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行之本体

知行之本体

作者: River本大魁 | 来源:发表于2023-02-22 19:16 被阅读0次

      从古至今,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论非常之多。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同时对于我们来说,知行合一至少也是一种境界提升、超越自我的方式。那么我们就应该如何来理解知行合一呢?

      话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因为无道被仪狄击败,于是王道衰落,礼崩乐坏。各国诸侯起而争执。百姓没有了固定的资产。虽然圣贤之学在此之后依旧留存于人心种,但是天下读书人却丢了气节,也就是心出了问题。如此一来,到了明朝时期,他们便开始“逐物”,追求功名利禄和华丽博词,根本没有内在的灵魂。于是人们“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印证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此为衣冠禽兽也!而此时的大儒王阳明为了正心、复本,便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那么他是如何提的?他先是举了儒家经典《大学》中的“好好色,恶恶臭”。从根本上来说,这无非就是一个感知和心念意动的过程,而在阳明看来,这就是知行合一的体现。但我们还需要认识到感知意动不是最根本的,况且是对于人生道德学问来说,过于肤浅。所以这只能算种子。但,我们可以借此来理解知行合一。

      阳明说过这么一句话:“行之明觉精察处即知,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奇怪,“明觉精察”应该是用来形容“知”呀,为什么会说“行之明觉精察”?其实阳明在这里强调的是如何去行。世间存在一类“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的人,他们不清楚自己“行”时有什么样的目的和意义,于是往往就会陷入空虚和黑暗,不能自拔。如此,一颗人之为人的种子就这么泡烂了。所以,他意在让所有的心灵灵魂转向,让心起到引领作用,不停留在低层次。如此才能将自己的心安放,去除一切私欲,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道)。理解了这里,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阳明会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行”。很简单。世间也有一种“茫茫荡荡悬空去思索”的人,一直停留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清楚心之朝向,迷茫于世俗。而“知”是离不开“行”的,只有在外作为,才能在内有更深的领悟。说白了就是“事上磨镜”,在事情上不断反求诸己,造就思维之行,自己才能有实际的超越。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忘记阳明先生所说的“意动”也存在一种可能性,并不是真正的知行合一。

      道理虽然很简单,但是对自身的要求却非常高。这里可以给大家举个例子。在生活中,无论是步行还是开车,都少不了日常的过十字路口。而人在面对这场景时,不免会有特定情况下想闯红灯的行为。不管是否违反了法律,或者是否触犯了他人生命安危和利益,在阳明看来你已经产生了意动,而如果不将意落在切实的行动上时,就是有问题的。这就在于心学对人的要求非常高,不许有一丝都恶念。有就需要去掉。而是否去掉而去寻道,就在于自身的抉择。就如社会主义能否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能否完美建立实现,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于某些人来说,就需要法律。他律对人的要求只是在实际行动上,不然的话,如果按照阳明说的“意动为行”,那么思想犯就多的数不过来了。而自律当然是道德要求,心学就基于此建立。而完全自律的状态对于每个世俗人来说,都是指月之手,不是月亮本身。

      “知”可以分为德性之知和见闻之知。见闻之知就是自己所经历的客观事实,最后就能发展为自然科学和数学,可以归为儒家的学统。而德性之知就是阳明与朱子所提出了理论学问。两人的观点分别是求理与外,以及复归心之本体(理)。两者在不同角度都有说得通的道理,朱子的求理于外在最后会发展为逐物,而阳明的心即理会让“理”不具备客观性。阳明的逻辑我们是能明白的,而朱子就不同在对“知”的理解。有何区别与联系,我们后续会接着讨论。

      所以阳明意在告诉我们知行是一件事情,并且需要与内心进行联系。如此才能不断提升对自我的要求,在自律过程中完成人之为人的自由。

相关文章

  • 知行之本体

    从古至今,关于知行合一的理论非常之多。不同人有不同的解释。同时对于我们来说,知行合一至少也是一种境界提升、超...

  • 关于“学以致用”的解释

    1、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 圣人之学只是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做两事,知行的本体并不是先知后行,或者是将知和行,分...

  • 《原儒·序》摘句

    内圣外王大备之鸿规: 本体、现象不二,道器不二,天人不二,心物不二,理欲不二,动静不二,知行不二,德慧知识不二,成...

  • 随记

    先天本有的是本体世界,后天习得的是经验世界。要做到知行合一,还需将未发之中与已发之和相结合。何为中?喜怒哀乐之未发...

  • 知行记

    知行者,吾谓诸小人也。名之知行者,非赞誉,效古名人谦谦辱之。吾于近日遇一知行,不平,乃记之。 知行言谈粗鄙,偏能谄...

  • 心即是一切

    宇宙的本体是觉性之海,我们只是觉性之海生产的小水泡,离本体太远了,忘了自己是本体的部分,因此产生各种烦恼和痛苦。这...

  • 空海浪花(5则)

    1 自新,自者,本体也,本性也,本觉也,本用也。新者,本体之新新也,本性之新新也,本觉之新新也,本用之新新也。 何...

  • 十九 陆王心学和宗教之说是一个套路

    程朱理学之精髓,就是除了有一个本体之理,具体事物还有具体之理,(这是本体论部分)据此,人的认识不仅要去认识本体之理...

  • 360天落地实修第344天

    今天我们一起思考“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先生提出来的,他解释道:“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

  • 问答撷录·儒佛本体

    儒佛本体 儒佛之本体,固无二致。儒佛之工夫,浅而论之,亦颇相同,深而论之,则天地悬殊。何以言之,儒以诚为本,佛以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行之本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wak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