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职业做题家」,我从小没少被老师家长教育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哪些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众说纷纭。
大多数人是通过老师、优秀同学、各种学习教程获取学习方式。无论哪种来源,都自称效果良好,但实践效果往往天差地别。
我个人猜测是因为,很多「方法」其实并不成熟,更多是某种经验。经验可以借鉴参考,但经验也很粗糙。除了真正有效的部分,可能也混杂着大量的主观偏差甚至小概率事件。
一个无效方法正好碰上一个脑子聪明的学生,也能考高分。但我们知道这里单纯是智商在起作用。
我高中有一个天才型同学,平常上课睡大觉,临考前突击看了下书就能考全班第一,这种方法当然不能推广。
因此,排除这些偶发因素,通过实证检验哪些学习方法真实有效、可普及、练习门槛低,对大部分普通学生甚至很多终身学习者来说才更有价值。
2013年《公共利益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上一篇引用量超过3000的论文,基于过去一系列实验研究的结论,集中讨论了10种常见学习方法的实际效果。
研究人员用高、中、低三个等级来评估每种方法的实用性。评估的标准不仅仅在于这些方法是否有利于机械记忆考高分,更重要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应用、迁移、长时间保持程度。
其中高实用性的学习方法经过严谨的实证检验且适合大范围推广使用。而中、低实用性的学习方法,虽然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对某些特定学习材料可能有用,但缺乏强有力的证据支持,可推广性也较有限。
一、高实用性的学习方法
在研究探讨的10种方法中,获得高实用性评价的有两种——练习测试和分散式练习。简单粗暴来理解就是刷题,而且要隔开时间反复刷。
(一)练习测试
练习测试这个概念很宽泛,往大了说可以包括月考、期中考这些,往小了说可以包括家庭作业、课本章节末尾或者习题册里的练习题,甚至是自己制作的问答卡片(正面写问题、背面写答案)。
虽然大部分人都讨厌各种测试,觉得做作业烦,但多年来又确实有无数研究证明,练习测试可以帮助提高学习效果。
为什么呢?
其实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一二,比如练习测试能让我们知道哪些知识没有掌握要重点加强。
当然除这点外,一些研究还发现,练习测试能通过触发一系列检索过程来增强记忆。
当人们试图检索一个「目标信息」时,会对长期记忆进行搜索。这个过程会激活或促使人们寻找到一个「相关线索」,并将「相关线索」和「目标信息」连接起来,增强人们的信息搜索效果。
举个例子,一个人在尝试记忆一个词对「母亲-孩子」,这个人的目标是在下次看到「母亲」这个词时想到「孩子」这个词(或者反过来)。
在做练习测试时,人们会对着问题——「母亲」努力在记忆里搜寻与之配对的答案。在搜索过程中有可能会激活、或者促使人们找到一个相关信息「父亲」,帮助人们更容易想起「孩子」(也可以是看到「孩子」,通过相关信息「父亲」想起「母亲」)。
在一系列针对不同测试形式、学习材料种类、学习者年龄、知识保持时间的研究中,这种方法都呈现出显著且良好的效果。而且这种方法并不特别耗时,对于使用者来说也不需要特别的练习就能开展。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练习测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二)分散式练习
虽然有时在考试前我们要「临时抱佛脚」,集中在一个时间段内往脑袋硬塞进大量信息,但如果条件允许,将内容分散开在不同时段学习复习会是更好的选择。
因为这么做能促使人们不断回忆、检索大脑学到的东西,增强、巩固已有的记忆。而且在短间隔期和长间隔期两种方式中,建议选择长间隔期。
通常来说,在间隔较短时间内复习,能短期内保持较高的知识掌握准确度,但间隔时间较长的复习,反而能保证知识的长期保存。
另外如果复习间隔时间较短,学生很可能会将短期内的「有印象」误认为自己真的学懂了。缺少努力回忆和反复确认信息的过程,反而不利于认知上的加工。
考虑到在许多研究中,分散式练习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同种类的学习材料、长时间的知识保留都有很好的效果,且总的来说实施难度不高,因此研究人员也认为这种方法具有高实用性。
二、有潜力但需谨慎对待的学习方法
