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 夭(yāo),灼(zhuó),蕡(fén), 蓁(zhēn) }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赏析]
《桃夭》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
全诗分为三章。第一章以鲜艳的桃花比喻新娘的年青娇媚。第二章则是表示对婚后的祝愿。第三章以桃叶的茂盛祝愿新娘家庭的兴旺发达。
古礼男以女为室,女以男为家,男女结合才组成家庭。
《礼记·大学》引到《桃夭》这首诗时说:“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可谓一语道破,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家庭与社会的巩固与否关系十分密切。
汉代时出现了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说,皆以夫妇关系为根本,认为夫妇关系是人伦之始,其它的四种关系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
宋代理学家朱嘉说:“男女者,三纲之本,万事之先也。”
信仰法家的著名贤君战国魏文侯有一段名言:“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上承宗庙,下启子孙,如之何可以苟,如之何其可不慎重以求之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