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三件事,第1195天#
我记得有句话用来形容大学生的四年:大一,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二:知道自己不知道;大三:知道自己知道;大四:不知道自己知道。
其实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是意识觉醒的过程。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这四个阶段,尤其是职场上更为明显。那些自我满足者,就处于这个阶段。他们自我调侃是知足常乐,恰恰相反,这正是他们无知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呢?刚入职场的小白,知道自己啥也不会,还有点焦虑,还有点动力去学习。而那些工作了3、5年的职场老油条,请允许我这么称呼他们。他们第一年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岗位技能上,之后就用这一年的经验混迹职场,对千篇一律的工作也游刃有余,职场人际关系也能左右逢源。他们跟得上团队的发展,却跟不上时代的进步。
- 知道自己不知道
这是意识的觉醒。突然有一天他们会受到外界的刺激,发现自己啥也不是。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旦离开工作岗位、离开组织,立马就变得一无是处。紧迫感和焦虑感会滋生,得行动起来了——这是他们的最真实的想法。
在组织内部,HR和各个层级的经理人员职责之一就是促使员工意识觉醒,让他们知道自己还有上升和进步的空间。为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协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这不仅有利于个体,而且有利于组织发展。根本不用担心这些人跳槽,组织需要的是一只狼一样嗷嗷叫的斗士,而不是绵羊一样的温顺之人。有了这种文化,害怕找不到斗士吗?
- 知道自己知道
成事,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来自于哪里呢?当然是实力。实力来自于意识觉醒后的行动结果——学习。有的销售人员就不太愿意学习,总想着有技术人员在支撑,我何必学那么多呢。他们的由头就是——客户能够体谅不懂技术的销售,那你为什么不能体谅用户问而无答的无奈呢?好的销售,总能找到用户感兴趣的话题,这源于平时的日积月累。
- 不知道自己知道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朋友,开车的时候一边打电话,一边点烟,还不耽误换档。当然这是有违交通法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并不需要我们的脑力。也就是说所有的动作都是下意识的反应,这些动作已经内化于心了。如果让一个刚刚学会开车的人来做这些事情的话,必然是手忙脚乱。因为新手司机还没有把开车的操作步骤完全“忘掉”,没有内化于心,当然就得依靠大脑来指挥四肢了。
读了那么多书,却没啥用。不在于读的书不对,而是没有练习,没有将书中的方法内化于心。
之前我听过一套声音练习的课程,老师的发音非常有魅力。我听的也很高兴,我知道了发音的方法。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学习”了这门课程,实际上只是“学”,而没有“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从来没有照着老师讲的方法练习,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好声音了。这门课,这些知识和技能就没有起任何用。想要有用,就得行动起来。
意识觉醒并不难,难的是行动——学而时习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