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调查报告,我才意识到我就是那最普通的一撮人,身在一线城市,5000-8000的月薪说的是正是我,没想到占比最多的就是我这种人,扎心了!能不能不要透漏阶层。开个玩笑,回归到话题本身,其实也是意料之中。
各行各业,都是高精尖人才稀缺,懒散一事无成的人也很少,大部分人都是随大流,上班、养家,劳苦一生,非常符合职场黄金定律。
优秀:普通:可淘汰=2:7:1,优秀的人当然薪资高于平均数一大截,普通里面也是鱼龙混杂,最多50%差距,一般也就是30%收入差距,基本上也就定格在那个区间了,而10%的混日子的就等着被开除或者自己觉得没意思先行离开。
以上叫721法则,其实在经济学上称之为正态分布,纵观我们的生活、人文、经济、科学、自然都是遵循这一套法则,顶尖的和最差劲的往往都属于稀有一类,大部分人就是在那个区间挤啊挤。
不过除了正态分布,至少我们还看得几个有用的行业数据。
1、月薪高的职业就是现阶段市场主流
金融、互联网、房地产,基本都是和人息息相关,虽然状况频出,有下滑的趋势,不过这几个行业风光的时候真的是很风光,即使现在下滑了,仍然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身处在这几个行业的人要做好深挖发展的准备,未来裁员潮也是最容易发生的地方。
其次,看的出国家对于这几个行业的态度,有整理就说明有利好趋势,被重视的感觉、待遇是不一样的,任何新生事物都是需要观望再被监管,不是结束凉凉,而是规范有序,终结野蛮生长。
2、top城市名不虚传
前六的城市是最优秀的人才聚集地,那些逃离北上广的人如果受不了那么大压力,可以在前六城市周边居住和工作,未来城市与城市间将变得越来越交通便捷,你看,南京周边的小城市,镇江、丹阳,安徽滁州,房价也都涨涨涨,早投资也是好的,即使不住。
说来说去,还是绕不开金融和房地产,说明调查可谓深入老百姓的命脉。
3、说到底还是手里钱不够
钱都投到哪里去了?连日常生活成本节节攀高也没能带的动工资的上涨,老百姓自然没闲钱去买理财的,理财也得有基数才行,100块存银行那不叫理财。当然不是说理财意识非得要有,但对生活已经捉襟见肘,随时都可能生病的状态,理财也不保险,那是上层人士的新玩法。
超过70%的觉得工资不理想,我想这个数字还是保守的,没钱基本上啥也干不了。一方面各项生活成本与日俱增,另一个原因是对未来发展的迷茫,按照每个行业的现状,火不过三年,所以投资也好,买保险也好,甚至全部砸到子女教育上,仍然都是一切未可知。
没钱就更加焦虑了,靠死工资自然是不行,可又没有来钱的新路子,所以这个调查就成了抱怨的出口了,谁都知道抱怨也没用。
总结一下,这个城市的调查基本上还是比较准确的,可以说,网民终于等到了官方的调查数据,也希望老板们能看到这个数字,给员工们切实一点的大饼。毕竟生活还要继续,要远方,也要诗。
职场上薪资从来都是正态分布,生活中的人才也是,给点建议给各位HR。
1、建立合理的薪资结构
除了基本保障的工资、福利、社保之外,给出更多的提成激励,给各部门都设定,这是HR的薪酬部分,调动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说服老板和大家共同富裕,否则未来真的公司也难,员工更难,唯有一起努力,推广市场化、正规化、竞争化。
2、完善保障
除了基本的五险是强制的,还需要给员工推出商业保险,这样员工心里更加踏实,焦虑少了,这样即使工资低一点,也能安然无忧,当然商业保险不能都由公司出,但公司可以牵头找合适的产品,HR也不要怕多事,这才是体现员工关怀,职业化的表现。
以上就是看完这个扎心的调查的感悟,希望和大家能一起探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