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话题,想到两年前送走我妈的种种场景,还是有揪心的痛。但是每个人的生命最终都会走向这一步,如何正视死亡,可能是每个人不可回避的话题。
一个亲人的离开,会带给你毁灭性的打击。会有痛彻心扉的幻灭感,会让你反应迟钝,表情木讷,远离热闹,喜欢一个人待着,让你回忆起与亲人相处的那些美好镜头,甚至吵架也是值得珍视的;还会让你在出不及防的时候,看到一棵树,想到这棵树下曾经的画面;看到闪电雷鸣,会想到亲人,曾经在这样的天气里,说过的话做过的事;甚至走到公园里,不由自主的想起,曾经带着亲人来过这里的情形……那些思念零零碎碎,分布在你生活的角角落落。你走着、站着、躺着,都会不由自主的冒出来。古人的很多话,就在这样的场景中被印证了。什么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为伊消得人憔悴,原来都是真的。经历过了才知道。甚至有人问起时会转移话题,不想谈论这个话题,敷衍着,说出类似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话。因为不想面对这样一个事实,一个人就这样从地球上没有了。
也会让你脑海里自动浮出一个问题,人活着为了什么?我相信我们智慧的祖先,也一定千百次想过这个问题。否则就不会有宗教了。而我们大部分人对死亡是回避的,是不能说的。甚至连死这个字也是忌讳的。所以,就有“走了”“没了”这样的替代词。我想这是对亡者的尊重,更是对亲人的体恤。这也是我们文化中特别人性化的一面。
连孔子这样的大圣人,在弟子问到这个问题时,也没有正面回答。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子路被孔子呛了一顿,估计灰溜溜的走了。但孔子说的有一点我是认同的,做好活着的事,做好与人沟通打交道的事,才是活着的真谛。
因为有死亡,所以活着才可贵。因为生命是有期限的,所以要珍爱生命。因为我们来到人世间走一遭,很多人为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那些托举我们的人,希望我们过得更好。所以我们要无条件的为自己的生命负责,要让自己活好每一天,要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为此,老祖宗留下了很多珍惜时间和吃苦努力的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些名言警句被总结出来,不单单是为了背诵考试,写作文加分,更多的是让我们深切的体验到,生命的短暂,让我们活好这一生。让我们短暂的生命,能绽放出芳华,就需要勤奋努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自己这一生打磨的光彩亮丽,不辜负父母给了我们这美好的生命。也让自己能发自心底的欣赏自己,佩服自己,爱上自己。如果能做到帮助别人,影响别人,照亮别人,那就善莫大焉,功德圆满,就像泰戈尔说的那样,生如夏花之绚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面的主人公保尔说过一句话,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以前当成名言警句背了,看到这个话题,越发感觉这句话是对每个活着的人的提醒,也一定是主人公的肺腑之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对整个世界来说,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解放人类我力不能逮,但我可以做到努力的生活,用心经营,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出芳华,为世间添一份清香,一份美丽。带着善意,过好每一天。
知道生命有期限,会带着善意,带着温暖,带着虔诚的努力,不断的去奔赴星辰大海。哪怕粗缯大布裹生涯,哪怕一单食一瓢缕在陋巷,哪怕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哪怕缊袍敝衣,也甘之如饴。这是圣人的境界,也是我们普通人面对名利琐事的提醒,面对疾病灾难的救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