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妖厘山
--我们严肃的讨论死亡,我们深情地探究生存。
为什么有些话题在虚拟空间一经论及则会将人们的情绪无限放大,而当在现实生活中讨论时却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反应,比如说:死亡。
“朱主任,我今天要回家一趟,家里出了点事”,隔壁办公室王主任挠了下头说道。
“噢,行。出了什么事啊?”
“家里小姑父干农活,唉,不小心掉沟里去了,头朝下,当时就已经不行了。”
“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说了,从脑袋到脊椎全有问题,人是没法救了,要准备后事。然后,昨天就把氧气罐拔了,毕竟这个东西在医院吊一天就得5000啊,我等会回去帮忙把人给火葬了···”
······
浙江省某地区某知名研究院的研究员在向其同事交代行程,顺带讨论了下死亡这个话题。
从文学著作到影视作品,从天涯社区到豆瓣知乎等平台,谈论死亡从来都是一个很特殊的话题。当我们提及死亡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从其间引发开来很多其它的话题,如:青春、生活压力、世俗成功、亲情、友情、爱情以及自我价值实现等等。
这一方面既是清晰地彰显了死亡与这些主题的密切联系,毕竟身死则无妄念,一切成空。人的欲望与死亡带来的虚妄成对立状态,这让死亡这个话题变得更加沉重。另一方面,偏离“死亡”这个话题而左右顾言其它,这同时也暗示着人们对死亡的敬畏以及规避: 我们根本就不想谈论死亡这个话题,谈论死亡也许最真的原因是为了再次确认我们不死的信念。
自然,这种不死的信念是人类的生存本能,而面对这种本能的时候,人们很难去违抗。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严肃地谈论死亡,我们深情地探究生存!
文字、视频——所有的精神文化产品(如果说它原本的定位就是如此),它们存在的意义不就是为了能够撩动人们的G点吗?让人们的情绪像坐着过山车一样,起起伏伏。最终了,即使一切回归于平静,但那种颠覆动荡感却成为一种永恒的瞬间印象,深刻于人的大脑并在后续的时间里不停地被再加工。这个时候,当我们在精神文化产品里讨论死亡的时候,我们已经在讨论一些超出死亡的其它的能够彰显人们生存价值的主题了。
你看,一个“死亡”这样的话题承载了如此多有关人类终极命题和意义的东西,它怎能不带来更多的、更多的以及更多的情绪呢?
一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如之前提到的案例,死亡所承载的东西就变得没那么多——更多的是就死亡而言其事实。
什么是死亡?死亡是指丧失生命,生命终止,停止生存,是生存的反面。当剥离开一些情感,让理智展现出来,死亡也就越逼近于它最根本的状态。
在那个案例中,死亡的讨论围绕其死因与死后利益平衡等中心。就死亡而言死亡。
生活它本身就该是个很实在的词,材米油盐酱醋茶。与之相对的理想反之则吸引人们仰望着星辰大海,越想接近则自已本身就越能尝到漂浮的滋味。在生活那个实在的状态下去讨论死亡,有关死亡而引发的情绪也随之减少,增添的则是更多的理智成分,甚至有时会带着自私的意味,比如计较金钱的得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