研究中有三种学习方法被评估为中等实用性。这些方法在某些情况下有用,但也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在泛用性上不如高实用性的方法。
(一)打破砂锅问到底
老师和家长经常会建议学生多问「为什么」。通过不断追问来获得具体解释,加深理解和记忆。
这种学习方式有一定效果,但也有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这种方法受制于前期积累的知识水平。如果你在某一领域积累了一定基础,那么这么做可能对你有所帮助。但如果在某一不熟悉的领域采用这种方法,效果就会打折扣,因为我们很可能无法将问题准确指向自己想要的方向——如果不知道这是什么,就没办法问出更深入的问题。
比如你对汽车引擎一无所知,现在突然要你学习关于涡轮增压的知识,你可能就没办法问出任何能帮你更深入了解涡轮增压的问题。
另外,虽然这种方法有利于加强联想记忆的效果,但对知识内容理解的促进程度还缺乏明确的支持。
(二)自我解释
自我解释是,当人们做出决策和判断时,尝试去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的方式,比如解释自己为什么这么想、为什么做出这个选择。
有一种「小黄鸭除bug法」就用到了类似的原理,程序员在写完代码后,对着一只橡皮鸭子(也可以选择其他对象)一行行解释写这些代码的原因,理清思路。
自我解释也可以当作一种学习方法,让学生自行解释他们的学习过程,比如解释他们是如何结合以前的知识,看待、思考、应用课堂和教材上的新内容。
综合以往的研究来看,自我解释可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而且在对新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迁移方面有一定成效。但知识保留的持久性、以及对学生先前知识或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目前还未得到充分研究。
(三)交替式练习
我们学习的很多课程都会涉及不同的子课题。
比如学习几何学会涉及不同种类的计算公式,计算底面积的、表面积的、体积的。
比如商业心理学会涉及职业性格测试、职业训练、人才选拔评估、员工和工作环境的互动关系、老龄化等等。
由于学生必须要了解这些课程下的不同课题,因此会有两种常见的学习方法。
直观来说很多人会选择分块式学习,就是先把一个子课题的内容都学完,再转移到另一个子课题。
不过近期也有人开始研究交替式的练习方法,即在不同的子课题间穿插切换学习。
这种方法对数学相关技能的学习与维持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现有关于交替式练习的研究还是相对较少,而且即便在有限的研究中,得出的无效结果也较多。
三、我们以为有用但实用性低的学习方法
有一些学习方法是我们经常听说或频繁使用的,但「大家都用」并不代表它们有效。
(一)概括总结
学生经常会接触大量且繁杂的信息,这就要求他们从中确定重点要点。
一个常用的技巧就是写概括总结,比如通过摘要形式抓住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排除重复且不重要的内容。
虽然概括总结可以帮助学生识别和提炼文本中的主要观点,但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者本身能熟练掌握它的技巧。而现实是,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甚至是本科大学生,要让这种方法起效果都需要经过大量练习。
不仅如此,概括总结并不一定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学习材料,而且即便看起来它有利于文本材料的学习,其中的效果也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文本的长度等等。
另外,虽然有不少针对概括总结的研究,但对于它是否能真正促进对知识的学习、理解、长时间记忆,仍缺乏相关的研究支撑。
(二)划重点
划重点对于学生来说应该不陌生。每当临近期末考试,课本都会被画上各种荧光笔的颜色、或者各种奇形怪状的下横线。
这种方法对学生来说特别有吸引力,因为它简单、易用、省时、不需要额外练习。
但在大部分研究中,划重点对于提高成绩表现并没有什么作用,除非学生本身能高效准确识别重点内容。
虽然很多人并不是把划重点作为一种单独的学习方法在用,但还是需要谨慎提示一下,不要太过于依赖划重点这种方式。
(三)重读
重读就是字面意思,把要学习的材料,包括课本或者笔记,在首次阅读后再读一遍。这是大部分人自学时会用到的方法,而且即便是那些经常考高分的学霸也不例外。
