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到现在工作11年了。11年来走过好多城市,遇到好多困难都挺过来了。前几天跟一个领导喝酒,聊到在公司工作的经历,最大的感受就是进步还是挺快,自我心目中是以两年为单位进行一次大的改变的,当然这只是我个人主观的感受。用老板的话来说11年进化了5次,这成长算是很快的了。可是我依然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不满意,时常怀疑自己所谓的改变真的像自己认为的那样有在发生吗?这种改变究竟有多少价值呢?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焦虑呢?是不是自己还不够优秀?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去改变呢?也许很多人都会像我上面的思维一样,要通过改变自己去让自己变得优秀。但是改变往往对我们来说太困难了,我们很难做到这一点。
遗传决定了有些改变是不可能的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例如我们的气质是由遗传决定的,一个人内向还是外向就是由基因决定的这个是改变不了的,但我们经常听到觉得自己内向的人说我希望外向一点,其实这里的外向,可能说的是想自信一点,但真正内向外向这个气质是难以改变的。
我们往往忽略了缺点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有考虑过,为什么说当我们决定要改变自己的时候,往往会说一套做一套,难道我们不想改变吗?答案也许就是肯定的。其实很多时候改变难易发生,是我们只看到了要改变的点给我们带来的坏处,没看到其实这也给我们带来了好处。心理学上经常有这样的例子,小孩子得了强迫症,洗手这个强迫让手都洗烂了,给孩子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但是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强迫行为,为什么这么痛苦了孩子不愿改变呢?一般分析就会发现通常小孩父母的关系都有问题,孩子通过生病可以干预父母的关系,生病给他带来了好处,当然改变就不会轻易发生。同样相信大家都知道要成长就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但是我们真的去做的时候往往发现难以走舒适区,就是因为舒适区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好处,比如掌控感。所以说其实有些舒适区明明已经让我们非常痛苦了,我们也不愿意改变不愿意放弃,就是没看到从中得到的暗含的利益。
人性难逆
有些改变的要求本来就是逆人性的,比如最典型的像减肥这件事情。在我们人类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吃不饱是常态,为了让自己在条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下去,只要有机会我们就让自己多囤一些能量在身上,这是我们的本能,现在社会好了人容易长胖,要逆着人性去减肥肯定堪比登天难。
既然改变这么困难,那是不是我们就放弃算了,让自己得过且过,其实说那么多改变难的原因是想告说明,也许我们老是想改变自己这个思路是错的,也许并不是每一个缺点都值得我们去改变。
改变的目的是什么?
在前面我们说了很多改变难的原因,对于改变困难有这么多的认知,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反思一下,想改变环境改变自己的思路,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要改变,我们改变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是要解决什么样的?例如经常听到同事说希望自己变得自信一点,可以在人前更自如的表达,自信的表达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也许他会说这样可以更好的与人交流。那问题就是要解决与人交流的问题,交流可以通过语言当面进行也可以是文字书面的进行。只要能传递自己想传递的信息,至于口头的还是书面的是不是就没那么重要了,能不能自信的表达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中就没那么突出了? 当然这自是一个简单的例子。今天还有个朋友说羡慕我经常看书懂很多知识,自己因为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看书,当她这样说的时候多少表达了对自己的不满,背后也会潜藏着一个改变的动机,我听后我哈哈的调侃到,“有问题来找我交流啊,一定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其实这也是改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对比。我有短板可不可找人合作互补,我没有可否去借去买?这都是解决问题的思路。
用解决问题的思维可以多问以下几个问题:第1个“你的目标是什么”?第2个“你的现状是什么?”第3个“你的选择是什么?”第4个“你有多大的意愿去执行你的选择”?其实这4个问题组合起来就是教练技术的GROW模型。第三个问题就是接近于解决问题的思维。用改变的思维通常情况下看到的都是阻碍和限制。而用解决问题的思路去思考,想到的可能就会是什么资源、方案当然也许还会还有曙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