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为孩子成长喝彩——记一个抑郁症学生的救助案例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为孩子成长喝彩——记一个抑郁症学生的救助案例

作者: 樱_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6-25 08:50 被阅读0次

一、学生个案

1、目前的认知与行为:

一个高二男生A同学,长期趴桌子睡觉,精神状态很差,手上长期有割伤,好了又有。据原班主任介绍,这个A同学长期自残,且因为恋爱,差点害得女方跳楼轻生。作为新班主任,不能不对这个学生高度重视。

我多次找到他,了解他的情绪、认知、行为与过往经历,希望构建一个孩子完整的成长画面,也从侧面了解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是怎样逐步变得不健康的。我截取了其中谈话的片段:

我说,世界那么美好,自然界那么美好,比如近来江边盛开的英雄花,你感受到了吗?这个男同学说,对世界没有留恋,没有感受到亲情、自然的美好,活着只是因为还没有准备好结束。他补充说,从初一就开始想到轻生,感觉活着没意思,曾几次爬到楼顶尝试,甚至想要制造意外坠落的假象。

我说,心理难过痛苦的时候,为什么要想到割伤自己呢?这样不痛吗?他说心理很难受的时候,没有解决的方法,在手上划、看到血的时候,会有短暂的轻松,后来就变成了习惯。他补充道,通常他在厕所用刀片或圆规划,用消毒水消毒,结疤了,哪天心情不好,就又划上几刀。

2、成长经历的描述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抽象的孩子。我想了解孩子的经历,他是怎样逐步产生消极的认知与伤害的行为的。他说小时候父母不准他出去玩,哪怕周末,总要学习学习再学习,看得最多的书就是作文选,看了一遍又一遍。考不好就会被打,考99分,爸爸会严厉地问,那一分怎么丢的,终于考到100分了,想着爸爸没话说了吧,他还是不满意,说你的字怎么那么差,想要反驳一下,就被说顶嘴、甚至打骂,从此他就对父母不抱希望了,也从此对父母关上了心门,因为从父母那里是得不到肯定的。

初中进了一所被老师们公认为垃圾回收站的学校,老师打人是常有的事,甚至更恶劣的行径也做得出来,同学们什么坏事也干,抽烟喝酒是小的了,偷窃犯罪的行为也敢干。他曾认识了一群社会的小混混,因为有他们撑腰,他在学校是横着走,没有人敢惹他,没有人敢不听他的,当然也不得不谈了几十个不情不愿的恋爱。我说是不是在初中体验了一把自己很厉害很重要的感觉啊?他笑说是的,也补充说以前谈恋爱都是虚情假意的,没有真感情,是在那个圈子不得不谈的,直到高中。

高中,就是目前所在的学校,有个女同学温柔漂亮,双方也有类似的经历,由于恋爱经验丰富,A同学能讨得女孩的欢心,没多久就谈起恋爱。我问他,你喜欢女孩什么?他说因为对方温柔漂亮,更重要的是第一次让他体会到被爱的感觉,他也第一次认真投入地谈恋爱。我问,那为什么你们分手了,还导致很不好的结果呢?他说不清楚,吵架后就互相不理睬,就自然分了,不过对方说他很幼稚,因为他总是问对方爱不爱他,常常会莫名其妙地吃醋。我说,你是对女孩没信心还是对自己没自信,要常常这样问呢?他说对自己没自信。

二、危机处理与结果

我比较全面了解了A同学的情绪、认知、行为与大致的原因后,出于班主任的责任、关心、也为了避免自伤等危急事件的发生,我尽快将此事反馈给学校政教处与心理老师。

同时一起约谈A同学的双方家长,将孩子的全面情况以及可能的原因反馈给他们,希望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提醒家长对以前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调整教育的方式,或者面对面地对孩子表达真诚的道歉,禁止以后指责、打骂等简单粗暴教育行为,另一方面是支持孩子看心理医生,从心理与经济上做到支持,听从医生的建议,有耐心、陪伴式地帮助孩子从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正如北师大心理教授姜老师所说,一个家庭培养出没有自信、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实际上是这个家庭最大的硬伤,到头来需要更多的努力与金钱来填充这个窟窿。

经过权威医院医生地检测,A同学患有抑郁症,需要服用药物。目前他已退宿,与家人居住在学校附近,坚持服药,定期看医生,情绪已经开始稳定,睡眠开始好转,也开始计划着好好学习,考上大学。

三、反思与启发

这个就发生在身边的故事,一个活生生的青少年的抑郁症的故事,它给我们怎样的反思与启发呢?我不是心理专家,只能从故事中引发思考。

1、什么是抑郁症,它有哪些危害?

