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用木材燒製陶瓷器物,傳承古人燒窯技藝是響應國家關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弘揚,是中國優秀傳統工藝的提升和發展。柴燒作品是火的藝術展現,是陶瓷柴燒工藝技術融入時代生活、美化生活不可或缺的!
落灰成瓷用形而上之道,成形而下之器。無論是陶器的製作工藝,還是燒製過程都符合天人合一、心物一體的自然規律。
非遺柴燒作品展『儒家柴燒』根植於孔孟之鄉,秉承傳統,融入生活。講究一次性燒成,所用原料皆為不同區域優質陶土或瓷土製成的泥料,沒有添加任何重金屬,手工成型,展現出自然之美。作品燒製所用木材有松木、柞木、老榆木和杉木及果木等,作品呈現向火面和背火面,有陰陽之分、顏色之別、火的痕跡各異,加之每一件作品在裝燒時位置不同,形成豐富色彩和萬千變化,所有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沒有重複。《長物志》中寫道:“柴窯最貴,世不一見……”
非遺柴燒作品展“天有時、地有氣、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後可以為良。”——《考工記》
非遺柴燒作品展“天有時”:天有四季、二十四節氣,季節之變,作用於燒製器物亦有不同。具體表現於顏色、陰陽火痕及器物表面的凹凸分佈效果。
非遺柴燒作品展“地有氣”:金木水火土、五行運化開示方位有變(經緯度不同),呈象各異。作用於柴燒器物,呈現五音(商、角、羽、徵、宫)之別。
非遺柴燒作品展“材有美、工有巧”:因材施藝謂之上工,凸現對自然敬畏之心,是恰到好處的作為。
非遺柴燒作品展展覽名稱:古法柴燒 生活美學
生活與藝術從來都沒有分開過。中國柴燒陶器的燒造和使用,起源於原始社會,發展於在商代早期。秦代秦始皇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混戰的局面,各地區、各民族得到了廣泛交流,中華民族的經濟、文化迅速發展。到了漢代,社會生產力又有了長足的發展,手工業的進步突飛猛進。所以秦漢時期制陶業的生產規模、燒造技術、數量和品質,都超過了以往任何時代。其中最富有特色的為畫像磚和各種紋飾的瓦當,素有“秦磚漢瓦”之稱。
古代文人雅士極簡主義生活也是這樣,與傳統經典不謀而合,以簡單到極致為追求,感官上簡約整潔,品味和思想上更為優雅。雖簡約,卻不簡單。
柴燒藝術是做減法的藝術,減去不必要的元素,突出表達主體,不加任何修飾。就像中國畫,適當留白,也是一種境界。
最終植根於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無論古今中外,無論貧窮富有,“簡化欲望”都可以達到“簡化生活”的目的。中國古代莊子的淡泊、陶淵明的閒適都來自於此。他們的欲望有限,所以能滿足於最簡單的生活。一切都適時、適量,順應天道,不求過多,亦無需過多。
李澤厚先生在《美的歷程》中評價蘇軾在美學上的追求是“一種樸質無華、平淡自然的情趣韻味,一種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態度,反對矯揉造作和裝飾雕琢,並把這一切提到某種透徹了悟的哲理高度。
柴燒作品中蘊含的不僅是溫潤質樸的美,也傳達著沉穩內斂的美,更是自然變化莫測的美,如生活美學似回歸之道。“返璞歸真,去偽存真”的價值觀也自然的在一壺一器中流露。
泥與火的美妙結合,幻化出生生不息,變化莫測的天然紋理。
人與陶的相知相惜,締造了星火相傳,美輪美奐的柴燒藝術。
致力於傳承中國柴燒文化,不求收穫只為古老藝術播種,將一種簡單認真的生活態度傳達,呼籲人們勿忘真我,回歸才是昇華,真實才是恒久。
展覽主題思想:以器載道、體用合一
展覽呈現方式:器在景中,氣象合一。營造空間氛圍:可以有一物、可以有茶席、可以有書房、可以有想像,充分展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嚮往,陶冶情操、顯示人文。
非遺柴燒作品展展覽作品內容:硯台、陶印、茶器、花器、香器、食器(鉢)、酒器等。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 非遺柴燒作品展柴燒匠人簡介:
孫凡合 山東省泗水縣人,1992年在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進修學習,後師從雷原先生學習傳統文化。父親及祖上幾代人都是手工藝人,自幼跟隨父親學習製陶手藝,主要是拉坯製作茶器、花器、香器和製作陶硯,同時學習用木材燒窯技術。先後掌握了各類產品的燒造方式,對柴燒文化情有獨鍾。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秘書長
山東省濟寧市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
湯用彤書院 陶文化研究所所長
山東省魯硯協會 泗水工作站站長
山東濟南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四川文化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中華硯文化發展聯合會 學術專業委員會專業委員
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硯委員會 會員
非遺柴燒作品展
网友评论