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谈诗说词
好诗鉴赏(一)

好诗鉴赏(一)

作者: 卿若安 | 来源:发表于2016-12-10 16:31 被阅读237次

    书湖阴先生壁      

    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

    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

    初见此诗,只是前面四句。因为身在江南,农家出身,对“一水护田将绿绕”颇有画面感,才有意深读。

    在夏天,农村农忙季节,给水稻田及时灌溉水,是非常要紧的事。在田四周及中间横竖挖深沟,要求各个角落都有水,挖成“田”字型,便于蓄水。

    茅檐长扫净无苔。第一句写景,茅草屋前院,每天打扫,地面干净,甚至没有青苔。在江南,雨水霏霏,空气潮湿,易长出青苔,青草。倘若收种子不小心掉下一些,还会长出蔬菜、麦子等作物。

    花木成畦手自栽。第二句不言自明,前院的花草树木一畦一畦,排列整齐,出自主人之手。农村尚不多见,偶尔有些花花草草,也是小孩所为,毫无章法,随意一种。至于大人,忙于生计,何来闲心。故而,唯有文人隐士,闲情雅致,方有花木自栽之闲情。

    一水护田将绿绕。第三句最好,入神。字词简单,意思明了。一个“护”字,讲到实处。水田里没水是万万不行的,要不然水稻收成会一塌糊涂,必须得有水“护”,才能大丰收,这“水”可不就是田里的“护身符”。还有“绕”,也贴切。水不但“护”田,还想得周全,仔细,不放过任何角落。这句诗越琢磨越有味,应用拟人的手法,把景色和实理进行很好的结合,生动形象,确为好句!

    两山排闼(ta第四声)送青来。第四句也很好。屋前两座山,好像打开一道门,把青山送到家门口。一个“两”字与前面的“一”字相呼应,“山”与“水”相呼应,应用对偶,对仗工整。

    江南多丘陵,一山叠着一山,绵延起伏。山不高,也不远,村落很多都在山与山之间,山上树木青翠茂密。“送”字也妙,有不请自来之意。

    桑条索漠楝花繁。第五句意为桑树的叶子摘得光秃秃了(桑叶拿来喂蚕,所以只留下桑条,可以推算出是春蚕吐丝结茧,暮春之时),楝花开得真旺。查“索漠”词意,结合“桑条”与季节,不认同译文为“桑树枝叶繁茂”之说。这个说法是联系生活而来,是可据的。春蚕吐丝,农民即将有收获之喜,此句暗藏喜悦之情。

    风敛余香暗度垣。第六句接第五句,意为风吹来,带着楝花的四溢之香不知不觉飘出墙外。“暗”字可以理解为不经意,引出楝花花香之盛,四周墙垣都关不住。

    黄鸟数声残午梦。第七句意为黄莺飞过,传来几声清脆的叫声,惊醒了午觉。此处“残”可理解为残余,意为午觉快要醒来,用得精准。

    尚疑身属半山园。第八句意为被黄莺惊了午觉,迷迷糊糊中以为身处原来的半山园。此句接第七句,一种懒散,闲逸的生活状态跃然纸上,令人神往。

    注: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题在杨德逢屋壁上的一组诗。杨德逢,别号湖阴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经常往来的朋友。

    丙申年十一月十二申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诗鉴赏(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sy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