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艺术之家
一周两本书27:西方绘画史、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

一周两本书27:西方绘画史、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

作者: 萧闲alx | 来源:发表于2018-07-08 22:20 被阅读34次

    西方绘画史(远山公一、高桥裕子、三浦笃、高阶秀尔)

    《西方绘画史》入手之后让我小吃了一惊,没想到是这么小开本的三本小书。本以来会是一副描摹详尽的大幅历史画,没想到是幅精致轻巧的小幅静物画。

    三卷的副标题分别为“文艺复兴的惊愕”、“巴洛克和洛可可的革新”和“从近代持续至现代的追询”,也就是说,这套书的范围是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的700百年左右的时间,似乎和《西方绘画史》的总标题有点不符。

    当然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这个时间的内容差不多也够了,毕竟我们听说过的画作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这个时间段。

    这套书的内容编排很有意思,虽然三卷之间是按照时间排列的,但就单本书而言,却完全没有按照这个原则。拿第一卷来说,是按照不同画作类型来分别论述的,比如祭坛画、肖像画、结婚画、肖像画、政治画等等。作者试图告诉读者,这些画究竟为什么而创作,时代背景如何,而不是单单就画论画。

    考虑到近现代绘画是个无比多样化的时代,若想整体把握“西方绘画”自身,需要新的构架设定来解释种种丰富多彩的现象。所以第三卷彻底摈弃了时代顺序,而是从第一章“所谓画家和艺术家的存在”开始,到第十章“质疑框架的作品”为止,设定了题目、中心思想、形式、技法、社会地位等与近现代绘画本质相关的视角。

    事实上三卷的内容编排原则都不大一样,这里面有时代特色不同的原因,不过更重要的原因应该是这三卷是由三位不同的学者撰写,都是日本艺术领域的专家。为了保证整体的一致性,前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馆长、被誉为“日本西方美术史第一人”的高阶秀尔作为审稿人对全书进行了把控。

    这套书有一点让我非常惊喜,就是将画作从博物馆和画册上还原到它最开始创作的地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理解它的创作内涵。

    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或许也有部分人知道这幅画是在一座修道院的食堂里的。可我们肯定不知道,在这幅画作对面的墙上,还有一副《耶稣钉刑》。在当时,进入食堂的修道士首先会向《耶稣钉刑》深深施礼。只有站在那座食堂里,看到相对这两幅画,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谁在看画?为何看画?画中有谁?”

    任何一本关于文艺复兴早期的艺术读物都不会错过一幅画,那就是安吉利科修士的《受胎告知》。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受胎告知》实际上有两副,都放置在圣马可修道院中。我们熟悉的那副是放在通往修道院图书馆的楼梯正面,是给外人看的,起着交通标识的作用。在另外一幅则放置在僧房中,过去只有修士可以看到,因此画面极尽简单朴素,并以此来去强调玛利亚的质朴之性。

    书中将大量教堂画作连同周边的环境整体呈现出来,以此说明画家是如何利用光线、建筑的纵深。这是单纯看画册完全看不出来,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读者无法亲临现场的遗憾。

    除了还原画作的原场景,书中还针对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提出了新的解释。

    比如鲁本斯,很多人应该都会觉得他笔下的女体有点胖,显得过犹不及。可书中却告诉我们:鲁本斯认为不能将雕塑的形态和材料混同,画家必须留心,避免“石头的触感”。只有会随着挤按而凹陷,随着动作而摇晃的柔软肉身,才是与石头雕塑不同的温暖人体。

    所以说,我们认为的不合适之处,其实正是这位艺术大师对于绘画的独特见解。这样一来,对于他画中肥满身躯的接受度或许会高一些。

    《夜巡》无疑是伦勃朗最出名的杰作,基本上所有的艺术史都是赞誉备至,顺便还会嘲讽一下当时警卫队的没有品味。可是本书中却是很直率的写道:首先,当时团员们依照在画面中的出现方式支付了不同费用,并且都对结果都很满意。然而不容否定的是,作为一副集体肖像画,这幅画无论是在“布置”上还是照明效果上都表现过头。虽然从描绘群聚场景的画作来看,这幅作品拥有压倒性的戏剧魄力,然而画面中的个人给人留下的印象却很淡薄。

