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思家训

作者: 木杉bin | 来源:发表于2018-04-18 13:23 被阅读0次

家训的理论基础。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成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身体成长,一方面是内在精神成长。前者大部分人都会按照生物规律,衣食住行即可;后者在大部分人完成学业之后就会放松对自己成长的要求,但是每个人从出生到临终都需要成长,因为社会淘汰一个的人的时候是不会和你打招呼的,所以内在精神成长是一种不间断的状态。成长的一种方式是直接获取经验,即实践,事上练;另一种方式是间接获得知识,读书。两种方式要相辅相承,一起协同使用才能最大化发挥效果,更快成长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首先从间接方面来谈,读书是大部分人获取知识快速成长的最佳方式,所以家训第一条就是勤读书。读书可以突破时间,空间,国家,民族等限制向先人学习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感受到世界如此的大,才能深刻体会个人的渺小,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谦虚谨慎,家训第二条就是要谦恭。获取间接知识过程一定要有的一定的恒心和耐心,专心致志才能深刻的体会前人知识的重要的意义。毕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前人实践的总结,后人单从书本上获取,如果不能专心致志一定无法深刻领会前人实践的深刻意义。所以对待学业乃至事业一定要做到戒骄戒躁,专心致志。戒游戏,此乃家训三。

其次从直接方面来谈,实践是人类直接有效获得知识的方式。我们应该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实践我们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解领会书本学到的知识。多实践,乃家训四,只有在不断的动手过程中加深理解,即古人言业精于勤,而毁于嘻。现代社会发达,各行各业分工细致,个人英雄主义,很难取得实质性的功绩。所以实践本身需要多人团体协作,因此处理好人际关系,尤为重要。第一要处理原生的人际关系,即家庭关系。处理好家庭关系包含垂直和水平关系,其中垂直关系包含父母和子女关系,水平关系包含兄弟姐妹关系,即要孝娣,此乃家训五。第二要处理好非原生关系,因为我们协同其他人一起实践,所以一定要学会处理好团队的关系,作为入门者要有能下人,作为协调者要能容人,如此才能将人才聚集在一起协同实践我们希望实践的知识。能下人能容人,此乃家训六。

第三,在直接获取知识和间接获取知识的两方面,提炼出关于做人,对内要会学会自省,只有不断反思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对外要勿责人,才能团结一致协同推进实践过程。但自治,勿责人,此家训七。在团体协作和生活过程中,优秀的处理关系的方法被总结下来之后会形成一定的礼仪,该礼仪包括家庭礼仪和社交礼仪。孔子所说的礼崩乐坏的礼就是周朝形成的礼,这是礼的起源义。所以遵礼仪是家训八。

牢记这八条家训,才能形成自信,自律,自强的人格,进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在直接和间接方面获取人生的经验和知识,成就有意义的人生。

注八条家训(价值观):

勤读书,要谦恭,戒游戏,但自治勿责人;

多实践,要孝娣,遵礼仪,能下人能容人。

相关文章

  • 小思家训

    家训的理论基础。 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成长,成长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外在身体成长,一方面是内在精神成长。前者大部分人都会...

  • 简海拾贝,观文油感(二十八)

    重温家训@回眸笑一笑 清明节里思父亲,亲笔家训传至今。 宁静节俭我能行,只言片语抵黄金。 ...

  • 我的家训家风故事

    【篇七】:我的家训家风故事 我的家训家风故事 今天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家训小故事。很多名人都有家训,我们家不是名...

  • 祖训

    不知什么原因,这几年家训盛行,朱子家训,颜氏家训,钱氏家训,荣氏家训,……那么这些家训都有什么共性,可以让我...

  • 学思 || 聊聊“家风”“家训”

    这个周末,女儿回得家来,给我布置了一项“作业”。说是学院的要求,有一个关于“家风”“家训”的征文活动,希望我能参加...

  • 100篇青少年学习力家庭教育文章 四十八篇 你家有家训么?

    提到家训,我们知道我国传统四大家训是《孔子家语》、《司马光家训》、《颜氏家训》及《曾氏家训》。 《孔子家语》中有格...

  • 猫爸给女儿的信Day 1127:好好过节

    亲爱的思莹、思澄: 昨天,爸爸在中国新闻书店领读家风家训读书会。 我们共同阅读和讨论了黄玉宇老师的《好好过节》。大...

  • 从不敢忘却的那一块四毛六分钱

    小C母亲根据单位的要求,要参加市直机关工委组织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征文活动,征文主题是“怎样传承好家训、树...

  • 传承家训

    2019-02-14 女儿寒假有一项任务,就是学习家训。 那什么是家训呢,家里有什么家训呢?为什么要学习这些家训呢...

  • 谈写作

    读了很多的家训,如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朱子家训……这些家训言真意切,词风朴实,对子孙后代谆谆教诲,寄托了无限的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思家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wyvk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