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这个名字所吸引,不落俗套。然而看完之后还是有点失望的,整体的风格似小说又似散文,前面部分小说氛围浓厚,后面一部分就是随笔散文集了;而且整体的结构给我的感觉比较松散,不紧凑。
我想说说自己对这本书的感受。
前面的大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回忆,写家人,写发小,写朋友,以一种不掩饰善恶的态度讲述,我觉得写得都挺不错,至少那些有点类似故事的人物都可以在现实里找到那么点原型,故事里也涵盖了一定的人生道理。
首先,不得不说,“皮囊”这个书名起的很好,在本书中基本上也完成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开篇讲述阿太的故事,确认了皮囊的来源;后面的故事里的人物也多多少少的和 “皮囊”主题沾点边。
说出“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话的阿太有一个自由强悍的灵魂,年老之时不满自己的病弱之躯;父亲中风之后对自己不听使唤的皮囊也是厌恶非常;儿时玩伴文展空有一腔抱负,却因残缺的皮囊(兔唇)而郁郁不得志。
这是我觉得和皮囊这个主题最有联系的几个故事,其他的篇幅,恕我浅薄,没看出多大的关联性来。
其次,前几篇写家人的故事有种真情实感在其中。这是这本书里最精彩的部分了。
作者在叙说家人的故事的时候,持有一种冷静自持的态度。他将家里那些琐碎又恼人的生活,甚至将家人之间的龃龉,争吵甚至打骂都毫不避讳地讲出来。阿太的固执和豁达,父亲的懦弱与倔强,母亲的坚韧和任性,这个家庭所经受的苦难和挣扎,作者既没有渲染悲苦,也没有掩盖不堪。在这点上,我是蛮喜欢,也蛮推崇的。
然后,到了作者写他发小和朋友的部分了。这几篇文章都有点“刀劈斧凿”的感觉,整体感觉不是那么自然了。
这些人鲜有好的结局,一个追求爱情的小镇姑娘最后的结局是被家族唾弃,即便死了都不被家族接受;两个儿时玩伴,一个在老家平淡无奇,一个在香港苦苦挣扎;就连天才文展一生都处于郁郁不得志的悲愤之中;大学同学厚朴因为不务实最后落得个自杀的境地。
第一感觉,这些人真不幸啊,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反观作者呢,居北京,好工作,还有官二代小姐死心塌地的爱着他……
当然,不能不提作者自身的拼搏和努力,这是作者得以成功的关键原因;但是再琢磨琢磨,给我一种隐约的感觉,作者是以有点优越感的姿态来回忆这些人的,他们的存在就像是为了衬托作者的成功。
最后,这本书的后面是纯散文部分了,它们像是随笔日记,有些文艺的小情调在里面。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作者的一个朋友李大人说的话,有点人生哲理的味道。“许多人,都在不知道如何生活的情况下,往往采用最容易掩饰或者最常用的借口——理想或者责任。”
我还特别的想了想这句话的涵义。生活是什么?理想和责任就不属于生活吗?生活不就是因为有奔头-理想或责任-才过的有滋有味吗?抛去这些东西,生活的意义还剩什么?
如果单从这句话本身来讲,我之所以会这么想就是因为我还在迷障之中未能跳出来,那我不是因生活而活着,而是为了理想和责任而活着。
其实,在我看来,理想和责任于生活就像一剂调味料,少了它们的生活未必舒适,但是加上它们绝对会有很多不一样的体验。
最后的最后,我想就这本书里的一些故事和一些人表达一下自己的困惑和理解。
阿太活的很是超脱,她在厨房将手指切断了都说没事,能说出那句全书精华之句,可见老人家的豁达;但是她也很固执,都92岁高龄了,还要上房顶,这就让人很头疼了。即便有一个强悍的内心,也不能不顾及年老的皮囊啊。
书中母亲执意要盖房子被作者写成是因为对父亲的爱,我是不理解的。捡菜叶子吃,孩子大学学费没有着落,父亲生病,家境如此捉襟见肘,为何不把钱用在刀刃上,却执意要盖不需要的房子?在我看来,母亲作出这种行为的原因就是死要面子而已,实在是很任性。
书中父亲总体给我的感觉是健康时的懦弱和病了之后的无理取闹,不体谅家人的付出,作者所说的坚韧可爱等等其他的性格特点感觉不是那么明显。
张美丽的悲剧,不能一昧的把责任推给镇民,她自身的问题也不可小觑。她不想困于现实,却没有跟现实对抗的心,所以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来回摇摆,最后在祠堂撞壁自杀。给我一种“恨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觉,她既没有选择服从现实,也没选择跟现实抗争到底,她选择了最痛苦的活法,可怜,可惜。
最后,可能是我的浅薄无知,看书不甚仔细,这本书给我感觉是过度的美化了内心或灵魂的存在性,弱化了皮囊的重要性。其实,灵魂和皮囊本就是一体的,没有这幅皮囊,灵魂安放?皮囊抱恙,再强大的灵魂都无法获得自由,所以还是好好的爱护这个皮囊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