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从QQ开始,到人人、豆瓣、微博、微信,我就是那个一直潜水的人。从来都是只看别人的热闹,自己寂寥的飘过。也不是没考虑过把自己的小空间维护好,但源自内心的不安全感,总是担心被偷窥而作罢。时间一长,仿佛是丧失了说话的功能,变得不会、不愿、不敢说话了。
曾经有一段时间,整天纠结自己属于内向还是外向的行列。为了证明自己的外向,也是拼力折腾了点动静,努力向外向的群体靠拢。然而之后仍然是长长的沉默,每逢晚上自己心里的憋屈终于让自己缴械投降。另一段时间,我会找褒奖内向人格的文章来读,来证明自己不是一个怪胎。看到别人像蝴蝶一样在每个场合恰巧的展现、驻留在花蕊间,自己很是羡慕。再有一段时间,我总对自己说我太忙了,我不愿时间被微信时时刻刻的提醒拆解的支离破碎,所以关闭了手机里的“通知”功能。在朋友的印象中,我的微信是牵着狗都难找到人的。
还有一个原因,我喜欢看犯罪类分析。数据证明有一部分的犯罪是通过社交媒体作为入口的,而且看到每个人的动态,爱好推理的我会想他的职业、他现在的心情和他发这条动态的初衷。我由己及人的推想,万一有人和我一样推理我的生活怎么办?
于是我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潜水者。慢慢的,网络中的状态影响到了生活中,在生活中,我基本上不愿意多说一句不需要的“废话”,甚至每天都会内省今天说了哪句不该说的话。一般情况我不愿意和别人说起我的内心,因为别人一定会judge你—这个人太恐怖了。因为有一次,我和我贴心的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她也是掩饰不住的惊讶,斟酌之后表达如下—确实是很有点那什么了。
之前我会找借口说等自己不忙了、等换了一家不以微信作为工作群的软件,我就会开始我的社交生活。其实是自欺欺人的,因为即使在相对开放的简书的平台上,我还是在咬文嚼字的修改。
以上可以说是一个深度潜水者的自白。接纳自己,是我在做的第一步,从内心承认自己的内向的人,不愿意说话就不说吧。找到生活的兴奋点,比如现在开始的写作。让兴趣驱动内心的欲望,而不是把自己包裹在不喜欢的情景下。状态不好时,忍着,然后求变,相机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