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安放藏在皮囊之下的那副沉重灵魂。

如何安放藏在皮囊之下的那副沉重灵魂。

作者: 一米阳光的能量 | 来源:发表于2019-12-29 15:59 被阅读0次

所有的离开都是为了抵达心中的远方-------家

每次我离开家时最怕的就是奶奶煮上一桌好吃的为我送行,这让原本就依依不舍的我更加留恋。

和很多人一样,离开、离别这类的词在生活实践中如同家常便饭。与我而言,第一次离家时间比较长的是上初中那会儿,因为是寄宿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家,犹记得那会儿每次周日晚回学校的第一晚就躲在被子里净声哭泣,非常想家。

而后就是高中、大学、工作,离家的时间越来越长,我不想,但为了生活不得不背上行囊。

离开,是为了更好的抵达远方,这个远方,是家。

《皮囊》,讲述的便是以家为中心而刻画的一个个故事,如作者所说,“正是因为太过在乎、太过珍贵,而被自己刻在骨头里的故事,通过文字一点点的拓出来”。所以读完整本书之后才会忍不住潸然泪下,因为每一个故事、人物描述时都很平淡,但确是那么真实、情真意切、深入人心。

活得通透的阿太:视皮囊为身外物、只有心和灵魂才构成轻盈的生命、硬气的母亲对父亲爱意的表达方式是为了他的脸面,再建即将拆迁的房子,扛起半瘫痪父亲的所有起居用度以及这个家、残疾不认命的父亲、被老朽腐旧思想击垮的张美丽、那是被视为新文明的香港阿小和邻居家“东施效颦”阿小的大半辈子、天才文展、作为情感出口的神明朋友以及被自己幻想击垮的厚朴。

每一个人物都那么丰满、有生活气息,这里边透视出来的东西有很多:生命、疾病、梦想、现实...

但最让我动容的还是里面家。

“我的灵魂是由这里构成的,是这里的土地,用这样的生活捏出了这样的我”

是啊,不管人身在何方,怎么改变,骨子里的灵魂是不会变的,这是从小就由家乡刻在我们骨子里的,就是因为这些才构成了“我”,这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抹去的。我理解作者为什么会疏远文展,因为他所说的“恨生你养你的家乡,从小镇捏出来的人有多么粗鄙”这种认知是多么地令人难受,无法认同。

我喜欢《皮囊》还因为作者以及他的父母亲的表达方式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他们都是不太会表达爱的人。

母亲对父亲的爱意的方式是不管别人反对倔强地再建已被列入拆迁名单的房子、父亲是一遍遍抚摸床头贴着的“我”的照片,上面早已发白。而“我”表达爱的方式则是在家里遇到困境的时候,没有说所谓正面、积极、略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和口号,而是默默扛起一切,哪怕父亲病重。

“我真以为自己要死了,唉,我真有点舍不得”

“那就别死了”

我理解,这句看似平淡冷漠的话语背后承着多重的伤痛。

父亲去世后,作者花重金买了生前负担不起的墓地安置父亲、母亲和“我”恳求神明让父亲在“阴世”的生命活得轻松一些。

我也相信神明,正如作者说的:“人是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帮助才能让自己从情感的巨大冲击中逃脱...”

神明是一种心灵的寄托,是作为人无能为力时情感出口的载体。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人在外打拼一世,难道不是为了回家么?

家对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不常感动的地方,但却是感情能在琐碎的日常里细水长流的港湾。

衷心祝愿每一个人,都能更快更好地抵达这个所有幸福、安心的终点。

相关文章

  • 如何安放藏在皮囊之下的那副沉重灵魂。

    所有的离开都是为了抵达心中的远方-------家 每次我离开家时最怕的就是奶奶煮上一桌好吃的为我送行,这让原本就依...

  • 《皮囊》:灵魂本轻盈,皮囊之下,何其沉重!

    用了整整两个小时,看完了这部被推烂的作品,确实,很有感觉,因为不是青春鸡汤文的套作,读下来,让人沉...

  • 皮囊之下是无处安放的灵魂

    之前并不了解蔡崇达这个人,因着朋友的推荐才看了《皮囊》这本书。第一眼吸引我的是书的名字—“皮囊”,很别致,也有令人...

  • 《皮囊》之下,你能看见谁

    在这个略显焦虑的年代,谁都想在一副皮囊里安放灵魂,又都想让灵魂挣脱皮囊看破红尘。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

  • 赵玖当代诗艺江山《皮囊》

    人们总是喜欢好看的皮囊 却忘了皮囊之下 还有一颗鲜活的灵魂 那灵魂竟可以支配皮囊 你开心 笑脸相迎 你沮丧 眉头不...

  • 皮囊

    一副皮囊一场人生,人生如梦,梦醒皮囊休 身体不过是一副皮囊,支撑着灵魂,没有灵魂,皮囊也就是皮囊,皮囊加上灵魂才成...

  • 读-蔡崇达《皮囊》

    看了别人的推荐,读了蔡崇达的《皮囊》,其大概是隐藏在皮囊之下的灵魂吧。作者描写了自己的亲人、朋友的种种经历和自己的...

  • 《皮囊》——皮囊不在,灵魂安放

    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这个名字所吸引,不落俗套。然而看完之后还是有点失望的,整体的风格似小说又似散文,前面部...

  • 皮囊之下的灵魂

    在这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眼里所看,耳朵所听,口中所说的无不充斥着五官大脑和内心。有限的大脑忙于应对应不暇接的碎片信...

  • 善待那副皮囊

    “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皮囊》这本书中,作者蔡崇达借阿太的这句话传递出皮囊的意义。 阿太一个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安放藏在皮囊之下的那副沉重灵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gy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