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教的数学,值得先读一遍,孩子上学了再读一遍。与其花大价钱给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学前班,不如学习在生活中引导孩子的兴趣。掌握孩子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发展规律,在儿童启蒙教育方面才能心中有数,不被他人的只言片语带偏。
看完本书,我做了以下摘录:
1、重量这种抽象概念只有与生活中身边的事情结合起来时,才会变成眼镜能够看见、手能够感觉到的具象的东西。这时,脑海中也就建立起了对应的数字概念,理解了物体重量的意思,并能够与手里的感觉对应起来,进一步刺激大脑皮层与手、数字、概念之间的联系。
2、认知过程在理解抽象事物上分为5个阶段,以对数字的理解位例:
浅层阶段:仅仅是一个字,与“大”、“天”这样的字是一样的。
初级阶段:一些物品的量,比如我有3个苹果。
中级阶段:一些事物的关系,比如8点总是在9点的前面先到。
高级阶段:这些数量之间不仅可以比较,还可以操作。
深层阶段:数字是数量的符号,可以代表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可以被数字量化。
根据皮亚杰对儿童思维发展的研究结果,孩子3岁可以建立初级阶段的数字认知,6岁可以发展到中级阶段,9岁可以到高级阶段,12岁左右应该实现深层的抽象认识。
3、加法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有四个理解的层次:
层次一:知道加法是一个操作动作,是数量的增加过程。多了一个苹果的意思就是原来苹果的数量多了1。
层次二:知道加法是一种运算,可以针对任何事物进行。苹果也可以加梨。意思是总体拥有的数量增加了。
层次三:理解加法不用考虑次序,先多了1个、后多了3个,与先多了3个、后多了1个是一回事。
层次四:加法概念法扩展。和、总和、一共、多了、所有、全部,这些词汇都是加法的不同表达,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加法。
同样,减法、乘法、除法都有这样的四个认知过程。
4、大脑智力健康没有灵丹妙药,只有长期坚持正确的方法,才能日久而牢固不动摇。
5、教育孩子的过程,首先是自己有把握理解并能够用孩子的语言讲出来的过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