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初级中学七(11)班倪萌
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人亲切敬佩的微笑,在我的心里,总涨起一层又一层的波澜。
我首先认识苏东坡,是在《苏东坡传》这一本书里了解他的。我开始不认识苏东坡,也不想认识苏东坡。为什么要认识一个死去千年的人呢?直到后来我才发现,苏东坡身上有太多我们要学习的东西了。可以说,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在书中,作者是这样介绍苏东坡的:
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一下子说了这么多,非但没有解开我心中的疑惑,反而增添了我对他的兴趣。
【周老师插评:好的作家就是喜欢吊胃口。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极凝练的评价和高频率的褒奖,一下子吸引了孩子,包括初读时的我也是这样的心情。】
在第一章里的题目是文忠公,文中公是谁呢?你读了你会知道,他就是苏东坡。南宋的高中皇帝在阅读苏东坡的遗著时,尤其是他那有关国事的文章,越读越敬佩他的谋国之忠,越敬佩他的至刚大勇,到孝宗乾道六年,赐他谥号文忠公,又赐太师官阶。连南宋的皇帝都在赞美他,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不学习他的品质呢?
苏东坡的童年快乐,无忧无虑。青年时帮秦观对对子,据说是非常难的。书中说苏东坡的堂妹,是他的初恋情人,但由于同姓,自然联姻无望,在最后听到堂妹逝世,说心如刀割,如此重情重义之人世上多见吗?苏东坡的才华也是不可比的。苏东坡的文章,后来欧阳修传给同辈观看,激赏数日。仁宗嘉祐二年4月8日,苏东坡考中,在4月14日。她那时才20岁,成为进士,在388人之中几乎名列榜首。得到此项荣誉,于是以全国第一流的学者知名于天下。随后,苏东坡50多岁的时候,把官职给辞了,去游历,还带着两对小夫妇,对她们而言,这是一次富有希望的旅行,有兴致,有热情,有前途,有信心。真是"故乡漂己远,往意浩无边。"苏东坡属于那种提笔就能做诗的诗人。在路途中,他曾这样描写风景:‘‘入峡初无路,连山忽似龛。萦纡收浩渺,蹙缩作渊潭。风过如呼吸,云生似吐含。坠崖鸣 susu,垂蔓绿毵毵。冷萃多崖竹,孤生有石楠。飞泉飘乱雪,怪石走惊骖。”在进入三峡的时候是没有路可走的,又把山比作龛,收和作两个字的,又生动形象的增添了画面感。风轻轻吹过,如呼吸声一般,又把云生比作吐含,后面写了很多的景物,将他们准确无误地划分到一起去。通过这首诗,我们就可以发现苏东坡的才华之处,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却描绘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随之,他们进入了巫峡,在这风云际会,天地相接的山顶上阴阳显然结合成一体,似乎有仙人充盈,有精灵在嬉戏,但是苏东坡的理性告诉他神话传说,不符合逻辑。苏东坡并不是一个只会听信迷言的人,他有自己的主见,便作诗说:"楚赋亦虚传,神仙安有事。"可以说,苏东坡无处不作诗,每首诗都有不同的景物有着不同的感情,也正是在这里,表现了苏东坡热爱读书,热爱写作的特点,这一点是每个学生都要学习的。
苏东坡离京之前,京中曾发生一次暴乱,当时官分命令农人自备武器,其实也只是弓箭而已。父子相拥而泣,村民有断腕以躲避征调者。在这一事件中我真正的看透了当时的社会,无辜的平民百姓受到如此的悲惨的遭遇,竟有断腕来躲避征调者,表现当时的社会腐败无能,只用弓箭来抵抗敌人,明明就是将百姓当炮灰,白白送死。残忍的官员是自利的,自私的。王安石是苏东坡的好朋友,王安石的儿子,就说是残忍凶暴的。在这里可以体现出来:儿子一下子坐在大人坐的座位上,大笑道:"只要把韩琦和富弼的头砍下来就够了。”这句话被他说得轻描淡写。就像杀死一个人,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在他的眼里,生命如同儿戏一般,这是当时人们的一个试例,从而衬托出社会的惨败。
