亮字孔明,琅琊阳都人(今山东临沂南部)。他自幼丧父,兄弟几人靠叔父诸葛玄抚养,七岁那年,叔父死了,兵荒马乱的岁月,为保全性命,亮与弟弟诸葛均后在哥哥诸葛瑾带领下到隆中躬耕陇亩。不知当年的隆中什么样子,今天来到此处,山青草绿,茂林修竹,没有闹市的喧嚣,确是一个适合隐居的清净之地。兄弟几人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结交了当地的名人雅士,他们兄弟走出隆中后,都做出了一番事业,当然诸葛亮的成就最大。
怀着毕恭毕敬的心情,观看了几处景点,令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当年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草屋——茅庐。这个原址已被后世的一位官员巧夺豪取变成自己的陵墓,肯定是想占诸葛亮的风水。
胸怀大志的刘备当时与曹操、孙权相比实力最弱,他急需高层次的人才辅佐。东汉末年是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各路群雄你争我夺,争夺的不只是地盘,更是人才,得人才者得天下。一部三国史,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人才争夺战。
刘备在司马徽、徐庶的介绍引荐下知道了隆中有一位卧龙先生,猥自枉屈(即放下架子),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下山。那年诸葛亮已27岁(一说26岁),现在看这个年龄不算大,可当时人的平均年龄只有五十岁左右,照此计算,也可以说年过半百,从这一点说明,诸葛亮在给后主刘禅上书的《出师表》里“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是真的。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号卧龙先生,也许有人认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敢给历史上的名人相比别说是不够谦虚,绝对是吹牛,而且是吹到了天上。实际上诸葛亮的性格一生谦虚谨慎,看他后来的智慧功绩他一点也没吹牛,他是客观的评价自己,他一生的才干伟业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大大超过了管仲、乐毅,这是不争的事实。
诸葛亮出山是矛盾复杂的,他知道自己虽有经天纬地之才要发挥出来要冒很大风险的。横向看,在三国,才能与他相当的甚至超过他的不止一个(荀攸等人),只不过没有碰到象刘备这样的明主。有的人有才,没有人去发现,有的被发现了,却没人使用,有的被使用了,却大才小用,有的被大用了,却不能长久终生使用(半路就不用了)。诸葛亮刚下山时,与刘备结拜的关羽、张飞就服气他的能力,而刘备在草庐听孔明对天下形势的分析与战略指向就认定了诸葛是个大师级的人才,给予了充分的信任,这才坚定了诸葛亮出山的决心。这一下也把孔明害了,他再也不能回来给此地的隐士朋友们作诗吟对、弹琴下棋了,个人与全家人的性命也捆绑在一起了。刘备是伯乐,诸葛亮是千里马,诸葛亮明白世间的“诸葛亮”与千里马一样多的是,骈死于槽枥之间的也为数不少。假如诸葛亮在晚出山二年,曹操南下攻打孙权,孙权肯定投降(实力悬殊太大),就不会有后来的吴蜀联盟赤壁大战的胜利,就形不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历史的天空就不会有诸葛孔明这一响彻云霄的名字,今天我们也不会来隆中追随拜谒他的足迹。因此,诸葛亮非常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为了完成刘备的重托与遗愿,没有中途退却或换主,明知不可为也要为,六次北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人格的精神写照,诸葛亮的肉体虽吧在了,他的精神却万古不朽。
由此可知,刘备也是无比英明的,一个在隆中草庐里生活整整二十年的庄稼人被他一而再、再而三的拜访请求,真的难能可贵,而当今一些业主真日叹息没有人才,其真无才乎,其真不知才乎?有时明知其才,不要说象刘备三顾茅庐,能稍微放下点身子也会让有才能的人象诸葛亮一样感激涕零,为知己而死!
游隆中------有感于三顾茅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