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山里有神仙

山里有神仙

作者: 崔九千 | 来源:发表于2017-01-03 17:17 被阅读1463次

           

    山里有神仙

    2016年,盛夏如火。若有山风可吹、有溪流可洗涤、有青莲可远观、有莲子可采摘,便如同宝地,世人将纷沓而至。

          倘若此山在白云深处,不足为外人所知,一如五柳先生笔下的桃花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落英缤纷,有高人隐士搭一草庐,春可赏花夏听雨,秋摘果实冬看雪。闲来寂寞时,可以调素琴,可以采菊东篱下,可以悠悠然的一杯茶后,看南山之巅的云卷云舒。

            这样的山,我们都心向往之,更希望山里真地住着神仙,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该有多好。只不过凡夫俗子的我们,终究如南柯一梦。

           梦有时未必就是假的。

    一、寒山脚下聊神仙

    “重岩我卜居,鸟道绝人迹。庭际何所有,白云抱幽石。”这是皇室后裔、诗僧寒山子隐居70年的地方,浙东天台山寒岩。寒岩山并不高,百来米而已,但峭壁如嶂,当年有一挂飞泉纷纷扬扬,如晶莹水珠,如细细水沫,夕阳西下时,暮光投映其上,卷珠帘般的水沫闪闪烁烁,甚是美丽。

    寒山脚下有个寒岩村,村头有个寒山茅舍,九千和老同学、村支书以标兄靠窗品茗闲话。

    窗外有几十亩的荷花塘,风扶荷叶,娉婷婀娜;再远处,有一湾清溪绕着寒岩缓缓而流;目光尽头,是寒山子隐居地寒岩洞,暮色尚未起,天台十景之一的“寒岩夕照”无法得见。

    青山,绿水,天蓝云白,荷叶田田,荷花粉白,阡陌相连间,有炊烟腾挪而起,有犬吠相闻。寒山子选择此地隐居,不知是因为山水之恋成就了他的淡泊诗意,还是他的明快随意感染了山水花木。

    庆幸的是我们,不仅有寒山拾得之间的禅语问答,也有了桃花源般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山让水在哪里流淌,爱也就在哪里蔓延,不是么?

    “——我们这除了寒岩,其实岐石山也挺不错的,你可以去看看。”

    “山上有什么,有神仙还是有神奇的野兽?”

    “遇见神奇的野兽不一定是好事,但遇到神仙一样的人,却是非常有趣的。”

    那神仙一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呢?以标兄介绍说,岐石山上有个道长在那修行,他本是台州学院的老师,后来就自己带着几个弟子种菜植树养花,还有一群孩子跟着他。

    “余昔于江陵见天台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因著《大鹏遇希有鸟赋》以自广。”这是大诗人李白眼里的神仙。"清凉宣温,神仙长年,金华玉堂,白虎麒麟,区宇若兹,不可殚论。"这是班固笔下的神仙。“三界五行之外者,神仙也。”《梅花岭记》中的神仙则让我们浮想联翩。常言道,神仙来自凡人间、凡人博学自成仙。能像《天龙八部》里段公子念念不忘的神仙姐姐固然是好,像《红楼梦》里贾宝玉梦见的神仙姐姐也无妨,或许《八仙出处东游记》里的各路神仙更有人气。

    山里有神仙

    二、路遇长白须爷爷

    不怕念头起,只怕觉照晚。听以标兄描述一番岐石山上概况后,在斜阳西挂时分,驱车前往岐石山。

    沿桐街线向南,到岭下桥头,准备左转。

    “爸爸,你看,那位爷爷的白胡子好长啊,真像电视里的那些神仙。”儿子在惊呼。

    循声望去,一溪自两岸山间而出,到此水势平缓,溪面宽敞。远处的青山已有暮色初起,阳光仿佛蒙着薄纱的灯光,照得溪面一片金色。在波光粼粼中,一条竹筏,一枝竹蒿,一位老人,撑开水色,向我们款款而来。

