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是什么?如何做?

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是什么?如何做?

作者: 未来课程智库 | 来源:发表于2018-11-07 11:50 被阅读52次
表现性评价是什么?怎么做?有何值得推荐的资源?

本文节选、整合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周文叶副教授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周教授与美国斯坦福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Assessment,Learning and Equity, 简称SCALE)中心主任RayPecheone 教授(以下简称“Ray”)的对话,希望对老师们研究和实施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有所启示。

作者介绍:周文叶/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副主任。

表现性评价是什么?

表现性评价是在尽量合乎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评分规则对学生完成复杂任务的过程表现或与结果做出判断。探索以“表现性评价”为代表的新型评价模式,是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直面的挑战。

近10 年来,您带领SCALE 团队聚焦研究指向深度学习的表现性评价,初衷是什么?

Ray:我们之所以关注深度学习,一部分原因是美国现有的问责制度,它主要关注浅层学习、基本技能。它使用多项选择题或简答题来评价学生的知识和对学科的理解。我们一直认为标准化测试在评价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是它在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协同工作、沟通能力和学科理解方面做得很差。

所以我们认为这里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标准化测试并没有支持学生取得大学和职业的成功,也没有激励他们成为有好奇心、有创造力的创新人才。我们关注深度学习,希望深度学习能成为学校或地区课程的关键组成部分。这是我们开始这项工作的主要原因。因为我们认为这非常有必要。

如果你想要评价,如批判性思维、协同工作、沟通、学会学习等技能,你不得不使用某种形式的表现性评价。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模拟的,学生必须做一些事情,进行某种动手的学习。我不能想象用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来评价深度学习。因为你不仅需要收集学生的学习结果,也需要观察学生创造成果的过程。无论是候选人论文,科学实验还是文件,成果不可能有正确答案。

表现性评价是收集有关学生开发成果所经历的过程和实践的信息。如果是科学实验,你不仅仅要看实验的结果,还要看学生提出的研究问题、实验记录,看学生为了检验科学现象所使用的方法以及结果的局限性。所以,这不是单一的评价,是多方面的评价。这就是表现性评价区别于其他评价的地方,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表现性评价是评价深度学习的主要成分。

中国当前正在进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相当于美国基于21世纪技能的课程改革。在您看来,21 世纪技能、共同核心标准和深度学习三者是什么关系?

Ray:它们之间有很多的相同点。它们关注的都不仅仅是浅层学习或基本技能,它们聚焦于评价学生的能力,不仅是学科能力还有跨学科能力。虽然21 世纪技能和深度学习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但是它们有一些共同的关注。我们团队的研究工作指向深度学习, 对深度学习的关注是为了支持21 世纪技能。具体来讲,深度学习主要包括6 个方面:掌握核心的学术内容、用批判性思维解决复杂的问题、协同工作、有效沟通、学会学习和发展学术见解

如果你将21 世纪的技能列举出来,你会发现两者有很多相同的技能和能力。共同核心标准是对学科而言的,它强调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如数学学科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英语语言艺术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21 世纪技能和深度学习更多关注跨学科领域。这就是三者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刚才您提到深度学习的几个要素,如批判性思维、协同工作、有效沟通、发表学术见解等。 那么,什么类型的表现性评价才能评价不同类型的深度学习呢?

Ray: 表现性评价有很多不同的形式, 它围绕学生的学习有许多不同的方式。表现性评价可以是论文写作,可以是展开某学科的具体研究,可以是一个艺术表演,或者是其他评价学生能力的方式。如表演艺术,你可以让学生跳舞来展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可以让学生使用电子媒体来展示他们的所知和所能。如学习美国竞选,学生进行宣传来支持候选人竞选要职,要报名,要扩散影响力,要制作提名板,这就产生了另外一种形式的知识。

表现性评价如何做?

表现性评价能够促进深度学习,关键还是要落实到平常的课程设计与实施上。对设计而言,主要的挑战是什么?

Ray:确实,我们不能将评价和课程分开进行考虑。在开发课程的同时,你应该同时进行评价的设计。所以其中一个很大的改变是,当我们开发课程时,我们要清楚学生应该知道什么和应该能做什么,我们希望学生有何种表现,我们想要评价什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期望是什么。一旦这样设计,我们就实现了在开发课程的同时进行课程效果的评价设计。所以不同之处在于,将课程和评价进行了整合,而不是像很多人那样,先设计课程,然后思考如何进行评价。

所以我们应该先设计评价?

Ray:是的,在你设计课程之前,你应该清楚用什么方式来评价学生学了什么,你应该知道如何去设计评价。两者是同时展开进行的,而不是相分离的。

这就是所谓的“逆向设计”吗?

Ray:这是有点逆向设计的意味。但是仔细想想,我认为不能仅仅将它视为是逆向设计,应该将其看做是“向前看”的设计。逆向设计拒绝已经存在的评价,它的评价基础是学生能学什么,什么是最好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我认为有点不同的是,你需要提前准确地知道学生需要学习什么,不仅仅是这节课或这个单元,而是整学年。在确定了对学生而言什么是重要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设计,不是逆向,而是评价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全面设计。在开发课程的同时进行评价设计,不仅仅包含逆向设计的成分,还包含了“向前看”的意味。这样你才能在开发课程的同时设计表现性评价来支持课程。这是我认为两者的区别。

的确,设计能支持课程的表现性评价非常重要。在平时的项目讨论中,SCALE 团队还特别强调表现性评价系统的设计应该对学生、教师和校长而言,具有“教育性”的意义。您能解释下这里的“教育性”意味着什么?

Ray:表现性评价对学生而言是一次学习的经历,学生进行了一些动手的活动,所以学习的过程就是完成表现性评价的过程。表现性评价产生的信息对教师而言是具有“教育性”的。表现性评价关注的不仅仅是最后的答案,同时更加关注学生为了寻找正确答案的步骤或过程,所以教师得到了关于学生能做什么的更好的反馈,这就是“教育性”。对学生而言,评分规则能帮助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为学生提供有关如何提高学习的有效反馈,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这就是“教育性”。所以教育性伴随着评价的过程,如打分、反馈和结果等,同时指向学生和教师。

那么,在课堂中实施具有“教育性”的表现性评价,其关键是什么呢?

Ray:我认为,最关键是评价与课程的统整,要将评价镶嵌在课程中。当评价镶嵌在课程中时,它对教师和学生才会更有意义。

推荐资源

• 斯坦福评价、学习与公平中心:https://scale.stanford.edu/

(这是斯坦福大学建设的公开免费专业的表现性评价资源库,目前有350 多个表现性评价任务,覆盖了从幼儿园到高中的所有年段.这些评价与21 世纪技能、共同核心标准相一致,都是经过专业人员审查的.因为资源库的资源是对外开放的,教师可以免费获取这些资源.)

• 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华东师范大学,2017年;

• 卢明、崔允漷:《教案的革命:基于课程标准的学历案》,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 崔允漷主编:《有效教学》,华东师大出版社,2009年;

• 崔允漷主编:《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8年;

•崔允漷主编:《基于标准的课程纲要与教案》华东师大出版社,2014年;

• 李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华东师大出版社,2013年;

• 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理论与技术》,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 崔允漷:《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 崔允漷:《课堂观察II:走向专业的听评课》,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全球教育展望》杂志开设的相关专栏:核心素养、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指向核心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是什么?如何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nm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