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朋朋精选
《如何学习》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如何学习》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作者: 刘书朋 | 来源:发表于2019-03-04 21:06 被阅读6次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内容简介: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有人灌输给了我们这样的观念:学习靠的是自律。我们必须把自己关在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习,关掉音乐,严守一个规律的学习习惯,唯有这样我们才能考出好成绩、记住发言稿、在钢琴演奏会上不出纰漏。可是,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告诉你,这些老一套的学习方法都不是好方法,那怎样才能让我们花更少的时间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呢?

    本书作者本尼迪克特•凯里是享有殊荣的《纽约时报》科学专题记者,在《如何学习》一书中,他汇集了从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数十年科研成果中筛选出的精品,让你看到大脑汲取知识的真正途径,让你了解这台奇妙学习机器的运作原理,以及学习科学领域最前沿的科学学习方法,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讲起,一路探寻记忆的真相、环境的影响、灵感和顿悟的产生以及潜意识的奥秘,提炼出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告诉你何时学、在哪学、怎么学,才能有效、轻松、不费力。

    学习时是固定一处好还是变换环境好?

    是需要安静还是可以放点音乐?

    如果考试近在眼前,怎么安排复习方案最有效?

    适时休息才是获得灵感的诀窍?

    睡眠怎么助力学习?

    ……

    揭秘大脑学习原理,探寻记忆存储真相,10种颠覆常识的学习方法,让你在同样的时间,学得更快,记得更牢!

    给你一套很爽的高效学习法,不论你是需要记住化学公式、决心学一门外语,还是要为下一场考试备战,亦或是掌握一门乐器甚至练好投篮技术,也不论你是十几岁的学生还是早已身陷职场,这本书都能让你如获至宝,成就你的终身学习力。

    成绩最好的不是最用功的学生,而是最会学的学生,比起“刻意练习”,更重要的是“科学练习”。

    清华大学副校长诚意推荐阅读,众多专家学者、知识管理达人、学习社群联袂推荐

    作者简介:

    《纽约时报》顶级科学记者,专注健康与科学报道30年,享有殊荣,是《纽约时报》收获读者邮件最多的记者之一。

    硕士毕业于西北大学新闻系,投身新闻事业的30年中,持续追踪报道脑科学及认知心理学研究前沿,曾采访过许多著名专家学者,为他们写作专访,并与他们中的很多人建立了友谊。

    对学习科学的研究极为感兴趣,一边将这一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变为权威性报道,一边在生活中不断实践,总结出一套颠覆传统的高效学习法,并致力于将这些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播于世。

    精彩书评:

    壹:

    本书是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汇总,这些研究跨越了整个20世纪,涵盖了许多相当重要的发现,描述了一系列与普通人的直观感受不大相同的大脑学习机制。

    与我们的感受不同,其实就是和传统教育机构所推崇的模式不同,毕竟学校、甚至语言和文字都是人类历史中相当晚近的时候才出现的。既然大脑运作机制主要由生理特征决定,其形成还是依赖于占智人演化过程主体的早期岁月,也就是智人尝试使用工具、通力协作并慢慢遍布世界的那些年代。人类在并不了解这种运作机制的情况下,已展现出超越其他生灵的学习能力,渐次发明出数量惊人的成果,进而改变了整个世界以及我们每个个体的命运。而现在,当科学家们开始研究这种能力本身,我们理应指望通过理解学习的特点,而发展出更好、更有效的学习技巧。

    本书分为十章,每章围绕一个观念展开,讲解相关的科学实验并分析结果的含义。总结一下,这十章的关键词分别是故事、遗忘、环境、间断、无知、分心、渗透、混合、感知和睡眠。虽然并不都像是正面词汇,但研究显示,以上每一项事物都确实有助于人类的学习。十个词中,最基本的是故事。人类的思维方式是叙事性的,讲故事是我们看待和理解周遭世界的基本方式。“英版福尔摩斯”里提到的思维宫殿,或是“位置法”记忆训练,又或是“山巅一寺一壶酒”,都是最直白的通过故事记忆的例子。但实际上,人类几乎完全依赖故事处理所见所闻 。无论有意还是无意,正是通过编制自己的故事,我们才能记忆和理解汹涌而来的各类信息。将故事刻印于脑中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而此时,其他的手段便纷纷上场了:遗忘是为了去芜存菁,记忆可以融入环境 ,间断反复能加深印象,无知和错误是达到正确的途径,分心旁顾可以沉淀心思,慢慢渗透(percolation)才能灵光乍现,混合可以提升效率,感知能够形成直观印象,睡眠放在一天的最后来巩固学习成果。所有这些关键词背后有一条共同的伏线,学习不宜与人生的其他部分割裂。闭门苦读、临时抱佛脚、毕其功于一役,这些让人痛苦的学习方法,也是不那么有效的方法,至于一蹴而就、天降神授,更是痴心妄想。高效的学习是也仅是操之以诚、持之以恒、细水长流、贯穿始终的。学习没有捷径,但也不会是绝壁,走一走,歇一歇,再走一走,人们就有望收获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学识。

