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苦难铸就的大多不是抗争而是顺从

苦难铸就的大多不是抗争而是顺从

作者: 低头见你温柔 | 来源:发表于2020-11-06 21:42 被阅读0次

        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没和她说过几句话,每次见面都只是互相笑着,就算打招呼了。

        关于她的所有故事,我都是从我妈那里听来的。她的辈分挺高的,比我妈高一辈,我妈对我们讲的时候就称呼她为四川老太婆,也让我们叫她婆婆,一说四川老太婆我们就都知道是她了,毕竟我们认识的所有和我们一样来自天南地北的外乡人里面只有她是老太太。

        之前父亲和母亲在外面打工,我和哥哥一直与奶奶一起生活,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留守儿童。还记得是因为小学五年级的那次期末考试,我语文和数学都不及格,我哥还考出了夸张的9分。最好笑的莫过于当我妈教训我哥的时候,我哥还理直气壮的说我们班上还有考6分和2分的。只记得我妈当时都气笑了,也就没有揍他。不过那一年的期末成绩却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轨迹。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是我的班主任给我爸妈说这个孩子再不送到外面去教育就要废了。这让我那对老师的话一直深信不疑的爸妈下定了决心。         我和我哥同爸妈就去了福建。

        那年暑假我们先去了厦门,在亲戚家住了一个多月。陌生的高楼和从来没见过的海边都让我们倍感新鲜。也就没有了离乡的情绪了。         要开学了,我们离开了厦门去了莆田,我就要在那里读书,在那里度过我之后的五年读书生活。也是在哪里我知道四川老太婆,知道了她的故事。也让年纪还小的我开始思考苦难铸就意志,拼命反抗生活还是顺从命运安排从容的生活。

        我开始在一个小镇上的中心小学上学,那也是我到现在为止最孤僻的两年。那里的老师在上课时会很自然得就开始说起了我听不懂的闽南语,那些同学也喜欢讲。这便使得我很不喜欢和他们玩。所以我就经常一个人坐在座位上发呆,也很少说话。曾经我同桌说教我闽南语也被我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现在想来好像就是一个孩子的不愿认输似的。

        那天我突然问我妈,那个经常给我们家送菜的是谁啊,为什么老是给我们送。于是我知道了那个婆婆不是本地人,她也是四川的。原来她是在年轻时被乡里人蒙骗,说是带她去大城市挣大钱。在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这是多大的诱惑啊。于是她便被卖到了这里来。闭塞的村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陌生环境,是阻碍她一次次逃跑的屏障。后来她有了孩子,是个男孩,再后来又有了一个女孩。他们成了她的牵挂和不舍。这一下就是三四十年,我也就是在三四十年后遇见了她。

        那天看见她牵着我妈的手,不愿放开,听着我妈给她讲述四川的变化,听着家乡的变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她这一辈子都没有再回去过了。来这里的外乡人越来越多了,她知道的消息也越来越多,她听说家乡人都以为她死在了外面,父母也早已去世。只剩下一个弟弟和妹妹。弟弟妹妹也早已成家立业。她说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回去又能做什么?他们可能也早就忘记我了,她说她还有两个孩子在这里,几十年了,丈夫也需要自己照顾。她一只手搭在我妈手上,另一只手摸着眼泪。

        她从来没有给我买过零食,也没有带过糖果给我,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去找她玩。也不说话,她在地里干农活时,我就坐在田垄上看着,她看见我来了也不说话就对我笑着。

        生活不会就这么一直平静下去,命运也不会让想要安稳的人轻易得到安稳。没过几天她带着亲戚来到了我家,她儿子离家出走了,她想要回那一个月的押金。她儿子从部队退伍回来,找不到工作,听说我爸缺人工资不错就来了,说好押一个月工资做到过年,一次性结清。她带着她的亲戚来到我家,说着丈夫的癫痫,说小女儿的学费,说着家庭的困难,于是我爸就把工钱都给她了。第二天一大早出门,门上挂了满满一大袋的青菜。

        我记得她的丈夫,因为癫痫嘴是斜着的,全身干瘪,用骨瘦如柴来形容再恰当不过了,话很少,带着浓厚的方言我是听不太清的。他的工作是骑三轮车拉客,大多时候都是用手指比划着价钱。         我后来就很少去找她了,那时候的我认知里面没有生活的苦,认为是他们不讲信用。在工作之前就说好了,干满一年全部结清,如果提前走了就扣第一个月的工资,双方都答应了的事情,现在又跑了,就反悔了。我爸做的油漆只有下半年要过年这几个月活最多,所以招收学徒一般都下半年才招,或者做满一年。

