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被大雨挡住了回家的路,坐在办公室听着李健的《假如爱有天意》翻开手边的《苏东坡传》,四周静悄悄的,那窗外的雨送来“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我想人生中最美的是带着别人的诗意在自己的生活中沉沦。喜欢苏东坡是因为他的豪气与洒脱,毕竟一个人骨子里都沉浸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的大气,也需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解脱。其实之前也翻了几页,可是因为踌躇未能坚持,希望借这个契机能一直看下去,坚持下去。
父与子举家东迁,“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一路欢乐无穷,可以说青年的苏东坡至纯至善,颇为可爱,除了丧母,他的人生应该是乐趣无穷,自己的聪明才智被人赏识,能够在父亲弟弟妻子的扶持下释放性灵。我想人生如此才能让他有足够的底气面对后来的坎坷波折。
跟着他们一路前行,欣赏着从未去过的三峡,就像一个妙曼的美人慢慢揭开面纱,充满希望,也充满了神奇。仁者乐水,智者乐山,山水是文人最好的滋养。
如果说苏轼青年时期的至纯至善是可爱,那么到壮年依旧纯善就容易给他招来祸害。好在他的身边有夫人王弗时常劝诫他。我想苏东坡能有那么丰富的文采,我想他的母亲与夫人对他影响至深。虽然“任性妄为”不利于他仕途发展,但是正是那样保持本心,才会让与他“水火不容”的陈太守对他也宽容大度,就算苏轼在他凌虚台的石碑上写下讽刺之文,陈太守也全盘刻下。正是这样心底坦荡,所以苏轼与陈太守看似不和,一直以来两人也从未背后相害,更是对对方十分敬仰,乃至于陈太守的儿子成了苏轼谪居黄州期间最好的朋友。
我想做人至纯至善看似会暗礁丛生,可归根到底还是会帮自己找到人生挚友,真正相扶相持之人。
尽管我是文科生,我还是没有参透林语堂先生为什么用大量的笔触写王安石变法,兴许是因为我历史学得不好。也许是为了表达文人墨客骨子里都是相通的,也许是为了表达苏轼不论浮世如何,都在坦坦荡荡做自己。
终于把《王安石变法》一章看完了,一句话——云里雾里。虽然王安石变法不符合实际,不得民心,但是王安石这个大诗人本身是光明磊的,比如说夫人给他买了个小妾,王安石找到“小妾”的丈夫并放“小妾”同她丈夫回家。可能是对政治研究甚少,天生不具备空间罗辑思维,所以对敌来友往的不敏感。不过作者说了苏轼对王安石变法持反对态度,上书谏言,当然那时候皇帝一心变法,苏轼也只能远离朝廷。
皇帝怀疑苏轼人品之时,司马光力挺苏轼。可能这就是人品如文品,行文行事都和做人相辅相成。
《人的恶行》王安石变法没有结束,文人大儒的隐居持续不断,可能王安石也没有想到自己谋划的变法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灾难。为了达到自己的理想,排除异己,任人唯亲是“唯一”的出路吧!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王安石变法最后不得人心,众叛亲离,变法结束前儿子王雱去世让王安石一夜之间心灰意冷,决定辞官归隐。
可能人活一世,血脉亲情是最大的支撑也是最大的羁绊。王安石兴致勃勃开展变法,尽管现实与理想背道而驰,他都不曾否定自己,儿子的过世令他大彻大悟。而苏轼放荡不羁,一开始有妻子王弗的提醒与陪伴,他才能躲避一些“暗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王弗走后,弟弟苏辙时常提醒哥哥,告诉哥哥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而这兄弟俩性格互补,相亲相爱相互扶持。人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个人行为吧!
因为五一放假,所以只想寄蜉蝣于天地,放浪形骸。迷迷糊糊地翻着书,没有看懂其中诗文的意思,但是写满文字里的书页里透出两个字——畅快!我想林语堂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也一定向往苏东坡的生活,虽然被贬,但是“在雨天,东坡睡到很迟才起床,快近黄昏时,散步很久,在起伏不平的东山麓漫游,在庙宇、私人庭院、树荫掩蔽的溪流等处,探胜寻幽。”这样闲静自在的生活是所有文人的精神寄托。苏轼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
作者对苏轼所遭受的苦难记叙甚少,重点笔墨放在他是如何豁达如何快意人生,不论经历多少,他总是能够化险为夷,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苏轼不仅仅是文人佳作无数,更是治世奇才,一心为民。记得大学的时候文学老师说过真正的文人是心怀天下,悲天悯人。苏轼的政绩斐然,深受百姓爱戴,所以乌台诗案,李定他们只能从苏东坡的诗文进行构陷。
看着苏轼醉情山水,在自然之中悠游万世,我也在想遁世以后会是什么样呢?人的长大无非是将自己塞进一个轨道,有了一个轨道才能走得安心。我在山里生活三十年,我深爱这片土地,可是我也知道这片土地能留住的也只是情怀,因为人们需要生存,如果安土重迁,只会越来越落后。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你得想着怎么能让生存更细水长流一点,怎样能够让这份生存的希望延续得更远一些。
我们总是说如果可以,如果可以,可能永远都不可以。
人活着最重要在于心,而我的心越来越不静,有时候会迷惘,迷惘自己究竟在何方。当然这样迷惘的时候就应该去读书,这样才能慰藉自己。
苏轼的文采一半是心境,一半是遭遇与追求。所以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可能如何结网忙才是正道。
苏东坡被贬黄州,经济拮据,需要养家糊口,马正卿赠他十亩地,苏东坡便开始真正务农的生活,而且实现了自给自足。不得不说看到这里十分羡慕与向往,他自己也说陶渊明是他的前身,两位文人一样的气节,一样的追求,所以在诗词之中是相通的。
不论何种境地,他做到了心系天下,心怀天下,黎民百姓永远在他心上。特别是拯救孕妇和小孩,尽管自己生活艰难,但是依然资助无人照顾的孩童。我想真正能让一个人名垂不朽的是他的品行。
文人最终会走向淡漠和顿悟,淡漠名利,顿悟人生,苏轼也是如此。生命的后来,他专心养生,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比如说瑜伽之术,比如说炼丹,看,他多快意人生啊!
当然生而为人,哪有绝对的自由与任性,只不过尽可能向内求罢了。
苏轼人生最后的一年多,身不由己,“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翦柔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