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妈妈,上课好开心呀!”女儿上完美术课后,一边蹦蹦跳跳地跑向我,一边高兴地说道。
我帮她报这个课的目的——想让她从小学会欣赏美。女儿在陌生人面前比较腼腆,如何让她喜欢上这样的课呢?
经过了解和比较,我为她选了一个自己熟悉的、性格温和、有耐心的老师。
果不其然,女儿上完第一次课后,她就开心地告诉我:“妈妈,我很喜欢这个老师。”
好老师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现在,女儿已连着上了好几节课。每一节课后,她都显得很愉悦。
好心情能让孩子保持学习的热情。
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老师,才是孩子上兴趣班的真正开始。
对于我们成人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才能更有目标感。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以前总觉得没时间看书。自从决定要学习写作后,每天把至少看半小时书当作第一任务去完成,自己居然也做到了。在最近一个月时间里,我已读完《曾国藩传》、《财务自由之路》、《朋友圈的尖子生》。
书读得多了,思考就多了,写出来的文章内容也就丰满了。
在众多优秀的作者中,我选择刘墉老师为自己的模仿对象。
还记得自己上学时读到刘墉老师的《萤窗小语》,就被作者的生活态度所吸引,后来自己有了孩子,再读他写给儿子的《超越自己》、写给女儿的《做个快乐的读书人》系列时,更是被作者以小见大的本领所折服。
所以我希望自己学习这种以小见大的风格:用心观察生活,用心记录和孩子们在一起的美好瞬间,用心陪伴孩子们一起成长。
有了模仿对象,再去模仿他的文字。比如《说到心灵的深处》有这样一段文字:
每次爸爸喷水浇菜的时候,你都喜欢在旁边跑来跑去,尖声叫着从我的“水幕”底下奔过,这种游戏是你从两三岁就喜欢的,大概因为从喷出的水柱下面跑过,清凉,又带有几分刺激吧!
但是今天爸爸特别把你叫住,将喷水的“龙头”交到你手上,要你为菜园浇灌。
你调整喷头,做成一片水幕,对着黄瓜、丝瓜和西红柿喷。水珠落在大大的瓜叶上,发出啪啪的下雨的声音,向晚的斜阳射过来,又在水幕上化作一道彩虹,美极了!
以前粗略读,不能领略文字的妙用。现在要刻意练习,我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地反复读了几十遍。
用读者的思维去思考作者想表达什么,再从作者的角度思考,如果是我自己会怎么写。这样不仅让我看到一个调皮的女儿,更看到了一位全身心地爱着女儿的父亲。我还边读边想: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如果换一个词效果会怎么样?
通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让自己能明白作者每一个字、词、句都是经过反复推敲,最终达到精准表达的效果,让读者读起来朗朗上口,更有画面感。
不由得想到女儿在我语音朗读时的表现,于是我有了这样的改写:
每次妈妈朗读文章的时候,你都喜欢在旁边静静地站着,仰着头瞧着我,这个习惯是你从我开始练习语音朗读开始的,大概因为从朗读的声音里,发现了不一样的读书方式。
但是今天妈妈特别把你叫住,将话筒对着你嘴巴,要你来讲个故事。
你拿出一本书,翻开一页,用手划着字,仿佛你已认识它们。你清脆的声音通过话筒,传进我的耳朵里,更在我的心里荡开一圈圈涟漪,美妙极了。
通过这样的练习,不仅让自己的文字更简洁,也更优美。
相信经过不断地刻意练习,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能提高。
选择对,才会有目标。
有目标,才会更勤奋。
更勤奋,才会有优势。
选择对,是真正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