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2015年某日的午后,浏览微博时,心里一激动,随后写下了小文一篇。
-----------------你好,我是分割线----------------
第一次体会到茶让人安静。
一位旅日华人在工作之余,从东京一位在大街上拉着板车贩卖盖碗茶的茶商处买来三道龙井,喝完茶后,她把这个事情发到微博上。她的言语中没有说茶气有多么香,茶汤有多么苦涩,入口后有如何回甘,只提到老板的板车,用盖碗冲泡茶叶,成茶后用大杯接着,每杯茶只泡上中下三道,历时只需要两分钟,就可以喝到中国茶。我看完以后,心中浮现了一幅景象。那位茶商在喧嚣的东京,依然悠然自得地慢慢冲泡着一道又一道的普洱、大红袍、瓜片、铁观音……然后一次又一次地鞠躬送走客人。那一刻心中我竟没有任何念头,口鼻间仿佛满布了各款茶冲泡而来的香气,脑中只有一杯龙井茶,玻璃杯中的淡绿带黄的茶汤,杯口有一丝轻烟,偶尔有一两针茶叶在茶汤中轻摇慢舞。
一个重视法度的社会,流行四平八稳的楷书,它呈现出来的却是开放自由的局面。一个在佛寺的长大的大师,向往自由游历天下,发明的茶道却又有很多规矩与道序。
提到日本茶道,大家都会讲大和民族传承了唐宋遗风,虽丢失了原来全套的道序,但起码将核心的东西抽取出来了,在传承中又简化了许多。大家也会讲到,日本茶道刻板,远不如中国茶道那么潇洒,其实两者的追求已经不一样了。即使是两个人从同一起点出发,到达终点时间一样也会在路上收获不一样的风景和心情。我个人觉得传承只要不破除核心的东西,外质或呈现的方式都可以变。法则、道序可以有很多,可是在不懂建立道序讲究法则的意图时,是不可能会有突破的,双手必须在一次次地重复一道道繁复的工序中,认识、熟悉手下的功夫。这个过程中一定是漫长而又出现诸多变化,令匠人感到煎熬难忍。犹如一个刚刚学习走路的孩子,不可能马上就会跑不会摔跤,必须重复经历学习到熟悉的过程。道序是一开始应该重视的东西,我们也称熟练操作各个道序为强化基本功。人在每个当下都有不一样的心境,在长时间熟习了道序以后,人可以慢下来感受心的变化,再由心境去带领双手,重演这些道序,所以有些人说每个人泡的每一道茶的味道香气都不一样,除去水和茶叶的原因,心性会呈现在茶汤中。
到最后,你会发现学习与熟悉基本功,再以此入道,适合于生活中的很多方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