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管学生,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能力,还有助于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
1.人人都是班级管理员
每个学生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让教室变得温暖。周末,我根据班级管理的需要设置20多个岗位,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初步的分配。也就是分配工作,暂时不考虑个人的意愿。等大家熟悉以后,且能够认真履行职责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轮岗。
2.小班委上岗了
与上学期的分工相比,这次的调整比较大。很多班干部都调整了,就连班长也都轮换了。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发现学生自身所具备的潜能,期待他们能够履行自己的职能。
与之配套的是,职责分工的明确,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学会自己处理问题!
3.夸一夸
之前,铭煜给我的印象就是不积极。但本周成为路队长之后,他的大方、果断,颇有风范,让我看到一个自信、有责任心的他!
还有烨丞连续两次负责路队的喊口号,不仅能有节奏领“1.2.3”,还能跑得整齐。跑步结束之后,他跟我说喉咙都有点哑了!真不容易……
4.批改习惯
下午批改练习册的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在拼音书写、背写上出错比较多。注意集中“睡、却、苏轼”等生字的书写上。
至于订正习惯的培养,我主要强调了“改”和“错一改三”的习惯。但忽略了复批的习惯,听了张老师的建议。我觉得应该重视小助手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积极参与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