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菇凉
同事花一百六十多万在这里安家,老人加孩子一共五口人。在这座城市拼搏了十年的时间,说起来算是好事,但是我总觉得压力山大。
同事算了这么一笔帐,原本租一套房子2000多,如果买了房子每个还贷款6000多,两口子的住房公积金2000,那么就剩下4000多,比起原来之需多花1000多块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算起来很划算。
很庆幸自己把账算的明明白白,原先那里的房子每平要两万多,如今降价到了一万三,像是捡到了大便宜。
但是同事今年已经36岁,两个孩子都处在读书花钱的阶段,按照30年的贷款来算,那么就要还贷款到近60多岁。真是不敢想象,这压力是多么的重。
虽然自己也买了房子,如今赔了不少,但是有时候很庆幸自己年轻的选择,正常42岁可以还完,不至于太大年龄,打算明年一下子结清。
为什么买房子,缘自一时的冲动,曾后悔无数次,就像《瓦尔登湖》说得生活的困顿,通常不是物质的匮乏造成的,而是源自人们不知餍足的欲望:
绝大多数人似乎从来没想过房子到底是什么,只是看到邻居有房子,便想着自己也必须有一座,于是落得终生穷困,而这其实是毫无必要的。
梭罗说并不想浪费时间去谋取华美的地毯或者其他高级的家具,或者佳肴美食,或者希腊式、哥特式的房子。在梭罗看来,人们应该追求的是人性的提升,客观环境的进步。
其实大多数人生活在现代社会,或多或少都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太多时候被各种欲望所挟持,不得已,为了所谓的面子苦一辈子累一辈子。
曾经有条帖子说是把人生比作一本书,用一本书代替自己喜欢的人生。
有人说是《走出非洲》,女主开篇就是人间清醒,明明白白自己需要什么,面对什么,能做什么。欣赏她既然选择了,就愿意承担后果,即使败得一塌涂地。
有人说是《在森崎书店的日子》,也想像女主一样经营一家书店,每天和书籍打交道,还有很好的朋友和爱人。
也有人说是《瓦尔登湖》一样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人说是《爱情,食物,耕种》与相爱的人一起耕种,养牛养马,在大自然里度过一生。
也有人说想远离人群,有个平房里面有院子,有狗有鸟,每日晒太阳看纸质书,种花种草,种菜自己做着吃。
其实我最理想的状态,说起来很简单,一个不用太大的农村小屋,不用高楼大厦,有一些泥土,可以在里面种些四季常青的花草,蔬菜,再栽一颗挂在挂着灯笼似的柿子树。
有一个可以荡秋千的小棚子,放一张桌子和一把躺椅子,身边再围绕一只橘色的小猫,吃自己种的蔬菜,看花开花落。
就像毛姆说:“一个人能观察落叶,羞花,从细微处欣赏一切,生活就不能把他怎么样。”
其实人就像植物只需要阳光水分一样,人也需要的很少,欲望使得我们不断追求,停不下来。
只是当下社会,骆驼祥子们众多,个个面容黝黑,身躯单薄,却带着铁一般的执着。为了几许金钱,他们放弃了自己的青春,换取了一生的疲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