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而言,这世上只有两种源动力:恐惧与爱。
当我们恐惧时,我们从生活中退缩。而当爱驱动一切时,我们拥抱生活的一切可能,充满激情,兴奋和期待。
不过,有时候激情也是基于错误的判断。
有本小说《奔跑的兔子》中,讲已婚的男人不断地在家里的女人和外面的女人之间跳跃,在外面时,他希望见到家里的爱人。在家时,又渴望外面的轻松。
不仅婚姻,其他时候,人类也是不停地在生活的此方和彼方跳跃,生活让人不知所措。这只是逃避而已。
看电影《尼采之眼》时,确实震撼到了我。
本来觉得,大师不可能陷入爱情的漩涡,他们理性思维应该超级发达。
片中男主人公是当时有名的心理咨询师,他受到一名美貌女子的要求,为那时陷入绝望的尼采治疗。
即使对人生已经绝望,认为上帝已死的尼采,也不免落俗地,而且是不可自拔地爱上了美貌的女人。而那女人仅仅是美貌,对尼采的研究感兴趣而已。当然,她因为有钱,比同时代的女人更加时髦和沉浸社交,显得更加风骚有魅力。
在尼采看来最庄重的河边求婚的郑重仪式,女人竟然根本没有跟医生提起过。女人只是说,尼采有病。
尼采也会失恋,吃醋。
但是作为大师,他的处理方法更为极端。他因失恋而要结束自己的生命。女人出于对尼采的钦佩和对他心理学的才能的保护,才去请求帮助。看到她的泪水的时候,你不能怀疑她出于真诚的体恤尼采,但是只是尼采意会成爱了。
尼采和主人公的每次心理学对话访谈,载入史册,传为经典佳话。
尼采的引导下,男心理咨询师也逐渐挖掘出自己的潜意识,他爱上了自己的情绪无常的病人,另一位大师弗洛伊德为帮助他,将他催眠。潜意识中,他成功携带女人出走,抛弃妻儿和已经的成就。但后来的发展非常狗血,他认为为了爱情他付出了所有,是值得的,高尚的。但现实是,他中年后重新从零开始的人生满盘皆输。
当男主角真正离开尊贵的生活,温暖的家庭,发现很多事情出乎意料了,自己并没有判断准确。不能说他爱上的女人糟糕,只不过在爱情中,他已经眼盲。他爱上的那个女人,刚离开他,就和别人谈情说爱,女人的问题吗?那个女人本身就是情绪不稳定的病人!
事实证明,他追求的,也是自己的想象,他要逃离的,也只是自己的想象。
其实,真相独立于想象之外。我们因为想象力,成为区别于动物的高级生物。也因为有这一分不清楚现实还是虚幻的想象,让我们一意孤行,做出失误判断。
没有人是纯粹理性的,大师也不例外。
没有人错误,只是自己的判断错误。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主人公弗洛伊德的催眠后,医生从虚幻的云端平稳降落,完成了后续的精彩故事,及时回归到本来幸福美满的生活中来。他像那只兔子,原来跳来跳去,最终及时跳回了家庭。在噩梦成为现实崩塌之前,要及时止损。这告诉我们,有个心理学的朋友该多好。
想想我们自己,经常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尘世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