    本书作者是一位科技新闻记者,写作风格也相应地带有新闻报道的特点,比如他会直接引用被采访科学家的话,这在一般的科普书中颇为少见。个人感觉此类试图拉近作者与读者距离的手法有些多余,但还不至于影响阅读。

    ------------------分割线-------------------

    以下整理书中提到的学习技巧:

    在M天内如何有效地分配N个小时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仍然是个未解之题,但间隔排列学习时间肯定比考前突击复习要好。不但是在M天截止时效果更好,也有助于学到的知识长久地驻留在记忆中。举例而言,如果这周日要考试而你一共打算花三个小时复习,那么比起等到周六夜里再花这三个小时,更有效的方法是在周一、周三和周六各花一个小时。

    熬夜复习还有别的坏处,因为睡眠是巩固白天所学的重要手段。研究者认为快速眼动睡眠有助于平复情绪、巩固模式识别和归纳演绎的能力,二阶段睡眠有助于运动机能的学习,三四阶段的深睡眠有助于记忆。每个人的睡眠模式都很类似,其中睡眠后期是二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因此识别能力和运动能力的巩固尤其会受睡眠不足的影响。

    很多学生平时一向觉得学得不错,实际应用所学时却不如人意,这是因为他们陷入了fluency illusion(轻薄的假相?冒犯了,西索)。他们只是熟练掌握了真实的知识体系的某个片面、僵化的切片,就自以为学会了,却未真正理解其本质,也不能灵活应用。这种程度的掌握,顶多能帮助他们在僵化的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罢了。

    学校考试的目的是给学生划分三六九等,但对学习而言,更有意义的是能够捕捉学生在知识上的缺漏,并提醒他们注意改进的测试。记得温瑞安写过一个江湖诨号“百败将军”的小配角,这位高手自出江湖历经百战,无一胜绩,但武功却在一次次败仗中得到提升,对手也一次比一次更为厉害,最后居然也因此闯出自己的名号。虽然是凑巧,温却精到地写出了测试对于学习者的目的。此外,本书也提到,最有效的测试其实是教课。只有在把所学教给其他人时,你才会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学了什么,又掌握多少。(对我而言,写这些总结,也是一次“教”的尝试。)

    不光是犯错,分散注意力也是有利于学习的。正所谓“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在已经认真投入但却遇到障碍时,最好是先做些别的。这时大脑并不会把之前正在处理的问题完全放下,而是在人们意识不到的后台继续运转,并将一些新的环境信息也整合进来,新的突破也有可能在吸收了新的信息以后发生。所谓灵光乍现,比如凯库勒发现苯环的事迹,多是这种情况。

    和分心有相近处的概念则是percolation。这个词应该兼具“润物细无声”和“积跬步以成千里”等多种含义,很难恰如其分地翻译成中文。书中用了许多作家自述的写作经历来说名percolation的运作机制。这里补充一段老舍对《骆驼祥子》写作过程的描述,同样是极好的实例:“我... ... 一天到晚心中老想着写作这一回事,所以虽然每天落在纸上的不过是一二千字,可是我放下笔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休息,依然是在思索;思索的时间长,笔尖上便能滴出血与泪来。”

    再说说“毛泽东闹市读书”这事儿吧。在特定环境下(比如安静的教室)写入大脑的信息,较容易在相近的环境下被记起。这是因为背景信息会和需要记忆的主体信息纠缠在一起。为了让学到的知识能在更广泛的环境下得到较好的应用,应该把主体信息和背景信息解耦,也就是在不同环境下反复学习同一内容。所以毛主席如果真的想把书读进去,也不能天天搬着小凳去菜市场,还是要经常换换环境才行。

    贰:

    我欣赏这本书的首要理由并非它教给了我什么全新的东西——尽管本书的英文副标题里写着「Surprising Truth(惊人的真相)」——而是它以实证研究和科学逻辑「确证」了我个人化的某些学习方法。对我来说,通过阅读证明自己某些与众不同的做法是对的,这种体验真是棒极了。