        忘了过了多久,一年还是几年。平时就早上来我家送菜的她,在我们要吃晚饭的时候来了。她来借钱 。丈夫癫痫犯了,发疯的时候把小女儿的手弄骨折了。儿子找到了,但是到现在也不愿回来。父亲听说后赶紧从衣柜里面拿出一叠钱,给她。她还是我印象中的那样,不紧不慢地往回走,不过看着她背影,这个就比我妈大十岁左右的她,已经与我奶奶的身影重叠了。好像不知道什么时候,反正就很突然,她已经成了真正老太婆的样子了。

        在福建待满了五年我就回家乡了,一起回来的只有我妈,我哥去了湖南。我和她也就彻底没有了交集。转眼间又是六年过去了,今年是第七年。记得去年暑假我去了一趟福建待了不到一个月,却也一次都没有见过她。       我时常在心烦意乱的时候看向窗外,发呆,想起她的一生,想起她的从容不迫。从四川的一个小山村到千里之外福建的一个小山村,三四十年里我不知道具体发生了哪些事。但是丈夫的癫痫,儿子的离家出走,小女儿的骨折,好像从来没有难倒她的,好像人生就是这样没有过不去的地方。在那个陌生的环境,在那些听都听不懂的闲言碎语的方言里,她一个人就这么走了过来,至少在那几年里她从来没有向我抱怨过命运对她的不公,也没有同我妈说过生活中的苦。她在我的印象中一直都是喜欢笑着,做事不急不慢,从容不迫的样子。好像那夏季的台风和暴雨中那片左摇右摆却不曾倒伏的荷叶。        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她不愿回去看看那间祖屋,看看那个弟弟和妹妹。是怕回去了更加伤心还是这里的家放不下,在这千里之外的地方有了新的牵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她没有错。她没有成为我想的那样的人,也不能怪她。她已经做得很好了,在苦难面前有几个人能够不停抗争,至死方休。顺从命运的安排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但顺从并不是就此沉沦屈服,这是她的选择。她一直都还是我印象中的那个人,那个曾经给过我温暖,让我心向阳光的人。         或许很多年后我也会成为他们笔下的人物,就是不知道我是否沉沦屈服。

相关文章

  • 苦难铸就的大多不是抗争而是顺从

    我一直都不知道她的名字,也没和她说过几句话,每次见面都只是互相笑着,就算打招呼了。 关于她的所有...

  • 苦难的价值之浅论

    当前社会的广泛事实证明,从来不是苦难铸就了成功,而是本身就足够强。 我们宣扬苦难的“力量”,无非是...

  • 黄家驹一生都在抗争,他走后牢笼继续罩住Beyond三子

    抗争不是为了显得另类和矫情,而仅仅是顺从了内心的声音。相比那些一味顺从或盲从的人,抗争者更值得尊敬,因为自由之声往...

  • 不是选择,而是顺从自己。

    大家经常说选择做什么样的人,越来越觉得那不是选择,而是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这么选会很痛苦。做出选择前也在痛苦地想自己...

  • 2019-04-21

    苦难就是苦难,苦难不是财富,我们该感谢的不是苦难,而是熬过苦难的我们自己。

  • 苦难铸就辉煌

    庚子轮回,百年沧桑,九十九年,苦难辉煌。 思九十九年之辉煌历程,可歌可泣,祖国山河变换了模样,人民安居...

  • 每个人都需要顺从但又要抗争

    北京出差让我思考顺从与抗争的问题。不同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权势是相差很大的,对个体来说,是顺从还是抗争?我想这两点都需...

  • 【苦尽甘来】

    人生在面对苦难时,不应该逃避,应以乐观的心态勇敢直面苦难,抗争苦难,并在与之抗争过程中展现人性之美,实现不平凡的人...

  • 也许

    也许苦难不是把人压垮 而是铸就了一颗金子般的心灵 我们都懂得这个道理 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尝试 也许弱者并不会被世界淘...

  • 难熬的不是苦难,而是平庸!

    少年时期,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青年时期的奋斗后,渐渐发现:同样的努力,要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苦难铸就的大多不是抗争而是顺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xyx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