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事聊天,她最近有了不少空余时间,于是开始运动健身。前几天是羽毛球、毽球,瑜伽课也约起来了。结果就是,现在全身酸疼。
她以前一直打球踢毽,估计这些运动的强度对她来说,算不了什么的。看来能在她身上留下酸疼印记的,只有瑜伽了。
详细问了之后,她说每个动作都是在努着劲的去坚持的。这倒是也让我想起,当初练习瑜伽的过程。每天都在解锁新动作,都在挑战着自己的极限。
但结局却并不美好,每天都有肌肉的酸痛,都有筋被抻得隐隐作痛。于是当有一天看到一个瑜伽教练的心得,我才知道我大错特错了。
瑜伽本是强身健体,需要的是循序渐进,而不是一味地去模仿老师的动作,突破身体极限。
这时就要有自己的节奏了,目的是强身健体,那就跟着老师慢慢的探索动作的极限。
每天可能进步很小,但自己是可以感觉得到的,日复一日的练习,动作自然而然的会越来越标准。
新人真的特别容易犯的错误就是,第一节课就要求自己完全做到老师的动作,直接发生肌肉拉伤的现象。就像我同事那样,做了一次瑜伽,休了一周才去第二次。
练习的时候,无法保持自己的节奏,被老师带着一直往前冲,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其实写到这,又要说起我的微信读书。我参加了365读书打卡活动,昨天是第七十天,已阅读二百小时,阅读时长已过三分之二,挑战天数还未到五分之一。
大家常说,挑战阅度天数才是更大的挑战。在阅读时长达标之后,那个日历上每天会一直显示着三百小时,最终变化的只剩下那一个个每天填满的小方格。
说实话到那时候,也许真的会有懈怠或者有负担的感觉。不过要是真把读书当成打卡的工具,还真的会本末倒置了。就像去老人花园里玩耍的小童,当玩耍变成赚钱的工具,玩耍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读书就是读书,就一直纯粹的保持下去。就算真的开始了时长已达标之后的每天读书,就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就是了。每天开开心心的去看书、去听书,然后小格子会自动填满,就算你不去关注,一年过后,自然而然格子全满。
看看我们这期还剩下的挑战人数,已经有七十一人退出了。这下降的速度也是有点快呀。不过我保持好自己的节奏,每天找书读书真的会很开心的。
再看着当初的自己,做出的每天写作的决定,叹了口气,好吧,自己做的选择跪着也要走下去。
看看时间,还有十分钟,可以结尾了。同桌说,按你自己的节奏就好。好像最后这个时间段,就像是我的避风港,只有进入这个港口,我才能完全放松下来,忘却所有的工作上的纷争与烦忧,生活中的琐事,进入一个属于自己的写作空间。那就继续保持自己的节奏写下去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