抑郁症在医学上也叫抑郁性神经症,以长期抑郁情绪即负性情绪、兴趣减退为主要特征,严重地有自杀观念与行为,且自杀观念比较顽固,反复出现,所采取的自杀行为计划周密、难以预防。很明显,抑郁症不但对患者还是对其家庭都是非常痛苦与非常具有挑战性的症状。

2、抑郁症是怎样产生的?

据心理专家与医生讲述,抑郁症没有明确的产生的原因或单一的原因,且常常因人而异,但主要表现为以下原因,遗传因素、性格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与其他因素,如家族中有抑郁病史的得病概率高,个性中容易激动、紧张、执着、追求完美的得病概率高,环境中有如亲人离世、父母离异、学业压力等情况的患病概率高——我认为A同学更重要的是受到长期不好的家庭关系与学业压力的影响而导致。

3、我们怎么做家长与老师呢?

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精神或素养没有得到同步或者更快速的发展,导致人们盲目追求物质,导致整个社会的焦虑不堪,反映在教育孩子上,就是目光短浅,盲目地追求分数与升学率,似乎孩子最重要的甚至唯一的任务就是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大学,然后就能找到好工作。

父母与老师的焦虑就通过孩子来舒缓,可是我们都忘了,人是最高贵的,是万物之灵,是丰盈自足的,放下焦虑,才能安定,正如《大学》所言,“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我们总是惶惶不可终日,看见别的孩子上兴趣班,是不是自己孩子也上兴趣班,看到别的孩子上补习班,是不是自己孩子也要跟着上,不然就是落后了。这样短浅的教育观念与行为,怎么培养一个情绪稳定的、个性独特的、有志向的孩子呢?

还有,孩子是成长中的人,哪有不犯错的道理,我们作为教育者,对孩子不应是责骂,而是提醒、引导。否则,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不会听从你,更不会发自内心的尊重你,那又起到什么教育作用呢?

所以,我们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终身学习,跟上孩子前进的脚步,培养自己的大眼光、大胸怀,为孩子的成长添砖加瓦,为孩子的成长喝彩!

相关文章

  •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为人师者面前艰巨的任务。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学生阳光成长...

  • 2022年5月4日《纪律教育》培训总结——刘静➕春蕾五幼

    一.感受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不要一味的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与孩子沟通交流。 二.收...

  • 776【读书有感】从“木桶效应”看教师专业成长

    《怎样读懂学生》一书中,列举了孩子成长中众多的典型案例,透过案例来反观孩子的内心世界。其实,学生时代,孩子偏科现象...

  • 为用心陪伴,重视家庭教育的家长点赞

    为引导全市中小学生家长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注意与子女沟通的方式方法,避免引发激烈冲突,让孩子轻松、快乐、安全返校学习...

  • 我的假期随想九:祝福、祝贺篇

    2018,带着“新自觉”,收获“新成长”体验“新幸福”——为每一个家庭祝福,为每一个孩子喝彩。 2017年的秋学期...

  •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平时我们总是很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情况,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其实现在更多的应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孩子

    看了刘娜的一篇文章,从几则现实案例说起,透彻分析了当下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呼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培养孩子过程的重中...

  • 在【爱娃】,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

    寓教于乐,【爱娃教育】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为宗旨,以“关爱孩子心理健康和智慧成长”为导向,以“建立良好的亲子互...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今天听的是翁亦奇老师的“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生理问题--身体难受;心理问题...

  •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关注孩子心理健康,为孩子成长喝彩——记一个抑郁症学生的救助案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pt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