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至4月是观赏樱花的好时节。樱花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古人有很多描写樱花或与樱花有关的诗词,现将笔者近日从网上搜集到的部分古诗词分享如下:
南朝·沈约《早发定山》:夙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野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唐·李白《杂曲歌辞·久别离》:别来几春未还家,玉窗五见樱桃花。况有锦字书,开缄使人嗟。至此肠断彼心绝。云鬟绿鬓罢梳结,愁如回飙乱白雪。去年寄书报阳台,今年寄书重相催。东风兮东风,为我吹行云使西来。待来竟不来,落花寂寂委青苔。
唐·白居易《移山樱桃》:亦知官舍非吾宅,且劚山樱满院栽。上佐近来多五考,少应四度见花开。
唐·白居易《酬韩侍郎张博士雨后游曲江见寄》: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唐·白居易《春风》: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荠花榆荚深村里,亦道春风为我来。
唐·白居易《早冬》: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唐·元稹《折枝花赠行》: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别后相思最多处,千株万片绕林垂。
唐·李商隐《无题四首 其四》: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唐·李德裕《鸳鸯篇(节选)》:二月草菲菲,山樱花未稀。金塘风日好,何处不相依?"
唐·苏癿《求宦二首》:自从涉远为游客。乡关迢递千山隔。求宦一无成。操劳不暂停。路逢寒食节。处处樱花发。携酒步金堤。望乡关双泪垂。
唐·张籍《病中酬元宗简》: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何必更随鞍马队,冲泥蹋雨曲江头。
唐·李煜《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秋千架下归时。漏暗斜月迟迟,花在枝。彻晓纱窗下,待来君不知。
唐·薛能《赠歌者》: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听时坐部音中有,唱后樱花叶里无。汉浦蔑闻虚解佩,临邛焉用枉当垆。谁人得向青楼宿,便是仙郎不是夫。
五代·欧阳炯《春光好》:花滴露,柳摇烟,艳阳天。雨霁山樱红欲烂,谷莺迁。饮处交飞玉斝,游时倒把金鞭。风飐九衢榆叶动,簇青钱。
宋·方岳《入村》:山深未必得春迟,处处山樱花压枝。桃李不言随雨意,亦知终是有晴时。
宋·梅尧臣《夜与原甫江家步归》:丹砂漆盘盛井水,冷浸半坼山樱花。始见春色不奈喜,黄昏招饮夜还家。刘郎居南我居北,陌上泥开天正黑。风吹蜡烛烧未明,素丝作履惜不得。
宋·赵钟麒《固园席上次韵答茅原华山》:百尺云中五凤楼,樱花墨艳竞千秋。春来瀛海无双色,人占扶桑第一流。文字缘深风义合,林泉景丽醉吟收。与君诗酒开怀饮,胜作山阴十日游。
宋·卷刚中《晚春有感》:樱花已熟酴醾放,春去虽忙意尚夸。叶底红圆珠映树,架边香瘦玉开花。有书可读常无暇,对月方闲柰忆家。始悟渭城寒夜唱,饼炉须是小生涯。
元·宋濂《樱花》:赏樱扶桑(riben)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明·朱硕熏《春日怀长安故人》:美人遥忆凤城西,芳草年年路欲迷。今日出门春已半,樱花如霰晓莺啼。
明·宋濂《樱花》:赏樱日本盛于唐,如被牡丹兼海棠。恐是赵昌所难画,春风才起雪吹香。
清·苏曼殊《本事诗·春雨楼头尺八箫》:乌舍凌波肌似雪,亲持红叶索题诗。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春雨楼头尺八箫,何时归看浙江潮?芒鞋破钵无人识,踏过樱花第几桥?
清·苏曼殊《樱花落》: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昨来风雨偏相厄,谁向人天诉此哀?忍见胡沙埋艳骨,休将清泪滴深杯。多情漫向他年忆,一寸春心早巳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