    前不久在参加一次学术会议时,我碰巧遇到了十三年前在大学里教我普通心理学课程的老师。她仍然清楚地记得我在考试中的表现,称我的答案「和标准答案几乎一字不差」,以至于她必须「找茬扣我几分」,以免出现有人考一百分的情况。也许你会以为我是课前积极复习、课上认真听讲 + 记笔记、课后努力复习、考前一两个月就开始上自习温书……的好学生罢?可事实是我在考前一周才开始复习,真正用来「背诵」的时间只有考前的一个晚上。而且,通过类似的方法,我成功地在许多门我睡了几乎一学期的专业课上考出了优秀的成绩——只要这些课程的考试都是知识性的、主要考查「死记硬背」的,我就从来没有吃过亏。但我那时并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它完全不符合我从小到大被灌输的「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啊!等我翻开《如何学习》的时候,就忍不住一边读一边大笑了:原来我在无意之间养成的习惯,居然是有道理的!

    比如,我在复习时从来不喜欢一遍一遍地「朗读」或「默读」,往往看个一两遍就会合上书,试着尽可能复述,等到复述不出来再回去看书。我甚至习惯把我认为重要的「考前重点」归纳为几页纸,不时「随机」指着纸上的一个知识点对自己进行抽考。这么做往往令我自己头痛不已,但确实有效。这正是作者在第 5 章中所谈到的「先考试后学习」「背诵是自测的一种好方式」。而我自己打乱顺序、交替复习不同的知识点的做法,恰恰就是作者在第 8 章中谈到的「交替(interleaving)式学习」。

    我们总以为「应试教育毁人不倦」,殊不知考试本身就是促进学习的方式:唐诗宋词和鲁迅杂文都是有意义的,并非艾宾浩斯的无意义音节,于是学过但似乎「忘掉」的东西在过了一段时间后还能「自动」回想起来。实际上,这些信息仍然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并没有被完全「忘掉」。我们越是努力提取,尝试提取的次数越多,我们就记得越牢固。于是我们发现,小时候那些被老师在试卷上用到烂、令我们深恶痛绝的词句恰恰令我们终生不忘;那些在「素质教育读本」上读过一遍就丢在一旁的内容,恐怕就很难记起来了。

    更有甚者,作者提出,我们最深恶痛绝的随堂考和模拟考居然可能对学习有最大的价值!书中引用的研究表明,在学习一个新内容之初先把学生「考糊」是有意义的:这种失败的尝试激活了学生的大脑,让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重点,将知识「赶」进了他们的脑子里。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建议,那就是用「教学」作为「自己考自己」的方式,假设自己成为了老师,要求自己能够把一个内容清楚地讲给别人听——当你能做到这一点时,你就真正吃透了这部分内容。这正是我的老师们——以及同样做老师的我——一直强调的呀!那些把「背诵」「记忆」和「考试」等同于「应试教育」加以摒弃的老师、家长和学生,恐怕要认真地反思一下了。「好学生」还是有其价值的。

    但另一方面,作者也对传统意义上某些「好学生的习惯」提出了质疑。例如在第 3 章中,作者援引有关学习环境对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挑战了「准时安静坐在自习室学习」的习惯。在一项研究中,频繁切换学习环境的学生成绩居然比在固定环境中学习的学生提高了 40%。在另外一些研究中,如果复习时的学习环境和考试时的环境一致,学生的成绩就会更优。这至少给我们提了个醒:要想改善我们的学习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情境化」,让我们学到的东西不必依赖于环境线索才能回忆起来。这无疑是我(以及作者)这种「坐不住」的学生的福音。

    又如,我们往往以为某些能力是靠天赋的,不像学习知识那样可以「一步步」训练出来。但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在本书第 9 章中,作者谈到了一种被称作「知觉学习模块」的训练方法,即通过「正确」和「错误」的反馈逐步训练识别不同模式之间细微差异的能力。通过这种训练,学习者在识别仪表、做内窥镜手术和美术赏析时的「眼力」都有了明显提高——尽管他们可能说不出自己是怎么做到的。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古董鉴赏行业训练「眼力」的典故:赝品上面有「贼光」,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刚入行的徒弟不懂什么是贼光,老师傅就让徒弟看大量的真品,再和赝品反复比对。当徒弟判断错误的时候,老师傅不给解释,只反馈对错……久而久之,徒弟也练成了眼力,能够看出「贼光」了。有了现代科学和技术手段,我们的学习效率还可以远胜于此。作者本人用交替学习和知觉学习结合,为自己写了一个训练程序,只用一小时就大大提升了自己对一些流派绘画作品的辨别能力。这大概就是现代科学对传统智慧的确证以及超越吧。