    水风吹过,有水鸟惊起飞掠而过,老人及腰的长须和着敞开的白色衣襟一起飘动着。

    若不是竹筏上的鱼篓,真以为自己到了沈从文的边城,等待翠翠爷爷的摆渡。

    这样的老者,九千还见过一个,就在不远处的明岩寺。

    “东溯小溪,南转入明岩寺。寺在岩中,石崖四面环之,止东面八寸关通路一线。寺后洞窈窕非一,洞右有石笋突起,虽不及灵芝之雄伟,亦具体而微精细小巧矣。”20多年前,九千读完《徐霞客游记》与同学秋游明岩寺。有一位年近古稀的爷爷(据说是寺里珈蓝殿下面那栋房子的主人),也是慈眉善目、长须飘飘,为我们这些学生讲述明岩最出名的“五马归隐”故事:相传唐贞观年间,台州刺史带四骑兵追赶寒山、拾得,乞问仕途,五骑飞赶至此,突然 “轰”的一声,若门庭洞开,寒山、拾得纵身而入。五匹快马也跟着想飞奔进去,不想被掀翻在地,又是“轰”的一声,石门合上了。岩壁上印下了五匹马的影子:第一匹跑得快,只留条马尾;第二匹留个马屁股,第三匹留了两条后腿,第四匹正翘首直追,最后那匹马还在回头顾盼呢。刺史望壁兴叹:寒山无踪迹,五马隐青山! 

    现想来那位爷爷应该九十多高寿了,听说身体还很硬朗。

    都说山中乾坤大,长须白发可为证,不是吗?

    山里有神仙

    三、歧石山顶寻道长

    沿山路弯弯盘旋而上,临近山顶时,豁然开朗,有瓜果蔬菜跃然面前。

    这是一个寂静的小山村,也是一个发霉的村庄,随处可见残壁断垣。除了几声犬吠从柴门中传出,几位白发老人依旧自顾自地摘着豆角,没人笑问客从何处来。

    这里没有想象中的书院与道观,只有在一片落败的房子中,最西边靠近峭崖的那一幢格外显眼。院子里有竹篱笆,篱笆内有花草,院落里有孩子在玩耍,还有几个孩子刚钻进一条青石小道。一楼的门和窗户上都贴着毛边纸,上面写的是大开大合的《礼器碑》,偶尔还有秀气的《曹全碑》夹杂其中,笔力线条虽不算大家风范,但也别有几番韵味。

    此地应该就是道长修行之地。

    走进房间,正对着门的墙壁没有粉刷,还是农村的空心墙,砖块是黑白相间,墙上挂着一块黑板,上面写着:“1、孙杨病退;2、每秒400t,光纤突破;3、开门黑,女排不敌荷、美”,黑板左边是一个行楷毛笔字“静”,右边是隶书的“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进门右侧木墙壁上挂着 “在水一方”,左边是黄泥墙,坑坑洼洼的墙上贴着几张手写版新闻“今天我们去武汉看海,6月30日到7月7日特大暴雨”、“扎尔伯克的裸捐和感恩。3700万美元的父爱和价值”、“舌尖上的罪恶:三吱儿、醉虾、烤乳羊、铁板甲鱼”等。 中间是几排座椅,大概能坐20人左右,桌子上的东西摆放挺有意思,有的收拾地很整齐,有的横七竖八,有的用青花瓷杯,有的用塑料杯,有的喝灌装牛奶,有的放着道德经,有的放着岸本齐史的漫画。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混搭的恰如其分。

