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想生语录【如何走出困境】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3.01
- 心想生语录【只问感觉,不问意义】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2
- 心想生语录【‘无念’,无什么,念什么】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
- 心想生语录【情绪引导下所做的决定,结果肯定不好】摘录自【知行合一
- 心想生语录【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 心想生语录【此心不动,不动是不动气】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
- 心想生语录【越想改变外境,外境越坚固】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
- 心想生语录【练的就是一个‘觉’字】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
- 心想生语录【非是‘不能’评判】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3.
- 心想生语录【任何誓言都是靠不住的】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
心想生语录【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摘录自【知行合一传习社 2023.05.25】
有个成语叫“无适无莫”,出自于论语,
论语当中,孔子说: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无适无莫,
适就是适合,应当。
莫就是不适合,不应当。
无适,就是没有什么应该的。
无莫,就是没有什么不应该的。
那这就是说没有标准了。
而我们做事情总是想要找一个理,这个理其实就是标准,我应该怎么做,我不应该怎么做。
很多人就是被这个标准所捆绑,人生活的就很累。
他遵循一个外在的理,但他从来不遵循自己的内心。
无适无莫,就是告诉我们: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没有一个外在的理,要遵从的完全是每个当下自己的心。
义之与比就是一切听义的,也就是义行天下。
那义是什么?王阳明给一个很明确的解释,义即是良知。
所以,做任何事,只是听良知的,知行合一,完全跟着良知走便可。
这其实孔子孟子都讲过,
孔子不还说了: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
言必信,行必果的,是小人。
硁硁然就是顽固不化,固执的意思。
而小人不就是和君子相对的吗?
也就是说,言必行,行必果,是小人才会做的事情。
小人就是良知不光明的人。
那换句话说,大人就是言不必信,行不必果。
孟子就是这么说的,孟子说的:夫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义就是良知。
这就是告诉我们:知行合一是圣人一贯的主张。
孔孟之道,阳明心学全是讲的这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