然而,就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支持重读实用性的证据也很有限。
首先,大部分关于重读的研究都是面向大学生,所以不知道这种方法是否适用于年龄更小的学生。同样,关于使用者本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对这种方法效果的影响的研究也比较缺乏。
其次,虽然重读后的效果能维持一段时间,但大部分测试测量的都是回忆内容,至于这种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理解,目前仍不明确。
最后,虽然重读对时间和训练要求较少,使用门槛低,但相比起其他方法,它的效果也相对较差。这种低投入低回报的模式可能并不真正适合用来促进学习。
四、大部分人没听过但实用性也低的方法
剩余两种方法,虽然在某些领域会涉及,但至少在国内来看普及性并不强。考虑到它们本身实用性也不高,所以简单带过一下就好。
第一种是关键词记忆法。它其实在一些类似于「记忆术」的教程中会出现,是一种基于心理想象的文本记忆方法。
举个例子,一个学生要记「早晨-morning」这个英文单词。利用关键词记忆法,这个学生可以先寻找一个和这个单词发音相近的汉字作为关键词,比如「猫宁」,然后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关键词与中文翻译的交互图像,比如想象一只「猫」在「宁」静的「早晨」伸懒腰。
老实说我以前为了应付考试有时会用到类似的方法,将一个陌生的概念用一种很奇特的方式和一个我熟悉的事物「编码」在一起。
尽管这种方法应付考试有点用,但它也有两个较为「致命」的问题。
首先「编码」的过程需要一定训练作为基础,否则难以完成「编码」这个动作,而且「编码」是一个非常耗时且痛苦的过程,总的来说使用门槛很高。
其次,采用这种方法,人们只是将信息「存储」起来,没有真的去理解其中的概念,所以这个方法本质上并不能帮助你理解所学的知识。只要后续你不做更多的复习和理解,这些存储的信息很快就会被遗忘。
第二种是意象法。这是一种用于文本内容学习的方法。人们在阅读文字材料(比如科学文章)时,使用简单清晰的心理图像对每段文字进行心理想象。通过形象化的方式,帮助读者整合、理解和记忆文本内容。
这种方法的缺点很明显。它更多适用于那些方便图像化的文字,如果文本内容过于抽象,那么这个方法便无法发挥作用。
总结
简而言之,能帮助我们高效学习的方法就是最不讨喜的刷题,而且要隔不同时间段反复刷。其中的要点在于,我们需要让大脑去主动搜索已学的信息,同时制造时间窗口,隔一阵后再返回来检验自己是否真的掌握并加深理解、巩固记忆,让知识在大脑里留下更深的印迹。
打破砂锅问到底、自我解释、交替式练习这三种方法,虽然缺乏泛用性或者大量的研究支撑,但在一定情况下,我们可以将其当作辅助手段使用。
比如在一个已经打好基础的领域内,详尽询问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深耕;需要运用旧知识理解新知识时尝试给自己解释思路;学习数学时尝试在不同章节内容间穿插交替练习。
至于一些大家常见、常用的方法像是总结概括、划重点、重读,虽然人群中使用频率高,但「受欢迎」并不能代表它们的实用性。「随大流」可以是一种思路,但「大家都用」和「真的有效」之间不见得有直接关系。
得知最后一点时我其实非常有感触,因为这三种方法我和周围同学在上学时也经常使用。
有时我们想得更多的是「大家都这么干,所以我也这么干」,而不是去思考这些方法是否真的有效。
所以,尽管大家都在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哪种「捕鱼」方式更有效,其实我们并没有太多这方面的思考。
虽然某种程度上说,很多「做题家」们误打误撞用了最有效的「练习测试」方法,但学生大多数时候更倾向于将其视为某种「负担」,而不是「方法」。
如果转换一个思路,将这些讨人厌的作业和测试当成一个个检验自己、帮助自己提升的机会,也许我们能看到很多成绩和对错以外的东西。
参考文献:
Dunlosky, J., Rawson, K. A., Marsh, E. J., Nathan, M. J., & Willingham, D. T. (2013). Improving students’ learning with effective learning techniques: Promising directions from cognitive and educational psych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 in the public interest,14(1), 4-5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