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8776218/c998929a4ce723f4.jpg)
“没有人生来是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同样是寒窗苦读,明明暗灯,我们凭什么甘于人后?同样是披星戴月、夙兴夜寐,为什么不能是我为人先?”
距离23年高考仅剩不到100天的时间了,十二年的寒窗苦读也终将换来硕果累累。
近日,安徽某高中在举办誓师大会,担任主讲的女孩因激情澎湃、面部表情丰富,引起网友热议和评论。
有些网友在下面评论“你咬牙切齿的样子真难看”。
有网友评论:“如果我女儿这种表情状态,那我宁愿不要高考成绩”。
在视频逐渐走红之后,很多网友反向评论,甚至“做作、装样子、可笑”等词语不绝于耳,让人实在心寒。
也有家长表示“本想收藏给高二的女儿看,但是看到女生的表情还是算了,看了害怕”,有网友更是直言,“这女孩的精神状态令人堪忧”。
网络上对女孩种种的恶毒评论,犹如网络暴力。
有的网络上还传出许多不和谐的声音:素质教育的悲哀、狰狞的面目让人可怕、就是读书的机器、没有接受社会的毒打······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76218/13d60cef199e3115.jpg)
幸亏该女孩心理素质强大,如果某些价值观扭曲网友的评论而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那才真是罪不可赦。
不知为何,有些人总会对着毫无交集的陌生人抱有敌意,就正如有位网友的评论“文静也好,中二也好,歇斯底里也好,不都是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常的状态吗,不需要其他人教他们必须怎样做”。
对此我想到去年四月发生在上海的一件网络暴力事件。最终老人失去女儿、丈夫失去了妻子,这悲剧与“键盘侠” 们脱不了干系的。
原本是女儿牵挂耳障父亲,孝心感人;外卖小哥绕城近三十里,送菜上门。这本来是一段人间好故事。但这故事的结局,却让人无法接受:女子被证实“坠楼”,外卖哥为女士遭受的网暴内疚不已。
那时正是疫情防控期间,女士当时十分感谢外卖小哥、希望补偿,而外卖小哥无私相助、婉言拒绝,才有了话费充值200元的情节。困难时期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无私帮助的美德,早已超越了金钱这物质层面。可“键盘侠“”们不这么想,她们用文字做武器,向女士攻击过去: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76218/a4c02600bac0654c.jpg)
这些文字言论犹如一把把利刃扎进心窝子!可怜这位孝顺的女士,对叮咚送菜小哥的真心感激、对耳障父亲一片孝心,都被这些言论割成碎片、跌落尘埃。如果不是遭受了无法忍受的精神折磨和无从申辩的怨愤,她又怎么会决绝地从三十二层高楼一跃而下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28776218/004c9e05abcb69c5.jpg)
千里之外取人性命,无形之中毁人家室,这是网络暴力的“杰作“”。网暴猛于虎!
悲剧一落幕,他们食尽鸟投林,逃得个天地茫茫一片真干净。
网络暴力:指由网民发表在网络上的言论、文字、图片、视频,有"诽谤、诬蔑、侵犯名誉、损害权益和煽动性"的特点,具有精神层面的破坏力。
这些文字言论图片视频犹如一把把利刃能扎进人心窝子。
因需要借助网络传播,才能对他人进行伤害、诬蔑,故称为"网络暴力"。
既然称”暴力“,必然具有攻击性,而网暴使用的攻击武器有哪些呢?
1、文字、语言:是网络暴力的第一种兵器,表达直接、创作便捷、易于传播。
这种方式大多数是通过虚构、捏造事实、或偏听偏信,制造谣言,以刻薄、恶毒的文字语言所具有节奏感、煽动性和攻击力,快速点燃不良情绪、聚集同类,把侮辱和伤害从点扩大成面。
2、图片、照片:成为网络暴力的第二种兵器。
手机可随意拍、PS放肆涂改,以“有图有真相”为噱头,通过图片的篡改进行侮辱、诽谤、攻击他人,或拍摄、发布他人不堪画面、或生活隐私,侵犯隐私权。
3、视频:集画面、音乐、语言和文字于一体的视频,是网暴的重型武器。
随着5G通信的成熟,视频成为获取信息的快捷手段。制作一段具侮辱、诽谤、且容易被相信和传播的视频,杀伤力最大。
那个视频里担任主讲的女孩因激情澎湃、激情动员的高考怎么就成了网友眼里的可怕,真正的可怕是迈不进大学的门槛还在那里嬉笑不自知的孩子啊!
有些人估计高中都没上过,百日誓师没参加过?这不是正常么,就是鼓舞同学士气的,就像上战场时候,战士的情绪不也得调动吗?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还有什么比高考更公平呢?和同龄人一起比成绩,有什么错的?学生的任务是什么呢?难道比游戏打得好?
不管怎么样,高考孩子值得我们支持,这位女孩是飒爽英姿的,大家都善良一点吧,毕竟还是一个孩子!假如这位孩子是我的女儿,我会为她骄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