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略显焦虑的年代,谁都想在一副皮囊里安放灵魂,又都想让灵魂挣脱皮囊看破红尘。
我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当你试图浮在水面上 ,你会沉下去 ;可是当你想要沉下去的时候 ,你反倒会漂起来 。
我想说这是人本身的一种平衡,那沉下去的定是人生,浮上来的必是灵魂。
透过这本书,可以看到80%的作者本人。
听说《皮囊》这本书很久了,一开始不知道作者是谁,总以为是一本名著,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大作家的作品。
书拿到手后才深感惊讶,作者蔡崇达是一个80后,他的笔道老练深厚,他的思想是智慧成熟。他不是那种无病呻吟的年轻作者,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鸡汤文学写手。
他是一个具有通透力的匠人,用生活的小刀一刀刀细腻的轻刻着这个世界,除去木质的碎屑,让你看到那个真实的人生和皮囊深处的灵魂。
书中篇篇句句看似在叙述着家长里短生活日常,却在每一个字里行间透视着生活的艰辛不易,人生和人身的意义。
他一定是钻到了灵魂的最深处,他一定是沉到了生活的最底层,他在写,文章里四处散发着一种硬铮铮的骨气。
母亲的独立与那种不屈服于命运的强悍,父亲病痛时的脆弱与离开人世的磨难。作者年纪轻轻就经历了常人不曾经历的苦痛,然而你却感觉不到他的痛楚和忧伤。你看到的是他客观细致的娓娓道来和对待周遭一切成熟的冷眼相待。
经历能让一个人更快的成长和成熟!他很早便作为一家之主被呈上台面,他肩负重任也足够强大!
他是《中国新闻周刊》的执行总编,《南方国际文学周》联合发起人,他有他独到的笔力和视角,他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他通过皮囊去捕捉灵魂,他从身边的亲人和周边的事件看到了更深层的生活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80后作家的蒲荔子这样评价蔡崇达和他的书:“他的个性、经历和思考的习惯,似乎使他本能地对世俗生活有着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见解。这本书只是他把对生命和生活的洞见,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说出来;非虚构式的冷静笔触背后,是那个真切、动人、热忱的人。”
透过作者的笔,我们看见了80%的身边人
蔡崇达说:写作不仅是种技能,是表达,而更是让自己和他人“看见”更多人,看见世界的更多可能。
是的,他做到了,他通过文字,让我们看到了那些风格各异的人。
《皮囊》里倔强的裹脚阿太一语道出了人生的真理“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如果整天伺候你这个皮囊,是不会有出息的,只有会用肉体的人才能成才。”
99岁阿太看惯了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她活得倔强,走得轻盈,是因为她早就明白:我们这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不能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给拖住。
《母亲的房子》中母亲对生活勇敢走坚强,为了父亲的脸面,为了家庭看上去完整和健全,她不顾一切,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
《残疾》的父亲偏瘫后一会儿像个耍赖撒泼的小孩,一会儿又恐惧死亡的到来。
自尊心强烈的天才文展、满眼“世界”和“理想”的厚朴、美丽少妇张美丽......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颗颗发着光的心。他们就像你我身边熟知的每一个人,他们在经历着我们每天目睹的每一个故事。
透过蔡崇达,我看到他身边的人,也看到了我身边的人。
这些人没有什么不一样,又好像有那么些一样。
无尽的上下求索与挣扎,不过都为了在皮囊之下安放自己的灵魂和内心。
透过《皮囊》,我看见了自己
马塞尔普鲁斯特说: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每看一本书,都是在寻找,寻找你熟悉的过往和内心的自己。
蔡崇达在本书的后面几章也开始审视自己。
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什么,我真正享受的是什么?
其实不只作者,我们每个人也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如何去回答这个你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聒噪的喧嚣和永远也填不满的欲望,总是把我们的皮囊拖住。我们以为自己在追求理想,我们忙到理所当然,我们装作孜孜不倦,而我们却忘了那皮囊之下的人心,你是否与它相处顺畅,它是否还安然无恙?
蔡崇达在本书的最后一篇 《火车它要开到哪里》中写到 :“对那些我正在爱着或者曾经爱过的人,我希望你们明白,我多么希望付出全部为你们停留,如今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你们刻在我的骨头里,即使时光列车拖着我的肉身一路远行,至少你们的名字和名字牵扯的记忆,被我带走了,这是我对时间能做的唯一反抗。”
如果一切还来得及,我希望我们都能做些反抗,珍惜你我他,珍惜时光。
就是这本《皮囊》,它让我看到了所谓脆弱与坚强,现实与梦想,喧嚣与欲望,以及书里和书外的各色皮囊。
评论家李敬泽在这本书的推荐语里说:“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愿我们都有一盏心灯,一路伴行,照亮前程!
End.
无戒365日更训练营(4W-1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