    于是读到这里,我除了欣喜,又不禁感到几分遗憾。我在学生时代一直对数学心怀极大的恐惧,以为自己缺乏解数学题的天赋,「刷」了大量练习题,但既无指点,也无反馈,于是成效不彰,更添自卑。如果我的父母和老师早十几年知道这些原理,在我想破脑袋都解不出一道数学题时,告诉我「先把它放下,换换脑子」,让我用「渗滤」的方法激活自己的潜意识思考,或者干脆好好睡一觉——而不是任由我因为做不出这道题就自责、气馁,甚至指责我「努力不够」,那该多好啊!

    我没有选择与数学相关的专业,也没有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这大概是不幸中的万幸。但因为学习不得法而产生惧怕,为自己的生活平添许多苦恼,这样的事最好再也不要发生。这正是我真诚向各位家长和老师推荐本书的重要原因。认为只有「傻学」才能出成绩,将一切挫折归功于「努力不够」「天赋不够」,而不思考是否存在更科学、更合理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老师和家长也许本身就构成了学生学习的阻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固不可取,各位为人师长者当然要比学生更懂学习才行。若能善用此书,了解关于学习的正道,让后来者免于种种不必要的痛苦,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更持久、更强烈的兴趣,则功莫大焉。我亦以此自勉。

    何况,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教师自己何尝不是一辈子的学习者呢。在这个「知识变现」「终身学习」「内容付费」已经烂大街的时代,除了知道自己想学什么并花钱买内容,了解如何更高效地学习,明确如何才算是真正学会,也非常重要,甚至比前者重要百倍。全世界的知识都在一本书里的时代早已过去,学海无涯苦作舟也不应该是唯一的途径。将此书作为一本「学习指导手册」,将其中的原理运用在自己的学习中,让学习在我们的生活中自然发生,而不是头悬梁锥刺股,将自己变成知识和技能的填鸭,或许能让我们活得更好,走得更远。

    古人所说的「君子不器」,就是这个意思罢。

    叁:

    社会变化很快,不仅仅是小朋友要学习,作为中年人更加要学习。有人说,我老了,我脑子不好使啊,你对自己不狠,社会就会对你狠。既然避免不了学习,不如就掌握一些高效学习的方法吧。

          纽约时报的记者本尼克特.凯里根据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写了《如何学习》,这本书。书里给我们介绍高效学习的三个法宝。

    1、拉开时间间隔能提升学习效率

    研究者通过记忆单词的实验证明,一次学习20分钟,不如用10分钟学习两次效果好。与其一次性塞给大脑大块的东西让它去消化,不如把一次集中学习打散成数次学习,并拉开每次学习之间的间隔。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全新内容的学习与记忆,不需要花更多时间,也不需要更刻苦的学习,你就能记住更多的东西,而且记忆更长久。

    2、考试不是目的,而是高效学习的方式

    有两位心里学家就记忆和考试的关系做过多次实验。做了对比实验,让两组学生学习一篇文章,其中一组学习两次,每次7分钟;另外一组学习7分钟,第2个7分钟以考试形式默写出来。

    学习全部完毕之后,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学习+默写的效果远大于单纯学习的效果,而且随着时间的增长,人们的以往速度也更慢。大脑的记忆有储存和提取强度。背诵或考试,使大脑要从记忆中提取已经学过的知识,要付出的努力远比遍遍重读或重学要多得多,而这份额外的努力会让我们记住更多的内容。

    3、刻意练习不如交替学习

    心理学家罗勒做过一个实验,着急24名小学生,学习计算棱柱体的面、棱、顶点和转角数量。

    其中,一组集中学习,按顺序练习面、棱、顶点和转角的习题;另一组也练习了相同次数,只不过随机而无序的做题。第二天,所有学生都参加了4种题目各一道。结果交替学习那一组孩子比另一组高出一大截。

    科学家发现,学习时把不同的物件、技巧、概念等穿插到一起来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不但能使我们更清楚的了解每一项之间的不同之处,还能使得我们更彻底得掌握好每一项内容。

    六角真真搞事儿,每天读一篇,做合格的投资者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 免费获取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学习》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凯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lw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