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从何而来,为何形成了金银的一般等价物,纸币是如何产生的,比特币与法币的关系可能会有什么变化?带着这些问题,go哥试着做下梳理。
货币的起源和流通。
货币在交换中产生,由自然产物充当一般等价物。
因为分工,人在生产生活中会根据产出和劳动时间去交换物品,简单的物品交换不难,比如一斤李子换一斤桃子,而复杂一点的交换,比如用一只羊去换2件衣服,1斤盐巴,一双鞋,这种交换在市场上并不方便。另外,物品间的交换也有缺点,物品有使用期限,作为家庭积累并不稳定。所以,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可以永远存放且稀有的东西,慢慢就被接受,这就是一般等价物。
从贝壳,到贵金属铜、银,再到金,受当时的产出和人们的认识水平限制,一般等价物经过了这样的演化。贝壳能成为钱,是因为人们的活动范围有限,能采集到的贝壳少,同时贝壳也不需要多少加工、容易保存且能保存较长的时间。同理,贵金属能成为一般等价物也是这些原因。铝制品在现代生活中常见,远不及银值钱,但在拿破仑的时代,只有王公皇族才用得起。拿破仑有一次请贵族吃饭,贵族们用的都是银制餐具,而他用的却是一套铝制餐具,以显示身份的尊贵。
贵金属因为其优秀的物理结构和化学稳定性,在制造业中地位非凡,同时因为稀缺性和有限的产能,使得其充当了一般等价物的角色。
金本位的出现。
贵金属各有各的缺点,在流通中免不了损坏和丢失,而且也容易造假。比如有人将贵金属和其它便宜的金属融合充当好的贵金属,以换得更多的资源,在这个过程中,就发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
关于“钱”的经济活动,对明朝的记录比较多。天下明月的《明朝那些事》,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韩毓海的《三百年来谁著史》,这些书里都有涉及。明朝反反复复地进行着币制的改革,然而始终没有形成稳定的白银货币体系,白银在各地的成色、兑换比例不一样,在明朝的中后期,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白银供应不足,市场紊乱,最后促进了明朝的灭亡。
在贵金属的竞争中,黄金最后胜出,成为所有人都认同的一般等价物。
黄金比白银好。从银本位到金本位,不同的经济体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日本,通过甲午战争的赔款,完成了从银本位到金本位的改革,而中国要晚很多。
另外,在演变中,以黄金、白银等为一般等价物,结合一些机构为信用担保的货币出现。用户将黄金白银存在钱庄、早期的银行,这些机构开出票据(比如银票),代替贵金属在市场上流通。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乔家大院》,反映这些历史。
一个银行所能开出的票据总额与其黄金等储备量对应,而市场愿意接受票据的前提是用户相信此机构的信用,即票据能随时换成真钱。影视剧中经常出现挤兑的片断,就是因为用户担心银行储备不足,自己的真金白银变成了废纸。
随着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准确的说是近期工业化进程的到来,社会产出的速度远大于贵金属的产出速度,这就出现了新问题。以前,生产力低下,金银铜等的开采(增量)大致能抵消社会产出的增加,但工业化打破了这个平衡,商品越来越多。比如昨天生产了一台自行车,而今天因为生产力的提高,生产了十台,但黄金的增加量却保持不变,那么同样的黄金,昨天可以买一台自行车,今天却可以买几台,于是大众就不愿意将黄金用掉换商品,货币流通速度变慢。当人们不愿意消费,囤黄金待购买力上涨,商品卖不出去的时候,社会发展就停滞了。
为解决这个问题,国家信用货币登场。
国家信用货币。
以黄金作为货币的发放基础,其产量赶不上工业化和科技进步带来的商品的产出速度,这时政府就会寻求新的一般等价物发放的依据,那就是国家信用,国家从整体上来控制货币的发放,这是一个强制的概念。
国家根据总的社会产出和需求来增加货币供应量,但通常会希望大家消费,因为消费经济才会活跃。所以会让钱慢慢贬值,这是通过引入较少的通货膨胀来完成。
理想状态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应该等于GDP的增速,也就是多产出了多少东西,就投入多少货币。在加上希望的通胀CPI后,如果M2高于这个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货币超发。货币超发,钱贬值速度加快,人们就会倾向于购置不动产来保值,会带来不动产泡沫。如果低于这个值,则刚好相反,货币购买力上升,不动产泡沫被慢慢挤出。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经济数据去判断不动产的价格,也可以通过不动产的价格、手里货币的真实购买力去观察经济数据。在过去的10多年里,房价不断高涨,货币的购买力持续下降,说明增发的货币是大于理想值的。也可以认为,在前10年,将货币花掉,购入不动产,是明智的选择。
2016年,国家提出房住不炒,货币政策开始发生了变化。以2018年为例,GDP增速为6.6%,CPI为2.1%,那么理想状态下的M2增速约为8.7%,而事实上,2018年的广义货币供应增速只有8.1%,而且最近几年M2的供应都维持在这样的水平。从货币政策可以看出国家经济战略的转向,这个时候再购入不动产,就不明智了,当然,这也与当下的大环境匹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