    虽然不时在这套书中发现令人惊喜之处,但我并不认同出版方的宣传,说这是一套好的艺术入门读物。

    主要问题还是因为它的编排方式,如果不是对于艺术史有一定了解的话,很容易感觉支离破碎,完全把握不到主线。相对来说,在看完一圈常规的艺术绘画类读物再看这套书,应该接受程度会更高一点。

    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高松)

    现在市面上有关艺术的通俗读物越来越多,想要写的出彩真的不太容易。因为通俗读物的受众就是没有太多艺术知识储备的普通读者,这就意味着不能涉及太多的理论分析和技法讨论,主要还是说画作和画家背后的故事。可是艺术史上的段子就那么些,看多了就会感觉同质化很严重。

    既然内容很难有什么创新,那么怎么讲故事就显得很重要了。

    所以《小顾聊绘画》系列的走红就完全在意料之中了,虽然内容完全谈不上新颖,但确实非常有趣,难怪读者会买账。而董悠悠的《被误诊的艺术史》则属于不那么成功的例子,过于追求内容的独特和新奇,反而让人觉得牵强附会、故意卖弄。

    而姜松这个资深博物馆导览达人则走了另外一条路,以高手对决的形式成对来呈现艺术家的灵魂碰撞和巅峰对决。艺术是传承和创造的过程,每一位大师和他们的名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一次次的否定、冲突、辩论与竞争中迸发的灵感火花。

    其实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艺术史,其他领域也是一样的,当然不一定是对手的形式。比如李白和杜甫、歌德和席勒、爱迪生和特斯拉、陈寅恪和傅斯年....

    姜松选择了五组“对头”,分别是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基、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贝尔尼尼和波洛米尼、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梵高和高更。

    看到这份名单不难体会到作者的良苦用心,这五组艺术家分别代表了文艺复兴早期、文艺复兴盛期、巴洛克时代、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后印象派,正好和艺术史的发展历程相符。

    如果对艺术史有所了解,其实对于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基、达芬奇和米开朗基罗、安格尔和德拉克罗瓦之间的故事绝不会陌生,倒是贝尔尼尼和波洛米尼两人的故事不算常见。

    按照通常的说法,贝尔尼尼差不多独霸了那个时代,让其他同时代的艺术家全都黯然失色。通过作者细心的发掘,我们才知道他在那个时代也并非独孤求败,也有着强势的竞争对手,对他的艺术生涯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只是在后世的评价中,两人的地位相差太多,已经不算是同一量级的对手了。

    吉贝尔蒂和布鲁内莱斯基在佛罗伦色洗礼堂青铜大门和圣母百花大教堂穹顶的竞争可谓脍炙人口,吉贝尔蒂拿下了前一次竞赛的优胜,布鲁内莱斯基则在后一次悍然胜出。这两次比赛的水准非常高,两人都因为各自的作品而名垂史册。

    我们都听说过圣母百花大教堂的穹顶非常难建,可是,穹顶究竟难在哪里?很多书都说的语焉不详,正所谓“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我们这些小白也乐得不求甚解。

    我们都能想到的是,大穹顶的尺寸是史无前例的,那么大的跨度究竟如何防止坍塌。而在本书中我们会发现,即使想出方法解决的这个技术难题,这依然是个非常困难的工程。

    比如,究竟要如何将3.7万吨材料和4万余块砖吊具到42米的高度?

    这是个系统工程,而不是某一个惊艳的点子就能解决问题的。布鲁内莱斯基天才的发明了“牛拉吊车”,在书中有这详细的图纸和说明,让我们不得不叹服他的天才。

    至于梵高和高更,我觉得说是对手比较勉强,确切的应该是反目的好友吧。高更和梵高的故事已经被人说过好多次,可梵高和高更之间的分歧究竟是什么,我之前一直模模糊糊觉得是性格上的问题,特别是因为梵高的神经质,其实问题远没有那么简单。

    梵高与我完全不相为谋,在绘画上的观点尤为不同。对他欣赏的杜比尼、齐耶姆和“伟大”的卢梭,我丝毫没有感觉。而我热爱的安格尔、拉斐尔和德加,他竟嗤之以鼻...

    道不同不相为谋,何况还是两个都非常偏执的艺术家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周两本书27:西方绘画史、博物馆里的巅峰对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vw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