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总结自已的优势时有一条:看书速度特别快。几百万字的《巨人陨落》两天就看完了。但素,这本书讲了什么,呃呃呃,想不太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
原来,从看过到记住,从信息到记忆,需要闯过三大关。
第一关:感觉记忆
现在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周围有没有绿色的物体?
然后你再睁开眼看一看,是否可以发现很多绿色的物体?
前后的差别就在于,你是否设定了目标
如果在看书前,没有给自已设定目标,那自然也不知道对书中的那一部分内容格外留意。
许多介绍阅读方法的文章都提过:看书前先给自已提一个问题,想想自已想从这本书里得到什么?带着问题去读,这样更有效率。
这种做法也是起到了设定目标,加强感觉记忆的效果。
第二关:短时记忆
一次性同时摄入多种信息且信息间没有关联时,我们的大脑常常会歇菜。因为大脑喜欢有条理性、结构化的信息且短时记忆的信息条数不超过7条。
而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刷一下新闻,看看微信,被别的事情所打断,注意力很难集中。
所以需要提高自已的注意力,将知识从“短时记忆”转移到“长期记忆”里。
第三关: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最终在大脑里驻留,不是件容易的事。
一方面,在将知识进行存储时,需要把碎片化的知识整理到自已的知识树上。通过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节点链接,调动自已所需要的知识,从而巩固长时记忆。
另一方面,需要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的去运用,通过实践强化对知识的感知,形成新的神经链接,进而成为一种本能。
总结
知识进入大脑的过程是不断损耗的过程,需要经过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期记忆这三关才能进入大脑,达到我们想要的“记住”的效果。
因此,有必要去掌握正确的方法,让知识留存的比例更大一些,使阅读更加有效。

PS:本文是基于“熊猫小课”--“高效阅读”的知识总结,版权归熊猫小课所有,正式学习请报名熊猫小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