    在我们兜兜转转时,一位长发结痂的格子衬衫女子跟我们打了个招呼,并带我们去找道长。道长俗姓卢,年届不惑,宽袍挽髻、身量魁伟,带着一副民国时期的先生式眼镜。

    四、清风陋室扫尘心

    卢道长邀请我们去看看他的藏经阁、阅览室和茶室。从羊肠小道弯曲而上,爬上十个台阶后,到达一个袖珍小院,青苔爬满了台阶,几块条石砌成石桌,上面放着几个破碎的陶瓷瓦罐,瓦罐上种着花花草草,“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穿过院子,跨过门槛,是个茶室,其实是农村的楼梯下小杂物间而已。一个小茶几上放着看不出材质的石头茶盘,上有几个栽着小绿植的瓦片,有几块当做茶托的薄青砖,杯子随意地散落在茶盘上,几把缠着布绳的小竹椅靠墙放着。抬头是一盏蛛丝马迹灯:老式的25w钨丝灯,灯罩是薄瓦片拼接,残缺的蛛丝环绕其外。

    挤过茶室的通道,来到楼梯口,脱鞋而上。木质楼梯嘎嘎作响几声后,我们已经来到道长的藏经阁,这里显然经过精心布置,原来的老长条木板已被柚木色的厚实木地板替代,踩上去没有了晃动感。现有的藏书不算多,几个书柜还没有摆满,书分为人文历史、宗教哲学、医药科学等类别。

    绕过书柜,来到窗口,为之一振。木格推窗已换成整片玻璃窗,窗前摆着一对沙发和一个小茶几。凭窗望去,群峦叠嶂,“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道长说,最喜欢午后躺在这里,眯着双眼,听风吹过山坡,听鸟鸣走山间,听云长舞蓝天,听雨敲打树叶,可神游四海,可深度入眠,可上下思索,可偃仰啸歌——

    斯是陋室,有心有趣的人居之,一样的精彩。

    五、岭上白云多书声

    道长继续领着我们走走转转,路遇一个8岁模样的小男孩在洗衣服。

    “老师,你能不能帮我洗一下,我都洗了半小时,衣服还不干净?”

    “哇,半个小时啦,你好厉害,九阴白骨爪就快练成了,再努力一下。”

    师徒俩的对话,引得众人一片笑声。道长告诉我们,这些孩子年龄以中小学生为主,平时在家比较难管、在学校让老师头疼,来了这里以后,都比较自觉团结,定时起床上课,阅读写字,农活嬉闹,洗碗洗衣,晚读写作,每天都很充实。他最怕听见孩子说无聊,所以会组织孩子们晚上在晒谷场烧烤,会带着孩子步行下山到街头镇赶集,会带着孩子到寒山湖边上玩水看夕阳,会让孩子观察云彩的变化写岐石山村的新闻,会心甘情愿的当孩子们打水仗的靶子,会带着孩子采摘瓜果种植蔬菜,会跟孩子讲天下大事社会趣事——

    道长告诉我们,他原来是浙江中医学院推拿专业毕业,在台州学院当老师,后来在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中,得知这里历史上有龙溪书院,并有老师托他保管处理上万册图书,所以他发大愿心,要重修龙溪书院,要让岭上白云多闻朗朗书声。

    得知儿子学习书法已有几载,道长取来一截竹筒,上有“更柳一”字样。在大家不得其解时,他开始揭秘。农村竹子随处可见,各家为了区别,都会拿笔在竹子上号字“张三家1”“李四家2”等。农民的字基本上写的都不怎么样,但道长有天看见“更柳”这几个字非常潇洒、行笔一气呵成,像是专业练过一样,他就很好奇:这个人为什么字写的这么好,是不是家里有遗传或者有书法传承。于是,道长就到村里去打听,结果更是稀奇,这个更柳是个半文盲,家里也没几个有文化的,但他平时做事特别认真,什么东西都要理得整整齐齐,连家里用的锄头柄都要打磨得非常光滑。所以道长就推理这更柳在号字时,应该非常专注认真,所以才会有这么一手好字。

    道长的一番用意,我懂,儿子也懂了,他悄悄告诉我:“爸爸,连没文化的农民都能写出这么好的字,我有什么理由写不好字?”

    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

    暮色四合,一片宁静,回望道长写在门上的条幅: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挥手作别岐石山,期待着下次的归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山里有神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jn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