在熙宁四年七月,苏东坡携眷离京往富有湖山之美的杭州上任,他在这段时间内,他作诗甚多,所写的诗歌很美,或感伤,或诙谐,或愤怒。以天真快活的心情,几乎赤子般的狂放不羁,将心中之所港感,尽情歌唱出来。诗人在诗中注入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让诗赋有情感,回味无穷。作者还将苏东坡的外貌给描写了:苏东坡健壮结实,骨肉匀称,他的画像,五尺七八寸身高,脸大,颧骨高,前额高大,眼睛很长而闪闪发光,下巴端正,胡须长而末端尖细。最能透露他特性的,就是他那敏感活动,强而有力的嘴唇。他的脸色红润,热情洋溢,会由欢天喜地的表情一变而成抑郁沉思的幻想状。在《两兄弟》里,子由和东坡是两个很要好的兄弟。作者将这两个做比较,说子由沉稳,实际,拘谨,寡言,而东坡则轻快,开阔,好变天真,不顾后果。
谚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成了苏东坡的第二故乡,他初到杭州便写下了这首诗: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人有南方人的轻松愉快,有诗歌,有美女他人喜爱苏东坡这位年轻的名诗人,喜爱他的朝气冲气,他那潇洒的神韵,他那不拘小节的胸襟。苏东坡与杭州人快乐相处,和谐融洽,他非常喜爱杭州,当然也喜欢杭州的西湖,他曾为西湖写了一首七言绝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喜欢写诗,而每首诗都是他的肺腑之言。记得在一首诗里,他写百姓在保甲制度下所受的痛苦,描要写老百姓在鞭笞之下的哭叫,甚至壮丁的妻子儿女也被关入了监狱。这些诗句累积起来后来他被捕受审时,竟确立了他企图摧毁人民对新政的信心之罪行。他饱受磨难,但他仍能随时随地的自得其乐。
他豁达乐观,却藏不住他心中的爱国之志。苏东坡通常用诗句来表达此时的心情。比如她与家人在一起时他写下了"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在与同言衙僚属同游时,大家欢天喜地之中,他就写出这样清新愉快的句子:游翁己妆吴榜稳,舞衫初试越罗新。”他的一支笔运用自如,写出的诗句,巧妙华美,合规中矩,地方文中,对他敬佩万分。他写出的诗句飘逸自然,使人一见难忘。
苏东坡在40多岁时便研究佛教。记得有一次他在佛桌上看见一本祷告用的佛经,苏东坡看见有一条祷告文句: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存心害人者,自己遭毒毙。苏东坡看完之后说:"这荒唐!佛心慈悲,怎肯移害某甲之心去害某乙,若真如此,佛便不慈悲了。”于是他改正此一祷告文句,提笔删改:"咒咀诸毒药,愿借观音力,害人与对方,两家都无事。”这就是苏东坡的慈悲之处。他心系向佛,对待百姓仁慈善良,是我们又要学习的品质。
苏东坡,他浩然正气,诗情广阔,热爱文学,祖国,百姓。虽然他的肉体已死去千年,但是精神品质却一直都在活着,活在我的心中,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苏东坡一个我不熟悉的名字,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却勾出了千百年来,多少少年英雄,多少个杰出文人,而苏东坡,一个刻在我们记忆深处的名字,正化作一腔热血!
【周老师评语:
文学魅力到底有多大?
伟人影响到底有多深?
读了倪萌同学的读书报告我深深感激文学与苏东坡。
倪萌同学来自农村,几乎是班级最瘦小的女生,一开始的读书也是很少的。但是这小丫头机灵,有上进心。一培养就不小心成为《白洋淀纪事》读书报告会公开课的主持人。天生还有表演的欲望与才能。我们师生合作过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分角色朗读;她还独立演讲过余华先生的《活着》读后感——《好好活着》;她写妹妹读妹妹让人如临其境……她能读能歌能写也能因文学作品而深情流泪,今天推荐的第二篇就是倪萌的读书报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