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形成了一个“受害者牢笼”,把我们困在了里面不能动弹。
当生活或关系中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不断转换自己的角色。一旦我们选定了一个角色,另外两个角色都会自动填补,填补的人可能是我们自己,也可能是身边的人。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进入了“受害者牢笼”,就会不断地在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当中循环,反复徘徊,无法脱身。
比如当与伴侣的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就会成为一个受害者,认为自己怎么这么命苦,找了个不靠谱的爱人。然后迫害者就会出现,开始责任或埋怨他人:要不是家里人经常催婚,我也不至于嫁给这个人。这时候拯救者就出来安慰我们,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彼此忍耐一下就好,你再努力做好一点,一切都会变好的。
于是,我们每天不断地用拯救者的身份来鞭策自己,用迫害者的身份来驱策别人和自己,把自己囚禁在这个“受害者牢笼”。
2
“受害者牢笼”的出口在于“受害者”的这个角色中。而我们要走出这个迷宫,首先要停止留在这些受伤的情绪中,它可能是我们小时候就形成了无价值感、自卑或者一切不愉快的经历。它们没有被疗愈,所以在我们的人生中一再地重演。
其次,我们要跳出全局来看问题。因为受害者、迫害者和拯救者都是问题的其中一部份,我们需要把自己抽离出来,去看看这三个角色是如何运作的,这种感觉像是灵魂出窍,其实它也是一种觉知。当这三个角色一旦出现,我们就能马上发现,而不是后知后觉在深陷其中而不自知。
如果我们仍然寄望着拯救者来为我们解决问题,那只会令我们越来越相信自己是个受害者;如果我们一直追求着拯救者给我们的指引和完美计划中,那我们永远无法跳出问题的中心,当然,也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
3
拯救者除了是基于受害者和迫害者而存在的一个角色。它所提供的完美方案其实都是源于我们旧有的经验和片面的知识。
有时候,问题并不是不能解决,而是我们没有找一个正确的方法。通过不断学习,跳出问题来看问题,能帮助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
同时,当我们觉知到自己陷入了“受害者牢笼”时,试着不逃避、和这些情绪待在一起,感受它们,接纳它们,并穿越他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